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工管袋脱水场地的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357阅读:1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防渗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土工管袋脱水场地的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众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曾接收市政污泥、工业污泥等,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行成了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的污泥塘。在污泥塘治理过程中,原位固化技术成为一项重要的解决技术。但是对于含水率95%以上的泥水结合层的污泥,原位固化技术存在难度,需要采取脱水后再固化处理。污泥土工管袋脱水技术可解决泥水结合层脱水问题。在污泥塘原位固化治理过程中,采用土工管袋脱水技术时,需要为土工管袋建设一个基础稳定、防止滤出液渗漏并有效收集滤出液的安全、环保的场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工管袋脱水场地的防渗结构,在土工管袋污泥脱水过程中,能够控制所脱出的污水能得以有效收集,防止污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工管袋脱水场地的防渗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包括基础层、膜下保护层、防渗层、膜上保护层、水导排层;所述基础层为土层;所述防渗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膜层;所述膜下保护层和膜上保护层均为长丝无纺土工布层;所述水导排层为包括土工复合排水网和碎石排水层,其中土工复合排水网处于碎石排水层的下方。

所述土层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3%。

所述长丝无纺土工布层的克重大于等于400g/m2

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渗层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

所述土工复合排水网的厚度大于等于6.0mm。

所述碎石排水层的厚度要求不小于200mm,其中包含的碎石粒径为20mm~60mm,且碎石排水层由下至上碎石的粒径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工管袋脱水场地的防渗结构,可以为污泥土工管袋脱水提供一个防止渗沥液渗漏的的场地,土工管袋所脱的水通过水导流层收集至固定场所,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土工管袋脱水场地的防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达到的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工管袋脱水场地的防渗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基础层、膜下保护层、防渗层、膜上保护层、水导排层;该基础层为压实土基础层1;该膜下保护层为长丝无纺土工布层2;该防渗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膜层3;该膜上保护层为长丝无纺土工布层4;该水导排层从下至上依次为土工复合排水网5、碎石排水层6。

本实用新型中的基础层采用压实土基础层1,要求土层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3%。压实土基础层1设置坡向排水沟的坡度,其坡度不大于0.5%。

所述长丝无纺土工布层2的规格大于等于400g/m2,铺设于压实土基础1的上方,作为膜下保护层。

高密度聚乙烯膜层3厚度大于等于1.0mm,其渗透系数小于10-12cm/s,作为防渗层。

所述长丝无纺土工布层4的规格大于等于400g/m2,铺设于高密度聚乙烯膜层3的上方,可作为膜上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导排层中的土工复合排水网5的厚度大于等于6.0mm,铺设于长丝无纺土工布层4上方。碎石排水层6铺设于土工复合排水网5上方,厚度不小于200mm,碎石的粒径为20mm~60mm之间,由下至上碎石的粒径逐渐减小。水导排层要求水平坡比为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运用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均同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