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水管道及降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06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新型降水管道及降水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施工降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降水管道及降水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和路桥建设工程中,地下水一直是困扰建设施工的难题,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压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如不进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还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亦称施工降水工程。

现有的施工降水工程中,首先通过钻孔的方式形成降水井,然后采用混凝土管插入预先开设的降水井中,由于混凝土管直接插入降水井中,降水井的内壁与混凝土管道紧密贴合,具有很大的摩擦力,并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混凝土管道和降水井的内表面更是贴合得非常紧密,当降水工程完成后,想要将混凝土管道从降水井中取出会非常的困难,如果降水井设置在建设工程的重要部位,会大大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降水管道及降水设备,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降水管道,设置于降水井内,包括主管道和隔离件,主管道的一端为开口端,隔离件包括至少三根并排设置的隔离杆,隔离杆沿主管道的周向设置,隔离件的内表面与主管道的外表面贴合,隔离件的外表面抵接于降水井的内表面,至少三根隔离杆之间形成滑动通道,主管道可滑动的插入滑动通道。

可选的,上述的隔离杆为圆管,主管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隔离杆相匹配的滑槽,滑槽沿主管道的轴向设置,且滑槽的外表面为平滑结构。

可选的,上述的主管道包括进水段和标准段,进水段设置于标准段的一端,标准段包括多个相同的连接单元,多个连接单元从进水段的一端沿主管道的轴线方向依次连通。

可选的,上述的连接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凸起的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抵接于隔离件。

可选的,上述的凸起为环状凸起,且凸起的外表面为弧形。

可选的,上述的进水段的一端设置有采用金属制成的第一连接部,标准段的两端设置有采用金属制成的第二连接部,进水段和连接单元内设置有钢筋,第一连接部部分嵌入进水段且与钢筋焊接,第二连接部部分嵌入连接单元且与钢筋焊接;进水段与连接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前的焊接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单元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部焊接连接。

可选的,上述的进水段的远离标准段的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的宽度从与进水段连接的一端向远离进水段的一端逐渐减小,进水段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滤水孔包括第一滤水孔和第二滤水孔,第一滤水孔设置于进水段的侧壁,第二滤水孔设置于封闭端。

可选的,上述的多个第一滤水孔沿进水段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二滤水孔沿封闭端的周向设置。

可选的,上述的标准段的远离进水段的一端设置有提拉环,提拉环与远离进水段的第二连接部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降水设备,包括盖体、水泵、输水管和上述的新型降水管道,水泵和新型降水管道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输水管的远离水泵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进水段内,盖体盖合于开口端并将开口端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主管道与降水井之间设置有隔离件,主管道不会和降水井粗糙的内壁相接,隔离件由几根管道的并排设置形成,隔离件与主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并且隔离件与主管道之间的接触面为平滑的表面,以至于主管道和隔离件之间的摩擦力很小,所以主管道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很容易的从降水井中取出,本新型管道,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现了新型管道的可重复利用。

而降水设备包括该新型降水管道,由于降水管道可以很方便的从降水井中取出,再进行二次使用的时候,减少了很多施工程序,节约了成本和作业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降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进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新型降水管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降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新型降水管道;200-降水设备;10-主管道;11-开口端;12-进水段;121-第一连接部;13-标准段;131-连接单元;1311-第二连接部;14-封闭端;141-第一滤水孔;142-第二滤水孔;15-凸起;16-提拉环;20-隔离件;21-隔离杆;22-盖体;23-水泵;24-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新型降水管道100,该新型降水管道100插入降水井内,新型降水管道100包括主管道10和隔离件20,隔离件20将主管道10和降水井的内表面分开,将原来的主管道10和降水井之间比较大的摩擦力变成现在的主管道10和隔离件20之间比较小的摩擦力,使主管道10与隔离件20之间的滑动相对于主管道10与降水井被表面之间的滑动更加的容易。

请参照图2所示,主管道10的一端为开口端11,开口端11位于降水井的顶端,地下水从该开口端11排出主管道10外。主管道10设置成圆柱体型,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例如:立方体形;由于通常情况下降水井都是采用冲击钻或者是旋转式的钻机钻孔而成,形成的降水井都是圆形的孔,为了与该降水井的形状更加的匹配,不浪费空间,所以将主管道10设置成圆柱体型。

在本实施例中,主管道10包括进水段12和标准段13,进水段12设置于标准段13的一端,标准段13包括多个相同的连接单元131,多个连接单元131从进水段12的一端沿主管道10的轴线方向依次连通。进水段12和依次连通的连接单元131形成了完整的主管道10,这里的标准段13分成若干个连接单元131,主要是使主管道10的长度可调,原有的主管道10一般都具有固定的长度,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建筑工程,其施工作业面的深度不同,对于降水井深度的要求也就不同,所以具有固定长度的主管道10无法满足现实中的工程施工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将标准段13设置成多个连接单元131,对于具有不同深度要求的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装连接单元131,已达到使用目的。

为了方便连接单元131的相互组装,进水段12的一端设置有采用金属制成的第一连接部121,连接单元131的两端设置有采用金属制成的第二连接部1311。进水段12与连接单元13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311之前的焊接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单元131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部1311焊接连接。

主管道10采用混凝土制成,因为降水井内含有大量的酸性或者碱性物质,会对主管道10产生很大的腐蚀作用,所以将主管道10采用混凝土制成,可以有效的抵抗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蚀。但是混凝土管道具有很大的自重,所以将进水段12与连接单元131已经相邻的两个连接单元131之间的连接采用金属的焊接实现,能够保证各部分连接的稳定。

进水段12与连接单元131,以及相邻的连接单元131之间连接的稳定依靠的是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311直接的连接。

进水段12和连接单元131内设置有钢筋,第一连接部121部分嵌入进水段12且与钢筋焊接,第二连接部1311部分嵌入连接单元131且与钢筋焊接;混凝土自身的抗压强度大,但是抗拉强度相对而言就比较的小,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进水段12和连接单元131,既能满足拉应力的要求又能满足压应力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设置成环状结构,并且第一连接部121与进水段12内的钢筋设置多个位于不同位置的焊接点,第二连接部1311与连接单元131内的钢筋同样的设置多个位于不同位置的焊接点,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同样需要设置多个焊点,可选的是,将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之间的缝隙进行满焊。

上述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在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上分别开设通孔,将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设置成不同大小的直径,然后将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相互才插接,使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的通孔相互对应并用螺栓先后穿过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1上的通孔并固定。

请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进水段12的远离标准段13的一端为封闭端14,封闭端14的作用是防止大颗粒的杂质进入主管道10而造成主管道10的堵塞,或者是大量的杂质进入抽水的水泵23会使水泵23的压力增大,较少水泵23的使用寿命。

封闭端14的宽度从与进水段12连接的一端向远离进水段12的一端逐渐减小,进水段12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滤水孔包括第一滤水孔141和第二滤水孔142,第一滤水孔141设置于进水段12的侧壁,第二滤水孔142设置于封闭端14。

现有的主管道10均是设置两侧开口,一侧的开口用于将地下水排出,另一侧的开口位于降水井的底部,水流只能从该进水的孔进入降水的管道,但是由于该管道通常是与降水井的底部贴合,并且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由于重力的原因,会使该管道不断的朝底部陷入,水流只能从管道的底部缓慢的浸入管道内,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管道的底部会不断的积累杂质和泥沙,会大大影响水流进入管道。

基于上述原因,特在进水段12的侧壁设置第一滤水孔141,使水流能够从主管道10的侧壁进入,在封闭端14设置第二滤水孔142,使水流仍然可以从主管道10的底部进入,第一滤水孔141和第二滤水孔142的中的截面面积大于原来的主管道10底部开口的截面面积,增大了进入主管道10的水流量,同时由于第一滤水孔141和第二滤水孔142的孔径较小,可以将大颗粒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这些杂质进入主管道10造成堵塞。

多个第一滤水孔141沿进水段12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二滤水孔142沿封闭端14的周向设置,周向设置的方式,使水流可以从不同的方向直接进入主管道10,避免因地下水的流向的原因影响进入主管道10水流的流速。

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单元13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15,凸起15的远离连接单元131的一端抵接于隔离件20,设置凸起15使隔离件20与主管道1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减小,使主管道10在隔离件20内的滑动更加的容易。

隔离件20包括至少三根并排设置的隔离杆21,隔离杆21沿主管道10的周向设置,隔离件20的内表面与主管道10的外表面贴合,隔离件20的外表面抵接于降水井的内表面,至少三根隔离杆21之间形成滑动通道,主管道10可滑动的插入滑动通道;隔离件20的主要作用是,将主管道10与降水井的内表面隔离开,而隔离件20为几根并排设置的隔离杆21,隔离杆21之间形成的滑动通道可以使主管道10在滑动通道内进行滑动,可以很方便的将主管道10从降水井内取出。

凸起15和隔离件20的贴合方式是滑动配合,上述的凸起15为环状凸起15,且凸起15的外表面为弧形。上述的隔离杆21为圆管,主管道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与隔离杆21相匹配的滑槽,滑槽沿主管道10的轴向设置,且滑槽的外表面为平滑的结构,环状的凸起15和圆管,凸起15与滑槽之间的配合,不但可以起到很方便的将主管道10取出的作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主管道10在凸起15和滑槽的配合下,沿固定的轨迹滑动,不容易造成主管道10因滑动方向的不固定而影响到主管道10从降水井内取出。

为了便于安装主管道10和将主管道10从降水井内取出,上述的标准段13的远离进水段12的一端设置有提拉环16,提拉环16与远离进水段12的第二连接部1311焊接,由于提拉环16承受了整个主管道10的重量,所以将提拉环16与第二连接部1311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使其更加的稳定。

提拉环16的作用是,为降水管道提供一个移动的附着点,在安装的时候可以将绳索套在该提拉环16上,然后通过起吊装置将新型降水管道100安装入降水井内,当降水工程完毕后,还可以通过提拉环16将新型降水管道100从降水井内拉出。

实施例2

请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降水设备200,包括盖体22、水泵23、输水管24和上述的新型降水管道100,水泵23和新型降水管道100之间通过输水管24连通,输水管24的远离水泵23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进水段12内,盖体22盖合于开口端11并将开口端11封闭。

盖体22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盖体22的作用是将主管道10的开口端11封闭,避免杂物调入主管道10造成堵塞,另外,也可以防止施工人员不小心踩到该开口端11而造成引发人生伤害事故。

水泵23和输水管24的作用则是相互配合,将地下水从主管道10的底部抽出,具体的结构为水泵23和输水管24之间相互连通,水泵23与外接电源连通,在这里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