一种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174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马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备医疗功能的电子马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座便器的使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可谓尽人皆知。然而人们对座便器的卫生常识却知之甚少。看似洁净无比,湿润如玉的如厕工具,其实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据国内一家机构研究表明,刚刚冲过水的座便器的内壁上,细菌数量高达10万个,座圈上细菌数量则多达5万个,而使用2-3天的座圈布套上的细菌数量多达20万个,使用7-10天的座圈布套细菌高达3000万个,座便器上的微生物主要分为细菌和病毒两大类,细菌类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炭咀杆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病毒类主要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这些细菌和病毒对人体都有相当大的危害,极易造成感染,诱发各类肛肠疾病和皮肤病。座便器是公共设施,所以极易交叉感染,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这类抵抗力较差的弱势群体。当今时代各种细菌病毒极易变种,传播速度快,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

如何才能彻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聪明的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有人利用紫外灯杀菌,有人用纸垫防身,有人用专用座圈自保,有人请换膜器帮忙。然而,不论你选用哪种方法,就目前座便器消毒技术而言,想彻底地摆脱细菌的侵扰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纸垫、专用座圈、自动换膜器都只能从表面上防范,根本没有消毒功能,而且还存在着清洗难、养护难、专用难,有碍观瞻、浪费资源的问题,紫外杀菌虽有较强的消毒功能,但缺憾仍然很多,就像仅消毒不刷洗的碗筷那样会让人心生联想,常常会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容易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

通过提供一种带有盖的电子马桶,进行便前便后自动定时高温灭菌消毒,使长期未能解决的马桶“脏、乱、差、丑、臭”等现象彻底消失,真正达到了使用与认同的完美的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蒸汽消毒功能、自我清洁的电子马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 的电子马桶,包括马桶坐盆、座圈和马桶盖,合上后的马桶盖覆盖于座圈上并与马桶坐盆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有一蒸汽出口,所述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还包括蒸汽供应装置,蒸汽供应装置设有进水接口及蒸汽接口,蒸汽供应装置的进水接口与水源通过管道直接或间接连接,蒸汽供应装置的蒸汽接口与所述蒸汽出口通过管路连通。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蒸汽供应装置为一内置有加热装置的加热容器,所述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还包括温度监控装置、液位控制器及进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控制加热容器与水源间的管路通断。

进一步地,上述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还包括一补水容器,补水容器设有补水容器进水口及补水容器出水口,进水电磁阀设置于补水容器进水口与水源的连接管,液位控制器设置于补水容器内腔,补水容器出水口与加热容器进水接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设有单向阀控制从补水容器通往加热容器方向的水流。

所述液位控制器设置于加热容器内腔,所述进水电磁阀设置于加热容器的进水接口与水源之间的连接管。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蒸汽供应装置为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进水接口通过管道与水源直接或间接连接。

所述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具有一独立于马桶坐盆之外的外置机机壳,所述蒸汽供应装置安置于外置机机壳内腔,外置机机壳壁开设有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外端与水源连接,第一接口内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蒸汽供应装置的进水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一蒸汽输送软管的第一端连接,蒸汽输送软管的第二端通过管路与所述蒸汽出口连接。

作为上述外置机的替代方案,所述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设有与马桶坐盆固化在一起的设备室,所述蒸汽供应装置安置于设备室内腔,设备室的室壁开设有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外端与水源连接,第一接口内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蒸汽供应装置的进水接口连接;第二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汽出口连接。

所述马桶盖与座圈接触面之间设有一圈环状密封条,以保证马桶盖与座圈之间具有气密性,防止蒸汽外泄。

在另一种结构方式中,所述马桶盖罩于座圈之外,马桶盖与马桶坐盆接触面之间设有一圈环状密封条,以保证马桶盖与马桶坐盆之间具有气密性。

优选地,所述蒸汽出口开口于马桶坐盆的盆腔壁。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设置有蒸汽供应装置,马桶盖放下后与马桶坐盆围成密闭空间,向这个密闭空间中通入蒸汽,从而该密闭空间内的设备及空气进行蒸汽消毒。消毒方式快捷、可靠,有效地杀灭病原体,杜绝了疾病的传播,用户可以更放心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管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管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马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置机,2.电控板,3.第一单向阀,4.液位控制器,5.压力开关阀,6.补水容器,7.加热容器,8.进水电磁阀,9.放水阀,10.第二单向阀,11.加热块,12.热熔断器,13.温控开关,14.温度传感器,15.第二接口,16.第一接口,17.蒸汽输送管,18.马桶座圈,19.马桶盖,20.马桶主机,21.马桶坐盆,22.蒸汽容器(洗刷面盆),23.蒸汽出口,24.加热管,25.密封环,26.无线操作器,27.灭菌消毒键,28.时间控制键,29.蒸汽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包括马桶坐盆、座圈和马桶盖,合上后的马桶盖覆盖于座圈之上并与马桶坐盆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内设置有一蒸汽出口,所述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还包括蒸汽供应装置,蒸汽供应装置设有进水接口及蒸汽接口,蒸汽供应装置的进水接口与水源通过管道直接或间接连接,蒸汽供应装置的蒸汽接口与所述蒸汽出口通过管路连通。

本例中,蒸汽出口23开口于马桶坐盆的盆腔壁。应用中可以设置于其它位置,只要其开口于马桶盖与马桶坐盆之间的密闭空间内,使出来的蒸汽可以聚集在该密闭空间即可。

为了保证蒸汽消毒效果,要确保马桶盖与马桶坐盆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具有良好气密性,在马桶盖底部设置有一圈密封环25,当马桶盖覆盖于座圈上表面时,密封环25保证马桶盖与座圈之间不会逸出蒸汽。进一步的,在座圈底部与马桶坐盆上表面之间也 设置有密封环。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当马桶盖罩于座圈之外时,合上后的马桶盖与马桶坐盆直接接触,在两者的接触面设置密封条,同样可以保证蒸汽消毒的气密要求。

本例中,所述蒸汽供应装置为一内置有加热装置的加热容器7,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还设有补水容器6、温度监控装置、液位控制器4及进水电磁阀8等。补水容器6设有补水容器进水口及补水容器出水口,进水电磁阀8设置于补水容器进水口的连接管,液位控制器4设置于补水容器6内腔,补水容器6出水口与加热容器7进水接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设有第二单向阀10控制从补水容器6通往加热容器7方向的水流,进水电磁阀8及第二单向阀10均由控制电路控制。加热容器把水加热形成蒸汽,蒸汽从蒸汽接口经管路送出,在蒸汽管路中设置第一单向阀3,避免蒸汽倒流回加热容器内部。

加热装置可以由现有的加热丝、加热块等具有升温发热功能的装置来提供。

液位控制器4设置于补水容器6内,用检测水位状态、将水位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电路。当水位升高时,磁铁浮球上浮,令液位控制器4断开,进水电磁阀8停止加水;当水位降低时,磁铁浮球下降,令液位控制器4闭合,进水电磁阀8加水。当需要清洁补水容器6时,打开放水阀9进行放水。

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蒸汽灭菌消毒功能的电子马桶具有一独立于马桶主体的外置机1,外置机机壳内设置有补水容器6、加热容器7及阀门管件等,外置机机壳壁开设有第一接口16及第二接口15,第一接口16外端与水源连接,第一接口16内端通过管路连接补水容器进水口;第二接口15与蒸汽输送管17的第一端连接,蒸汽输送管17的第二端通过管路与开口于马桶坐盆盆腔的蒸汽出口23连接。

图2是灭菌消毒的马桶实施例1的管路示意图,图中第一接口(进水接口)16、进水电磁阀8、放水阀9、补水容器6、第二单向阀10和加热容器7通过管路连接形成水路;加热容器7、第一单向阀3、蒸汽出管17、蒸汽出口23通过管路形成蒸汽通路。

以下为马桶的具体操作说明:

当需要对马桶坐盆21内部和马桶座圈18表面进行灭菌消毒时,首先把电控板2的程控器连接到电网电源,按下“灭菌消毒键27”,液位控制器4闭合时,进水电磁阀8通电进水,持续到液位控制器4断开,进水电磁阀8断电停止加水,加热块11进行加热;当液位控制器4再次闭合时,进水电磁阀8进水。加热块11进行加热,通过调节加热容器的压力开关阀5,加热容器7和马桶坐盆21保持一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和温度差。然后灭菌消毒的马桶再通过无线操作器26进行操控,按下“时间控制键28”灭菌消毒可 以通过时间来进行操作可以设置为多档,使用者可以选择:10分钟高温灭菌消毒,15分钟高温灭菌消毒,20分钟高温灭菌消毒,连续高温灭菌消毒和手动高温灭菌消毒。通过加热容器7、第一单向阀3、蒸汽输出管17、蒸汽出口23产生出来的高温和较高压力蒸汽,通入带有盖密封的电子马桶,当马桶盖19向下闭合时,马桶盖19通过周边密封环25紧密扣住马桶座圈的侧边,使得蒸汽出口喷射过来高温蒸汽不会散发,聚集在马桶坐盆21和马桶座之间的密闭空间内,从而对马桶坐盆的盆腔壁、马桶座圈18的上下表面及马桶盖的下表面进行便前便后自动定时高温灭菌消毒。再按一次“灭菌消毒键27”加热容器7停止加热,该键指示灯熄灭,切断电源。

温度监控装置检测加热容器的内部温度、将温度信号传送至控制电路并接受控制电路的控制启动或切断加热操作,其具体可包括温度传感器14、温控开关13及热熔断器12。通过检测设置加热块11底部的温度传感器14的温度,当电控板11的程控器监控温度发生异常突变时,切断加热块的电源,停止加热。当发生异常现象如干烧时,温度突变,当升到145℃时,当温控开关13动作,切断加热块11的电源;当温度升到240℃时,热熔断器12迅速中断电路,避免过热产生的危害。热熔断器与温控开关13可达到双重保护安全的作用。

水源可以来自于自来水供应管,也可以来自马桶水箱。

实施例2

本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补水容器、补水容器与加热容器间的连接管件(如第二单向阀)及补水容器的附属连接管件(如放水阀等),由加热容器独立承担储水及加热的功能。加热容器进水接口与外置机机壳上的第一接口通过管路连接,由进水电磁阀安装于加热容器进水接口连接管,由其直接控制加热容器的供水,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加热容器内。水源对加热容器供水,水经加热容器加热成蒸汽,蒸汽被送往蒸汽出口。

实施例3

本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蒸汽供应装置为一蒸汽发生器。如图6所示,蒸汽发生器29进水接口与补水容器出水口连接,补水容器进水口与外置机机壳上的第一接口连接,由水源通过补水容器对蒸汽发生器间接供水,水经蒸汽发生器加热成蒸汽,蒸汽被送往蒸汽出口。当然,蒸汽供应装置也可以直接与外置机机壳上的第一接口连接,由水源对蒸汽发生器直接供水。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取消了外置机,而,取而代之的是设有与马桶坐盆固化在一起的设备室,蒸汽供应装置安置于设备室内腔,设备室的室壁开设有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外端与水源连接,第一接口内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蒸汽供应装置的进水接口连接;第二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汽出口连接。

如图4是蒸汽灭菌消毒的马桶实施例4的管路示意图,图中进水电磁阀8、放水阀9、补水容器6、第二单向阀10和加热容器7通过管路连接形成水路;加热容器7、第一单向阀3、蒸汽出管17、蒸汽出口23通过管路形成蒸汽通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