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坡用生态袋及由其构成的单层生态袋生态护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173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生态护坡用生态袋及由其构成的单层生态袋生态护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袋护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护坡,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或风化作用的影响,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传统的护坡加固措施,主要是用砌石或喷混凝土等灰色工程,这样做会导致边坡上植被无法恢复,破坏生态环境,并且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市政工程建设中。

常见的生态护坡,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堆填土植物护坡,一类是生态袋护坡。

图1为常见堆填土植物护坡剖视图,如图1所示,使用原土和种植土,根据设计的坡脚度数,按照填土的含水量、填实后干密度、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各项指标,进行施工后,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植物种植,这样作出的护坡,称为堆填土植物护坡。图1中,1为坡顶,2为护坡压脚,通常为河床或坡底。

由于土体在自然状态下堆积时,相对于水平面的边坡会在某一角度值下维持稳定,此角度即是土体颗粒在非常疏松状态下的最稳定边坡,称之为安息角(angleofrepose)。因此,为了保证堆填土护坡的稳定,所做的边坡的角度不能过大。如,景观工程中,堆土做坡时,一般习惯是按照护坡角度小于23°来进行堆坡,这样就会导致堆填土植物护坡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同时,由于要种植植物来营造景观,而由于边坡坡度较大、土体新堆而成密实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新种植植物的前期养护管理困难,易受各种自然灾害甚至是普通天气现象的影响,导致生长状态不佳,甚至出现死亡,而这种现象更进一步导致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灾害的出现。因此,堆填土植物护坡一般不用于用地紧张或有景观效果要求的地段。

生态袋护坡系统,如图2所示,是通过将装满植物生长基质的生态袋,沿斜坡表面层层堆叠,在斜坡表面形成一层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同时通过连接配件将袋与袋之间,层与层之间,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系统自身的质量,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而且该护坡系统能够使土体放坡的角度不再受限于安息角。在堆叠好的袋面采用绿化手段播种或栽植植物,能够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使其与周边自然环境或园林环境相融合。图2中,1为坡顶,2为护坡压脚,通常为河床或坡底,3为生态袋,4为生态袋连接件。

现有的生态袋护坡系统施工时,一般采用三层生态袋堆叠法,如图2所示,这样做虽然效果很好,但缺点是生态袋用量大,导致工程造价较高,而且存在占地依旧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袋完整性,延长生态袋使用寿命的生态护坡用生态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大大减少生态袋的使用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小护坡占地面积的单层生态袋护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态护坡用生态袋,所述生态袋端部设有袋口,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生态袋的长度方向,一侧水平延伸出侧翼,所述侧翼上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个端孔,其中,位于侧翼两端的端孔为边端孔,两边端孔之间的端孔为中端孔,沿所述生态袋的长度方向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凸耳,所述凸耳上设置拉结孔。

本实用新型拉结孔和端孔都未直接开在生态袋的袋体上,保持了生态袋的完整性。

为了方便施工,本实用新型生态袋结构改进如下:

所述生态袋的一侧设有三个所述凸耳,每个凸耳上具有一个所述拉结孔,中间的为中部拉结孔,两边的为端部拉结孔,所述拉结孔沿所述生态袋的长边均匀分布,且所述端部拉结孔离所述生态袋边缘的距离与所述拉结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端孔同样沿所述生态袋的长边均匀分布,且所述边端孔离所述生态袋边缘的距离为相邻两端孔之间距离的一半。

该结构的生态袋在如图6所示沿坡面堆叠后,其上的拉结孔、端孔在沿斜坡方向能很好的对位,如此,施工起来非常方便,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由所述生态护坡用生态袋构成的单层生态袋护坡系统,包括沿斜坡表面层层错位(错位即上下层中的生态袋之间的缝隙错开)堆叠的生态袋,所述生态袋一侧长边朝向所述斜坡,另一侧长边朝外,同层相邻的生态袋端部相对,所述生态袋内装满有植物生长基质,所述斜坡的底部设有护坡压脚,所述护坡压脚与斜坡表面最下层的生态袋外侧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袋在水平方向上只有一层,所述生态袋采用所述生态护坡用生态袋,所述生态袋设有凸耳的一侧朝外,设有侧翼的一侧朝向所述斜坡,所述护坡系统还包括拉结绳、锚固件和水平连接绳,所述锚固件由锚固绳和锚固杆构成,所述水平连接绳穿过端部相对的两所述生态袋上相近的两所述边端孔绑定两所述生态袋,所述拉结绳穿过不同层生态袋上的拉结孔在外侧将不同层的所述生态袋绑在一起,所述锚固绳穿过不同层生态袋上的端孔在里侧将不同层的所述生态袋绑在一起,且所述锚固绳的两端伸入所述斜坡内,并通过竖向插在所述斜坡内土壤中的所述锚固杆锚固在所述斜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

所述生态袋的一侧设有三个所述凸耳,每个凸耳上具有一个所述拉结孔,分别为中部拉结孔和端部拉结孔,所述拉结孔沿所述生态袋的长边均匀分布,且所述端部拉结孔离所述生态袋边缘的距离与所述拉结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端孔同样沿所述生态袋的长边均匀分布,且所述边端孔离所述生态袋边缘的距离为相邻两端孔之间距离的一半;

上层的所述生态袋端部交汇于下层生态袋的中部,所述拉结绳穿过沿斜坡方向对位的两所述拉结孔,绑定两层,所述锚固绳穿过沿斜坡方向对位的两所述端孔后,两端水平伸入所述斜坡的土壤内并由锚固杆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常见的生态袋护坡系统中,生态袋与生态袋之间的连接主要是依靠连接件来进行。连接件虽然使用方便,但在使用时需刺破生态袋的表皮,虽然短期内这种被穿刺过的生态袋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被穿刺过的生态袋遇到大的外力时,容易产生连续撕裂口。而利用本实用新型生态袋构建生态护坡系统,由于生态袋之间连接及生态袋锚固时,是在不破坏生态袋完整性的前提下依靠绳子来进行绑扎与锚固,从长远来看,利于生态袋的长期使用;

2)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生态袋和生态袋里侧的回填土能保持平衡),即形成所谓的平衡土压力,以便在斜坡上形成一个平整、稳定的坡面。但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上述坡面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现有技术中,有的采用锚杆将生态袋锚固在斜坡上,也能做到单层生态袋护坡,但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降水渗入回填土中或其他原因,容易在生态袋里侧形成空泡(也称为空洞),一旦形成空洞,再遇到强降雨或洪水冲刷时,该区域就容易形成缺口,产生沉降、垮塌甚至是护坡决堤等灾害。这是因为,锚杆为一钢性件,能承受拉力的同时,还能承受压力,因此,在生态袋里侧的回填土层受雨水冲刷产生沉降时,由于锚杆能够抵抗外层生态袋产生的压力,表层的生态袋无法下沉,与回填土无法继续保持紧密贴合,就会产生空泡,而且空泡产生后会一直存在。而本实用新型采用锚固绳(锚固杆只用于定位锚固绳)锚固生态袋,因为锚固绳对生态袋只有拉力,不能产生推力,一旦回填土由于雨水渗入等原因产生沉降,则生态袋就会随着土体的沉降而一同沉降,直至锚固绳再次达到受拉状态。并且,由于每一个生态袋与其上下左右的生态袋均已用绳子进行绑扎连接,袋与袋之间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当一个袋沉降时,其他生态袋会共同作用于形成的空泡上,对空泡的后期挤压作用更加明显,可以减少空泡的体积,从而减小灾害出现的概率;

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锚固绳是绑定不同层的生态袋后再锚固在土壤中,即其在锚固同时增强了生态袋护坡系统的整体性,本实用新型通过拉结绳和锚固绳分别在生态袋外侧和里侧都对不同层的生态袋进行绑定,这种优良的整体性连接方式可以使单独的一个一个的生态袋形成一个完整的覆盖于回填土上的生态袋层,这个生态袋层对回填土产生的压力是以面的形式存在的,而非点状,这样就可以使土体受到一个更稳固的压力,使生态护坡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堆填土植物护坡系统剖视图;

图2为常见生态袋护坡系统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生态护坡用生态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单层生态袋生态护坡系统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相邻两层生态袋侧翼与水平连接绳及锚固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生态袋上拉结孔与拉结绳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7-1、7-2、7-3为本实用新型单层生态袋生态护坡系统施工方法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护坡用生态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涉及附图3。如图所示,实施例一的生态袋3端部为其袋口,沿生态袋3的长度方向,右侧水平延伸出侧翼31,侧翼31上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有若干个端孔,其中,位于侧翼31两端的端孔为边端孔311,两边端孔311之间的端孔为中端孔312,边端孔311离生态袋3边缘的距离为相邻两端孔之间距离的一半。该实施例中边端孔311孔径大于中端孔312,该设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边端孔311需要穿过更多绳索。

生态袋3左侧均匀设有3个凸耳,凸耳为一袢带,与生态袋形成拉结孔,中间的为中部拉结孔32,两边的为端部拉结孔33。端部拉结孔33离生态袋3边缘的距离与拉结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生态袋连接件爪入生态袋内破坏生态袋完整性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生态袋设有专门的连接工位,使生态袋在锚固和彼此连接时都能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可以有效避免生态袋连接件对生态袋的穿刺破坏,使生态袋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易产生撕裂口,具有更长的服务年限。本实施例生态袋端孔和拉结孔位置的设计,使生态袋在如图6中错位相叠后,拉结孔、端孔沿斜坡方向能很好的对位,如此,可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为本实用新型单层生态袋生态护坡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涉及附图4~6。如图所示,实施例二的单层生态袋护坡系统包括沿斜坡表面层层错位堆叠的生态袋3,生态袋3设有凸耳的一侧朝外,设有侧翼31的一侧朝向斜坡,同层相邻的生态袋端部相对,这里采用的生态袋3即为实施例一中生态护坡用生态袋。这里的错位方式如图6所示,上层的生态袋3端部交汇于下层生态袋3的中部,如此错位堆叠后,如图5、6所示,生态袋3上的拉结孔32、33、端孔311、312沿着斜坡方向能很好的对位。生态袋3内装满有植物生长基质如土壤,生态袋3在水平方向上只有一层,此即本实用新型单层生态袋护坡系统单层的来历。斜坡的底部设有护坡压脚2,护坡压脚2与斜坡表面最下层的生态袋3外侧相抵。护坡系统还包括拉结绳5、锚固件6和水平连接绳7。

水平连接绳7穿过端部相对的两生态袋3相近的两边端孔311绑定两生态袋3,如图5所示。

拉结绳5在外侧穿过沿斜坡方向对位的两拉结孔32、33,绑定两层:如图4、6所示,拉结绳5穿过相邻两层生态袋3对位的两端部拉结孔33绑定两层,或穿过隔层的两生态袋3对位的两中部拉结孔32绑定两层。拉结绳5通过穿过拉结孔32、33在外侧将不同层的生态袋3绑在一起,提升护坡系统的整体性。

锚固件6由锚固绳61和锚固杆62构成。如图4、5所示,锚固绳61在里侧穿过生态袋3侧翼31上沿斜坡方向对位的两端孔,这里的端孔包括边端孔311和中端孔312,将不同层的生态袋3绑在一起,且锚固绳61的两端水平伸入斜坡的土壤内并通过竖向插在斜坡内土壤中的锚固杆62锚固在斜坡上。图4、5中画出了相邻两层生态袋中,穿过下层生态袋3侧翼31端孔的锚固绳61沿斜坡倾斜向上穿过其上层生态袋3侧翼31相应位置处的端孔,该锚固绳61两端再分别沿着上下层生态袋的侧翼伸入斜坡的土壤内,并锚固其中。锚固件6实现了生态袋3的锚固,同时,还在里侧将不同层的生态袋3绑定在一起,与拉结绳5、拉结孔32、33里外配合,更好的提升了护坡系统的整体性。由于锚固绳61不对生态袋产生推力,当生态袋里侧的回填土产生空泡时,生态袋会产生向着回填土方向的位移,这个位移可以使空泡的体积减小甚至消失。

在以往的工程实例中,由于锚杆在固定时需要与水平面存在一定的倾斜,因此锚杆的施工一般要在回填土施工完毕后才能进行。而本实施例采用锚固绳61与锚固杆62配合的方式水平锚固生态袋3,由于回填土在回填过程中是分层进行回填和夯实的,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配合回填土的施工,回填土在夯实后不受到二次扰动,回填土与锚固绳61、锚固杆62之间位置相对固定不变,摩擦力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护坡系统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护坡系统中采用的绳索应采用柔韧、坚固、耐腐蚀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单层生态袋生态护坡系统的施工方法如图7-1、7-2、7-3所示,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如图7-1所示,摆置坡底的第一层生态袋3,连接该层生态袋3的水平连接绳,第一层生态袋3的锚固绳61下端穿过其端孔,通过锚固杆62安装定位,回填原土至与第一层生态袋3上表面平齐,并拉出锚固绳61上端外露;

2)如图7-2所示,摆置第二层生态袋3,连接该层生态袋3的水平连接绳,拉结第一、第二层生态袋3外端的拉结绳5;

3)如图7-3所示,操作第一层生态袋3锚固绳61的上端穿过第二层生态袋3的端孔,操作第二层生态袋3的锚固绳61下端穿过其端孔,回填原土至与第二层生态袋3侧翼31平齐,将第一层生态袋3锚固绳61的上端和第二层生态袋3锚固绳61的下端分别通过锚固杆62安装定位,回填原土至与第二层生态袋上表面平齐,并拉出第二层生态袋3锚固绳61上端外露。如此重复,完成所有生态袋的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