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1813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抽水马桶。



背景技术:

1.在马桶的马桶座部,作为用于喷出冲洗水的开口,除了边缘喷水口还形成有喷射口。边缘喷水口形成于马桶座部的边缘部,利用从边缘喷水口喷出的冲洗水冲洗马桶座部整体。喷射口形成在马桶座部的底部等,利用从喷射口喷出的冲洗水,形成用于促进污物的排出的水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形成于比存积在马桶座部的底部内的存水的最高水位高的位置的喷射口、和将冲洗水供给到喷射口的冲洗水供给路的便器。在该便器中,通过从喷射口喷出的冲洗水,形成绕水平轴盘旋的盘旋流。能够利用该盘旋流将污物送入排水部(trap)内,从而能够将污物有效地排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527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人研究了专利文献1的构造之后,认识到了以下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便器中,冲洗便器后,残留在冲洗水供给路的残留水成为条纹状的水(以下,称作条纹状水)从喷射口沿马桶座部的内表面流下。该条纹状水有时不规则地改变沿马桶座部的内表面的路径的同时流动,并且经长时间流下,成为导致外观变差的原因。

第一发明鉴于这种技术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冲洗便器中引起的马桶座部内的外观变差。

2.在马桶的马桶座部,作为用于喷出冲洗水的开口,有时除了边缘喷水口还形成有喷射孔。边缘喷水孔形成于马桶座部的边缘部,利用从边缘喷水孔喷出的冲洗水冲洗马桶座部整体。喷射孔形成在马桶座部的底部等,利用从喷射孔喷出的冲洗水,形成用于促进污物排出的水流。

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1公开了在边缘部的外周侧形成边缘通水路并形成从边缘通水路的中途位置分支的喷射用连通路的便器。在该便器中,成为将供给到边缘通水路的冲洗水从边缘喷水孔喷出并且经由喷射用连通路从喷射孔喷出的构造。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便器中,在从边缘通水路的始端侧向终端侧的路径的中途位置开设有喷射用连通路的水导入口。因此,边缘通水路内的冲洗水向喷射用连通路不改变流动方向而易于向边缘喷水孔流动。因此,存在难以将冲洗水从边缘通水路导入到喷射用连通路,从喷射孔喷出的冲洗水的水势弱的问题。

为了对此进行改进,如专利文献1的图5所示,可考虑如下构造:在边缘部的外周侧形成左右两个边缘通水路,在一个边缘通水路形成边缘喷水孔,另一个边缘通水路与喷射用连通路。

这里,为了提高冲洗方式的自由度,可构成为在边缘部形成多个边缘喷水孔,并且将分别向两个边缘通水路供给的冲洗水从各边缘喷水孔喷出。专利文献1的便器在边缘部只设置有单个边缘喷水孔,未设想这种存在多个边缘喷水孔的情况。另外,专利文献1的便器并未考虑设置这种多个边缘喷水孔的同时将冲洗水从喷射孔猛烈喷出。

第二发明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左右边缘通水路从边缘喷水孔喷出冲洗水,从喷出孔猛烈地喷出冲洗水的抽水马桶。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发明的第一方式为抽水马桶。抽水马桶具备:马桶座部;排水部,与所述马桶座部的底部连接,用于确定存积在所述底部的存水的非冲洗时的水位;以及喷水部,具有形成在所述底部的喷射口以及用于向所述喷射口供给冲洗水的喷射用供水路,通过从所述喷射口喷出冲洗水而在所述底部内形成水流,所述喷射口以上下跨越非冲洗时的所述存水的水位的方式形成。这里的“非冲洗时”是指处于开始冲洗马桶座部内前的待机状态时。

根据该方式,喷射口的下侧部分成为被非冲洗时的存水淹没的状态。由此,冲洗便器后,易于将从喷射口喷出的水不经过马桶座部的内表面而合流于存水。因此,冲洗便器后,抑制从喷射口向马桶座部的内表面流下条纹状水,从而能够防止冲洗便器引起马桶座部内的外观变差。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二发明的第一方式为抽水马桶。抽水马桶具备:马桶座部,在上端部形成边缘部;第一边缘通水路,形成于所述边缘部的外周侧且位于便器主体的左右中的一侧;第二边缘通水路,形成于所述边缘部的外周侧且位于便器主体的左右中的另一侧;第一边缘喷水孔,用于从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内向所述马桶座部内喷水;第二边缘喷水孔,用于从所述第二边缘通水路内向所述马桶座部内喷水;喷出孔,形成在所述马桶座部的底部或者与所述底部连接的排水通路部;以及连通路,将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和所述喷出孔连通,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在从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的始端侧朝向终端侧的路径的中途位置起分支形成,所述连通路的水导入口在与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相比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的终端侧处开口。

根据该方式,流入第一边缘通水路的终端部的冲洗水从此只能改变流动方向,易于改变流动方向而导入位于其附近的水导入口。由此,易于将冲洗水从第一边缘通水路吸入连通路,易于从喷出孔喷出高水压的冲洗水。其结果,将冲洗水供给到左右的边缘通水路并从多个边缘喷水孔喷出冲洗水,同时从喷出孔剧烈地喷出冲洗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抽水马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3是图2的b-b线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2的马桶座部的c-c线截面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用供水路内冲洗水的流动方式的示意图,图5的(a)表示开始冲洗便器前的状态,图5的(b)表示冲洗便器过程中的状态。

图6是表示在第一变形例的喷射用供水路内冲洗水的流动方式的示意图,图6的(a)表示开始冲洗便器前的状态,图6的(b)表示冲洗便器过程中状态,图6的(c)表示再之后的过程状态。

图7是示意性表示形成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的斜坡的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马桶座部内冲洗水的流动方式的图。

图9是在从喷射口喷出冲洗水之前从边缘喷水口喷出的冲洗水溅落的情况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马桶座部内存水水位的变化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抽水马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a-a线截面图。

图13是图12的b-b线截面图。

图14是图13的左边缘通水路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4的d-d线截面图

图16是图14的e-e线截面图。

图17是示意性表示形成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各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的斜坡的图。

图18的(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左边缘通水路的图,图18的(b)是关于节流部的说明图。

图19是关于图15的节流部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节流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变形例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省略构成要素的一部分。

1.说明第一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抽水马桶10的俯视图。

抽水马桶10具备以陶器作为材料的便器主体12。便器主体12为以悬挂状态安装在卫生间的侧壁面100的壁挂式便器。

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如图1所示,便器主体12具备形成在便器主体12的前部的马桶座部14和与马桶座部14的底部连接的排水部(trap)18。排水部18经由形成于马桶座部14的底部的入口16(参照图1)与马桶座部14内连通。

图3是图2的b-b线截面图。

如图2、图3所示,马桶座部14具备:用于接收污物的盆状的接收面部20;从接收面部20的下缘部向下方凹陷形成并且形成马桶座部14的底部的凹部22;与接收面部20的上缘部连接并且形成马桶座部14的上端部的边缘部24。接收面部20形成为俯视下前后尺寸大于左右尺寸的椭圆形。凹部22形成为有底筒状,在其底面部开设有排水部18的入口16。

如图3所示,便器主体12还具有用于向马桶座部14内喷出冲洗水的喷水部26。喷水部26具有形成于马桶座部14的凹部22的喷射口28和形成于马桶座部14的边缘部24的两个边缘喷水口30a、30b。喷水部26通过从喷射口28喷出冲洗水,在马桶座部14的凹部22内形成用于促进排出污物的水流。另外,喷水部26通过从两个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冲洗水,形成用于冲洗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的水流。抽水马桶10在喷水部26尤其在喷射口28存在一个主要特征,但先从周边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排水部18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具有第一水路部32、第二水路部34和第三水路部36。第一水路部32以从排水部18的入口16起下降的方式形成。第二水路部34以在后方与第一水路部32的下游端部连接上游端部并从其上游端部起上升的方式形成。第三水路部36以在后方与第二水路部34的下游端部连接有上游端部并从其上游端部起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在第三水路部36的下游端部连接有排水管102,污物经由排水部18和排水管102的内部排出到下水道侧水路。

在排水部18中,切断通水方向的空气流动的封水38存积在第一水路部32和第二水路部34的内部。通过封水38防止来自下水道侧水路的臭气逆流。第二水路部34和第三水路部36的交界部分形成有改变通过内部的水的通水方向的弯曲部40。配置在弯曲部40的弯曲内侧的内壁面的上端缘42成为确定排水部18内的封水38在非冲洗时的水位的溢出缘(以下,称作“溢出缘42”)。这里的“非冲洗时”是指处于开始冲洗马桶座部14内前的待机状态的时候。若排水部18内的封水38超过溢出缘42,则排水部18内的封水38从其溢出缘42向下游侧溢出。

排水部18内的封水38的一部分在马桶座部14的底部作为存水44而存积。与封水38相同,存水44的非冲洗时的水位wl1(以下,称作初始水位wl1)根据溢出缘42在铅垂方向上的位置而确定。

如图3所示,在边缘部24,以分别从两个边缘喷水口30a、30b向马桶座部14的周向一侧(在本图中逆时针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两个边缘导水路48。边缘导水路48引导从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的冲洗水盘旋,由此用于使冲洗水从边缘导水路48的始端位置到达终端位置。

除了喷射口28和两个边缘喷水口30a、30b,喷水部26还具有流入口54、右边缘通水路56a(第一通水路)、左边缘通水路56b(第二通水路)、喷射用供水路58。后面描述喷射口28的详细情况,先说明其它结构。

在两个边缘喷水口30a、30b包含有右边缘喷水口30a(第一喷水口)和左边缘喷水口30b(第二喷水口)。如图1所示,右边缘喷水口30a相对于便器主体12的左右中心线cl位于右侧,配置在马桶座部14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左边缘喷水口30b相对于便器主体12的左右中心线cl位于左侧,配置在马桶座部14的后部。这里的左右中心线cl是指将便器主体12的外表面部分的左右尺寸二等分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从两个边缘喷水口30a、30b沿边缘部24的内周面向周向一侧喷出冲洗水。

如图2所示,向流入口54流入从成为冲洗水供给装置104的一部分的送水管104a供给的冲洗水。图3示出从送水管104a经由流入口54流入到喷水部26内的冲洗水的通水路径wp。

右边缘通水路56a和左边缘通水路56b用于使得从流入口54流入的冲洗水分支并流动。流过右边缘通水路56a的冲洗水供给到右边缘喷水口30a,流过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冲洗水供给到左边缘喷水口30b。成为右边缘通水路56a和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分支点的分支位置60配置在边缘部的后方且里侧处。

右边缘通水路56a以从分支位置60在边缘部24的里侧向周向一侧(逆时针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右边缘通水路56a的下游端形成有右边缘喷水口30a。

左边缘通水路56b以从分支位置60在边缘部24的里侧向周向另一侧(顺时针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左边缘通水路56b以延伸方向的前端部成为终点的方式形成。在左边缘通水路56b的中途位置以向周向一侧(逆时针方向)且径向内侧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分支水路62。在分支水路62的下游端形成有左边缘喷水口30b。

如图2、图3所示,喷射用供水路58与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前端部连接。喷射用供水路58用于向喷射口28供给冲洗水。在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内底面形成有用于将冲洗水导入到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导入口64。喷射用供水路58以使导入口64和喷射口28相连的方式形成。具体地,喷射用供水路58具有从导入口64向下方延伸的第一部分58a和从第一部分58a的下游端部向周向另一侧(本图的顺时针方向)且下方弯曲的同时延伸的第二部分58b。第二部分58b从马桶座部14的侧部里侧至喷射口28的里侧弯曲的同时延伸。喷射用供水路58还具有从第二部分58b的下游端部朝向喷射口28而向后方延伸的第三部分58c。

喷射口28形成在马桶座部14的凹部22的左侧且前侧处的壁面。与来自两个边缘喷水口30a、30b的冲洗水的喷出方向相同,从喷射口28沿周向一侧(顺时针方向)并朝向马桶座部14的凹部22内喷出冲洗水。从喷射口28沿水平方向喷出冲洗水。这里的“沿水平方向”包括在冲洗水的喷出方向与水平面平行的情况和大致平行的情况两者。

图4是表示图2的马桶座部14的c-c线截面的图。

如图2、图4所示,喷射口28以上下跨越存水44的初始水位wl1的方式形成。喷射口28的上侧部分配置在比存水44的初始水位wl1更靠上侧处,成为经由其内侧使喷射用供水路58内和马桶座部14内的大气空间连通的状态。喷射口28的下侧部分配置在比存水44的初始水位wl1更靠下侧处,成为淹没在其存水44内的状态。具体地,喷射口28的下缘28a配置在比初始水位wl1更靠下侧处。该下缘28a为喷射口28的相对于通过喷射口28内的水位于铅垂下侧的一部分。

说明以上的抽水马桶10的作用效果。

(1)抽水马桶10的喷射口28以上下跨越存水44的初始水位wl1的方式形成,成为其下侧部分淹没在初始水位的存水44中的状态。由此,冲洗便器后,将经由喷射用供水路58到达喷射口28的补给水、残留水等水不到达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而合流于存水44。因此,能够抑制冲洗便器后从喷射口28沿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的条纹状水的流下,防止冲洗便器引起的马桶座部14内的外观变差。应予说明,这里的“补给水”是指,在因冲洗便器而存水44经由排水部18排出后,为了再将存水44存积到初始水位wl1而供给的水。另外,“残留水”是指,在来自冲洗水供给装置104的冲洗水结束供给后,残留在边缘通水路56a、56b、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水。

另外,假设,条纹状水从喷射口28沿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流下,则条纹状水的一部分有时以附着在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的状态残留。在此情况下,根据附着在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的水的水质,在其水蒸发后在附着位置产生污渍。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抑制从喷射口28向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流下条纹状水,抑制条纹状水的残留引起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污渍,能够有效地防止冲洗便器引起的马桶座部14内的外观变差。另外,通过抑制条纹状水的残留引起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污渍,还能够将马桶座部14内保持为清洁。

另外,喷射口28以上下跨越存水44的初始水位wl1的方式形成,成为经由喷射口28的上侧部分的内侧使喷射用供水路58和马桶座部14内的大气空间连通的状态。说明其优点。

图5是表示喷射用供水路58内冲洗水的流动方式的示意图。图5的(a)表示开始冲洗便器前的状态。在本图中,为便于说明,关于马桶座部14、排水部18、喷射用供水路58等的位置、尺寸和形状,示出与其他图不同之处。

若使冲洗水w供给到左边缘通水路56b,则如图5的(b)所示,冲洗水从导入口64流入喷射用供水路58内,冲洗水缓缓从喷射用供水路58的导入口64侧充满。冲洗水w流入喷射用供水路58内,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被冲洗水w压向喷射口28侧(参照方向pa)。此时,如前所述,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大气空间成为经由喷射口28的上侧部分的内侧与马桶座部14内的大气空间连通的状态,因此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经由喷射口28内部顺畅地排气(参照方向pb)。假设喷射口28整体淹没在存水44内时,在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以成为气泡的状态从喷射口28喷出,因此由于发生气泡的破裂音,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冲洗便器时,能够防止来自喷射口28的气泡喷出,因此能够防止发生气泡的破裂音,能够实现便器冲洗动作的静音化。另外,除此以外,通过防止来自喷射口28的气泡喷出,能够防止外观方面带给使用者不适感。

接着,说明抽水马桶10的其它特征。

如图5的(a)所示,喷射用供水路58在从通过左边缘通水路56b流入冲洗水的导入口64到喷射口28的范围,存在非冲洗时连续的大气空间66。这里的“大气空间66”是指充满大气的空间。这意味着,在该范围,在喷射用供水路58的一部分未存积有切断通水方向的空气流动的封水。说明其优点。

图6是表示在变形例的喷射用供水路58内冲洗水的流动方式的示意图。

可考虑到假设如图6的(a)所示那样在喷射用供水路58形成封水68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成为在喷射用供水路58内存在被封水68分割的上游侧空气70和下游侧空气72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冲洗水从左边缘通水路56b流入到喷射用供水路58内,则如图6的(b)所示,上游侧空气70与封水68一起被冲洗水w向方向pc推出。由此,封水68合流到马桶座部14的底部内的存水44,从而如图6的(c)所示那样,可能会以空气残存在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状态,存水44从初始水位wl1上升到喷射口28淹没为止(参照方向pd)。在此情况下,其残存的空气以成为气泡的状态从喷射口28排气(参照方向pe),从而可能会产生气泡破裂音。

另一方面,根据前述的构成,不形成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封水68,就能够防止封水68与存水44合流引起的存水44的水位上升。因此,通过以在喷射用供水路58内残存空气的状态淹没喷射口28整体,能够防止气泡从喷射口28排气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气泡的破裂音。

应予说明,在本例的抽水马桶10中,由于喷射口28以上下跨越存水44的初始水位wl1的方式形成,因此得到在前述的(1)中说明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用于防止来自边缘喷水口30a、30b而非来自喷射口28的条纹状水流下的方案点进行说明。

图7是示意性表示形成在各边缘通水路56a、56b的内底面的斜坡的图。在本图中用箭头表示从高位置向低位置的斜坡。

在各边缘通水路56a、56b的内底面,设有随着从各边缘喷水口30a、30b向里侧向下倾斜的斜坡。具体地,在右边缘通水路56a的内底面,设有右边缘喷水口30a成为高位置、成为右边缘通水路56a和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分支点的分支位置60侧成为低位置的第一斜坡74。第一斜坡74以随着从右边缘喷水口30a向里侧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内底面,设有前述的分支位置60侧成为高位置、喷射用供水路58的导入口64成为的低位置的第二斜坡76。第二斜坡76以随着从左边缘喷水口30b向里侧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另外,在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内底面,设有成为终点的前端位置56ba成为高位置、喷射用供水路58的导入口64成为低位置的第三斜坡78。应予说明,在各边缘通水路56a、56b的分支位置60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80。

说明以上构成的优点。可考虑到来自冲洗水供给装置104的冲洗水的供给结束,各边缘通水路56a、56b内的水位下降到各边缘喷水口30a、30b的下缘附近的状况。该状况下,各边缘通水路56a、56b的内底面上的残留水、补给水等水通过第一斜坡74、第二斜坡76在自重作用下容易沿远离各边缘喷水口30a、30b的方向流动。即,各边缘通水路56a、56b的内底面上的水难以靠近各边缘喷水口30a、30b,难以经由各边缘喷水口30a、30b而流到马桶座部14内。由此,当如前述状况那样各边缘通水路56a、56b内的水位下降时,能够防止条纹状水从各边缘喷水口30a、30沿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流下,能够有效地防止冲洗便器引起的马桶座部14内的外观变差。

另外,喷射用供水路58的导入口6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各边缘喷水口30a、30b低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导入口64整体配置在比各边缘喷水口30a、30b低的位置。从其他观点出发,导入口6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具有第一斜坡74、第二斜坡76的内底面的最高位置低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导入口64整体配置在比具有第一斜坡74、第二斜坡76的内底面的最高位置低的位置。更具体地,导入口64配置在比具有第一斜坡74的内底面的最低位置更靠下侧处,并且配置在与具有第二斜坡76的内底面的最低位置相同位置处。

因此,在各边缘通水路56a、56b内的水位下降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斜坡74、第二斜坡76,能够使各边缘通水路56a、56b的内底面上的水在自重作用下易于导入到喷射用供水路58的导入口64。因此,能够将各边缘通水路56a、56b的内底面上的水经由喷射用供水路58排出,容易减少经由各边缘喷水口30a、30b而流向马桶座部14内的水量。其结果,在各边缘通水路56a、56b内的水位下降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条纹状水从各边缘喷水口30a、30b沿马桶座部14的内表面流下,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冲洗便器引起马桶座部14内的外观变差。

接着,使用图8说明使用以上抽水马桶10的马桶座部14的冲洗方法。

抽水马桶10通过使用水的落差将马桶座部14内的污物冲到排水部18内的、所谓洗落式冲洗方式来冲洗马桶座部14内。通过用于开始供给冲洗水的开关、杆等的操作部材的操作,从冲洗水供给装置104向抽水马桶10的喷水部26内供给预定流量范围内的冲洗水。以下,将从开始供给预定流量范围内的冲洗水到结束为止的动作作为一次冲洗动作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冲洗水供给装置104通过使用自来水的供水压的自来水直压式的供水方式来供给冲洗水。

从冲洗水供给装置104供给的冲洗水从流入口54流入到喷水部26内。流入到喷水部26内的冲洗水分别流过右边缘通水路56a、左边缘通水路56b、喷射用供水路58(未图示)的内部,分别从喷射口28、各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

从喷射口28喷出的冲洗水形成在马桶座部14的凹部22内沿周向一侧(逆时针方向)盘旋的盘旋流dwa。利用该盘旋流dwa冲洗凹部22的内表面并且使凹部22内的污物集中在盘旋中心。

各边缘喷水口30a、30b沿边缘部24的内周面向周向一侧喷出冲洗水,从而形成在马桶座部14内沿周向一侧盘旋的盘旋流dwb。利用该盘旋流dwb冲洗马桶座部14的边缘部24、接收面部20。形成接收面部20上的盘旋流dwb的冲洗水的一部分朝向下方的同时盘旋,形成从接收面部20之上经由凹部22内流向排水部18的入口16的水流dwc。马桶座部14的凹部22内的污物被该水流dwc,经由入口16而冲到排水部18内。特别地,被前述的盘旋流dwa集中在盘旋中心的污物被冲走,能够有效地排出污物。

这里,可考虑在喷射用供水路58内冲洗水的流动方式。如图5的(b)所示,流入到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冲洗水将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推向喷射口28侧的同时流动,在到达喷射口28的时刻开始从喷射口28喷出。由此,如图9所示,若在从喷射口28喷出冲洗水之前喷射口28整体被水淹没,则成为被冲洗水推出的空气残存在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以气泡状态从喷射口28排气(参照方向pf),在马桶座部14内产生气泡的破裂音。这种情况是会在如下情况下发生:从喷射口28喷出冲洗水之前,存水44由于从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的冲洗水而上升到初始水位wl1。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马桶座部14和喷水部26构成为,从喷射口28喷出冲洗水之后,从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的冲洗水溅落到存水44。从其他观点出发,马桶座部14和喷水部26构成为,通过从导入口64流入到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冲洗水将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经由喷射口28推出并结束之后,从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的冲洗水溅落到存水44。由此防止如下情况:在结束将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通过冲洗水推出之前,从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的冲洗水溅落到存水44,存水44的水位上升导致喷射口28整体被水淹没。其结果,以喷射用供水路58内残存有空气的状态喷射口28整体被水淹没,由此能够防止气泡从喷射口28排出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气泡的破裂音。

由于如此构成,喷水部26的从流入口54到各边缘喷水口30a、30b为止的通水路径的长度、喷射用供水路58的通水路径的长度、各通水路56a、56b、58的通路截面积等被调整。另外,由于如此构成,马桶座部14俯视下的曲率半径、各部位的倾斜等被调整。要从喷射口28提早喷出冲洗水的话,为了使冲洗水提早到达喷射口28,以缩短喷射用供水路58的通水路径的长度,缩小喷射用供水路58的通路截面积等方式进行调整。要推迟从各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的冲洗水(以下,称作边缘冲洗水)溅落到存水44的时机的的话,以延长从流入口54到各边缘喷水口30a、30b为止的通水路径的长度、增大马桶座部14俯视下的曲率半径、减缓局部的倾斜度等方式进行调整。

从其它观点看以上构成的话,马桶座部14和喷水部26也可以构成为,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从喷射口28排气并结束之后,喷射口28整体被水淹没。由此,也能够防止在通过冲洗水将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推出之前由于存水44的水位上升而淹没喷射口28整体。

要如此构成的话,需要满足在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从喷射口28排气并结束之前存水44的水位不会上升到喷射口28整体被水淹没的条件。这样的存水44的水位上升是由边缘冲洗水溅落到存水44引起的。因此,要满足前述条件的话,与前述相同地,以(a)使冲洗水提早走从喷射口28喷出的同时,(b)使边缘冲洗水溅落到存水44的时机推迟的方式,构成喷水部26、马桶座部14即可。将(a)作为条件是因为,若提早从喷射口28喷出冲洗水,就能够相应提前将喷射用供水路58内的空气排出并结束的时机。

应予说明,如图10所示,在冲洗便器时,由于从喷射口28、边缘喷水口30a、30b喷出的冲洗水,马桶座部14的凹部22内的存水44从初始水位wl1上升到水位wl2(参照图2、图4)。当处于该水位wl2时,喷射口28整体被水淹没。调整从冲洗水供给装置104供给的冲洗水的供给量,以成为这样的水位wl2。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第一发明,但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第一发明的原理、应用。另外,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限定的第一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例、布置的变更。

对抽水马桶10使用以洗落式作为冲洗方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组合虹吸式等其它方式的冲洗方式来对马桶座部14内进行冲洗。对抽水马桶10使用以自来水直压式作为供水方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利用使用重力的重力供水式等供水方式。对便器主体12以壁挂式便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设置于卫生间的地板上的置地式便器。另外,便器主体12除了陶器以外也可以使用树脂等作为原材料。

说明了排水部18的入口16在马桶座部14的底部(凹部22)的底面部开口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在底部的侧面部开口。

对喷射口28形成于凹部22的左侧且前侧的壁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其位置不限于此。另外,对喷水部26构成为通过从喷射口28喷出冲洗水在马桶座部14的底部内形成沿周向一侧盘旋的盘旋流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通过从该喷射口28喷出的冲洗水形成的水流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形成经由排水部18的入口16而朝向排水部18的里侧的水流。总之,形成经由排水部18促进污物喷出的水流即可。

另外,除此以外,喷射口28也可以形成为,在将喷射口28的上下尺寸设为la时,相对于上下尺寸la为1/4以上且3/4以下的范围相对于存水44的初始水位wl1配置在下侧。

对边缘喷水口30a、30b为用于将冲洗水喷出到马桶座部14内的喷水口的一例进行了说明。该喷水口也可以未形成在边缘部24,也可以形成在安装于便器主体12上的温水冲洗装置。另外,对在边缘部24形成两个边缘喷水口30a、30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边缘部24只形成一个边缘喷水口,也可以形成三个以上的边缘喷水口。另外,对以边缘喷水口30a、30b沿边缘部24的内周面向周向一侧喷出冲洗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形成于边缘部24的喷水口只要是用于将冲洗水喷出到马桶座部14内即可,冲洗水的喷出方向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朝下喷出冲洗水。

另外,说明了在边缘部24的里侧形成左边缘通水路56b和右边缘通水路56a的例子,但也可以只形成在任意一侧。

另外,对喷射用供水路58的导入口64形成在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内底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导入口64形成在用于将冲洗水供给到喷水口的通水路的内壁面的情况下,既可以形成在左边缘通水路56b的内侧面,也可以形成在右边缘通水路56a的内底面或者内侧面。

若将利用以上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具体化的发明一般化,则导出以下的技术构思。

第一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构成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马桶座部和所述喷水部在所述喷射用供水路内的空气从所述喷射口排气并结束之后,所述喷射口整体被水淹没。

根据该方式,防止在利用冲洗水推出喷射用供水路内的空气结束之前,存水的水位上升导致喷射口整体被水淹没。结果,在空气残存在喷射用供水路内的状态下喷射口整体被水淹没,从而能够防止从喷射口喷出气泡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气泡的破裂音。

第一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抽水马桶可构成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喷水部具有用于将冲洗水喷出到所述马桶座部内的喷水口,所述马桶座部和所述喷水部在冲洗水从所述喷射口喷出之后,从所述边缘喷水口喷出的冲洗水溅落到所述存水。

根据该方式,防止在利用冲洗水将喷射用供水路内的空气推出结束之前,从边缘喷水口喷出的冲洗水溅落到存水,存水的水位上升导致使喷射口整体被水淹没。结果,通过在空气残存在喷射用供水路内的状态下喷射口整体被水淹没,能够防止从喷射口喷出气泡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气泡的破裂音。

第一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抽水马桶可形成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中,所述喷射用供水路在从用于导入冲洗水的导入口到所述喷射口的范围内存在非冲洗时连续的大气空间。

假设,在喷射用供水路内形成切断通水方向的空气流动的封水的情况下,若冲洗水从喷射用供水路的导入口流入,则导入口和封水之间的空气与封水一起被推出,在存水使封水合流,从而导致存水从非冲洗时的水位起上升。由此,喷射用供水路内的空气从喷射口以气泡状态被排气,可能会产生气泡的破裂音。

根据该方式,在喷射用供水路内不形成封水,因此能够防止喷射用供水路内的封水与存水合流引起存水的水位上升。由此,以空气残存在喷射用供水路内的状态喷射口整体被水淹没,从而能够防止从喷射口喷出气泡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气泡的破裂音。

第一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为,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任意一个中,所述马桶座部具有形成该马桶座部的上端部的边缘部,所述喷水部具有:形成于所述边缘部的边缘喷水口、和形成于所述边缘部的里侧并且用于将冲洗水供给到所述边缘喷水口的边缘通水路,在所述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设有随着从所述边缘喷水口向内侧去而下降的斜坡。

可考虑通水路内的水位下降到边缘喷水口的下缘附近的状况。根据该方式,在该状况下,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上的水利用其内底面的斜坡,在自重作用下容易向远离边缘喷水口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上的水不容易靠近边缘喷水口,难以经由边缘喷水口而流到马桶座部内。由此,如前述状况那样,能够防止当边缘通水路内的水位下降时条纹状水从边缘喷水口在马桶座部的内表面流下,能够有效地防止冲洗便器引起的马桶座部内的外观变差。

第一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为,在第五方式中,用于将冲洗水导入到所述喷射用供水路内的导入口形成在所述边缘通水路的内壁面上,所述导入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与所述边缘喷水口相比低的位置。

根据该方式,在边缘通水路内的水位缓缓下降的过程中,通过斜坡容易在自重作用下将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上的水引导到喷射用供水路的导入口。由此,能够将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上的水经由喷射用供水路排出,容易减少经由边缘喷水口而流向马桶座部内的水量。其结果,能够在边缘通水路内的水位下降的过程中,有效地防止条纹状水从边缘喷水口在马桶座部的内表面流下,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冲洗便器引起的马桶座部内的外观变差。

2.说明第二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抽水马桶210的俯视图。

抽水马桶210具备以陶器作为原材料的便器主体212。便器主体212为以挂在卫生间的侧壁面200的状态安装的壁挂式便器。

图12是图11的a-a线截面图。

便器主体212具备:形成在便器主体212的前部的马桶座部214、与马桶座部214的底部连接的排水通路部216。排水通路部216成为从马桶座部214内向下水道侧水路(未图示)排出的污物的通道。排水通路部216具备用于贮存用于切断通水方向的空气流动的封水218的排水部220。在排水部220的下游端部连接有连接管202,排水通路部216经由连接管202与下水道侧水路连接。

图13是图12的b-b线截面图。

如图12、图13所示,马桶座部214具备:用于接收污物的盆状的接收面部222;从接收面部222的下缘部向下方凹陷并且形成于马桶座部214的底部的凹部224;形成在马桶座部214的上端部的边缘部226。接收面部222形成为俯视下前后尺寸大于左右尺寸的椭圆形。在凹部224的底面部开口有排水通路部216的入口216a,在凹部224贮存有封水218的一部分作为存水228。

如图13所示,便器主体212具备用于喷出冲洗水的喷水部230。喷水部230具有:形成于边缘部226的外周侧的两个边缘通水路232l、232r;用于将冲洗水供给到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共享通水路234(也参照图12);形成于边缘部226的两个边缘喷水孔236l、236r。另外,喷水部230具有形成于马桶座部214的凹部224的喷射孔238、用于将冲洗水供给到喷射孔238的喷射用连通路240。抽水马桶210在边缘通水路232l具有一个主要特征,先从喷水部230的其它特征进行说明。

两个边缘通水路232l、232r包含成为便器主体212的左右中的一侧的左侧的左边缘通水路232l(第一边缘通水路)和成为便器主体212的左右中的另一侧的右侧的右边缘通水路232r(第二边缘通水路)。如图1所示,左边缘通水路232l相对于便器主体212的左右中心线cl配置在左侧。右边缘通水路232r相对于便器主体212的左右中心线cl配置在右侧。该左右中心线cl是指将便器主体212的外表面部分的左右尺寸进行二等分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

回到图13,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以从共享通水路234的下游端部起左右分支的方式形成。成为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分支点的分支位置242配置在边缘部226的后方。如图12所示,从成为冲洗水供给装置204的一部分的送水管204a向共享通水路234供给冲洗水。

左边缘通水路232l以从分支位置242侧的始端部232a向周向一侧(图13中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位于延伸方向的末端位置的终端部232b以成为终点方式形成。后面描述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详细情况。

右边缘通水路232r以从成为始端侧的分支位置242向周向另一侧(图13中的逆时针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右边缘通水路232r的成为延伸方向的末端位置的终端部形成有右边缘喷水孔236r。以下,将“周向一端侧”称作顺时针方向,将“周向另一端侧”称作逆时针方向。

在两个边缘喷水孔236l、236r包含便器主体212的左侧的左边缘喷水孔236l(第一边缘喷水孔)和便器主体212的右侧的边缘喷水孔236r(第二边缘喷水孔)。如图1所示,左边缘喷水孔236l相对于便器主体212的左右中心线cl位于左侧,配置在马桶座部214的后部。右边缘喷水孔236r相对于便器主体212的左右中心线cl位于右侧,配置在马桶座部214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回到图13。左边缘喷水孔236l用于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向马桶座部214内喷水。右边缘喷水孔236r用于从右边缘通水路232r向马桶座部214内喷水。从两个边缘喷水孔236l、236r沿边缘部226的内周面向逆时针方向喷出冲洗水。由此,形成用于冲洗马桶座部214的内表面、特别是边缘部226、接收面部222的内表面的水流。该水流成为在马桶座部214内以向逆时针方向盘旋的方式被引导的盘旋流。

喷射孔238形成于马桶座部214的凹部224的左侧且前侧的壁面。从喷射孔238向马桶座部214的凹部224内的存水228(参照图12)喷出冲洗水。具体地,向马桶座部214的凹部224的存水228,沿凹部224的内周面向逆时针方向喷出冲洗水。由此,在马桶座部214的凹部224内形成逆时针的盘旋流,利用该盘旋流使凹部224内的污物集中到盘旋中心。该污物被从接收面部222之上流入到凹部224内的冲洗水,经由入口216a而推入到排水通路部216内。这样,利用从喷射孔238喷出的冲洗水,在存水228形成用于促进排出污物的水流。

喷射用连通路240将左边缘通水路232l和喷射孔238连通。喷射用连通路240具有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到喷射孔238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240a、第二部分240b和第三部分240。第一部分240a从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壁面开口的水导入口240d(后述)向下方且马桶座部214的径方向内侧延伸。第二部分240b在马桶座部214的外周侧从第一部分240a的下游端部向顺时针方向且向下方弯曲的同时延伸。第三部分240c从第二部分240b的下游端部朝向喷射孔238向后方延伸。

图14是图13的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放大图。

左边缘通水路232l是从始端部232a向终端部232b以l字形弯曲并且延伸的形状。从始端部232a向左边缘通水路232l供给的冲洗水通过撞到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壁面而改变流动方向的同时引导至终端部232b。这样左边缘通水路232l形成为能够将冲洗水从始端侧向终端侧引导。

左边缘喷水孔236l以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始端侧向终端侧的路径pa的中途位置起分支的方式形成。左边缘喷水孔236l以从其中途位置向马桶座部214的内侧且沿逆时针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用于将冲洗水导入到喷射用连通路240内的水导入口240d通过左边缘喷水孔236l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终端侧开口。具体地,水导入口240d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终端部232b的内底面开口。另外,该水导入口240d在便器主体212的左侧通过左边缘喷水孔236l配置在便器主体212的前方侧。

从始端侧供给到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冲洗水引导到左边缘通水路232l,由此利用左边缘喷水孔236l先流入到位于水导入口240d侧的水路部分。若利用左边缘喷水孔236l使水导入口240d侧的水路部分被冲洗水充满,则冲洗水的一部分在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始端侧向终端侧的中途改变流动方向而流入左边缘喷水孔236l(参照方向pb)。这样左边缘喷水孔236l形成在通过使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始端侧供给的冲洗水改变流动方向而能够流入的位置。

图15是图14的d-d线截面图,图16是图14的e-e线截面图。

如图14~图16所示,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中,在左边缘喷水孔236l和水导入口240d之间形成有节流部244。在图1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节流部244的位置。

节流部244形成为用于对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始端侧向终端侧的冲洗水的流动进行节流。节流部244具有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壁面凸出的壁部分244a、冲洗水能够通过的通水部分244b。通水部分244b作为由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壁面和壁部分244a包围的开口部而形成。节流部244形成为左边缘通水路232l内的空间从始端侧向终端侧变窄之后变宽。节流部244具有将从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节流部244相比位于始端侧的水路部分232d(以下,称作始端侧水路部分232d)向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节流部244相比位于终端侧的水路部分232e(以下,称作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流入的冲洗水的流量减少的功能。

说明以上的抽水马桶210的动作。

如图12、图13所示,在共享通水路234中,从送水管204a供给冲洗水。若从送水管204a供给冲洗水,则使冲洗水从共享通水路234的分支位置242分支并供给到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参照图13的方向wp)。流过右边缘通水路232r的冲洗水从右边缘喷水孔236r喷出。流过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冲洗水的一部分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喷出,残余部分经由喷射用连通路240而从喷射孔238喷出。

这里,假设,考虑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终端部232b形成左边缘喷水孔236l,在从始端侧向终端侧的路径的中途位置使喷射用连通路240的水导入口240d开口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从始端侧流过左边缘通水路232l内的冲洗水即使在喷射用连通路240也易于不改变流动方向地引导至终端部232b的左边缘喷水孔236l。由此,难以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内经由喷射用连通路240吸入冲洗水,难以从喷射孔238喷出高水压的冲洗水。

(a)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抽水马桶210,流入到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终端部232b的冲洗水从此只能改变流动方向,易于改变流动方向而向位于其附近的水导入口240d导入。由此,易于将冲洗水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吸入喷射用连通路240,易于将高水压的冲洗水从喷射孔238喷出。其结果,将冲洗水供给到左右的边缘通水路232l、232r而从多个边缘喷水孔236l、236r喷出冲洗水,同时从喷射孔238剧烈地喷出冲洗水。

(b)另外,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中,在左边缘喷水孔236l和水导入口240d之间形成有节流部244。因此,流入到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节流部244相比位于始端侧的水路部分的冲洗水中的一部分经由节流部244而流入到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节流部244相比位于终端侧的水路部分。由此,易于使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节流部244相比位于始端侧的水路部分比与节流部244相比位于终端侧的水路部分提早被冲洗水充满。由此,能够提早地提高与节流部244相比位于始端侧的水路部分的冲洗水的水压,将高水压的冲洗水从其水路部分经由左边缘喷水孔236l而提早地喷出。其结果,在一次冲洗动作中,能够延长将高水压的冲洗水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喷出的时间,易于相应地提高便器冲洗能力、污物排出能力。

原本,在本实施方式的抽水马桶210中,由于存在与左边缘喷水孔236l相比位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终端侧的水路部分,与相应地易于将高水压的冲洗水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喷出的时机推迟。在此情况下,通过在左边缘喷水孔236l和水导入口240d之间形成节流部244,也具有将高水压的冲洗水从喷射孔238喷出的同时将高水压的冲洗水提前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喷出的优点。

另外,除此以外,能够通过节流部244的通水部分244d的尺寸调整来调整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始端侧分别分配到左边缘喷水孔236l和喷射孔238的冲洗水的分配量。

接着,说明抽水马桶210的其它特征。

有时残留在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残留水成为条纹状的水(以下,称作条纹状水),从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传递到马桶座部214的内表面而流下。该条纹状水除了不规则地改变沿马桶座部的内表面的路径的同时流动,还长时间持续流下,成为导致外观变差的原因。以下,说明对其进行改善的特征点。

图17是示意性表示形成于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内底面的斜坡的图。在本图中,用箭头表示从高位置向低位置的斜坡。在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内底面设有成为随着从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向里侧去向下倾斜的斜坡。

具体地,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底面,设有成为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分支点的分支位置242侧成为高位置、喷射用连通路240的水导入口240d成为低位置的第一斜坡250。第一斜坡250以随着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向内侧去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在右边缘通水路232r的内底面,设有右边缘喷水孔236r成为高位置、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分支位置242侧成为低位置的第二斜坡252。第二斜坡252以随着从右边缘喷水孔236r向里侧去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应予说明,在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分支位置242形成向下凹陷的凹陷部254。

利用以上的斜坡252、254,喷射用连通路240的水导入口240d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低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水导入口240整体配置在比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低的位置。

说明以上的构成的优点。若结束来自冲洗水供给装置204的冲洗水的供给,则除了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以外,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内的水经由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水导入口240d而从喷射用连通路240排出。这里,可考虑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内的水位下降到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的下缘附近的状况。在该状况下,残留在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内底面上的残留水能够经由位于比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低的位置的水导入口240d而从喷射用连通路240排出,容易减少经由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而流入到马桶座部214内的水量。由此,当如前述状况那样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内的水位下降时,能够防止条纹状水从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在马桶座部214的内表面流下,能够有效地防止冲洗便器引起马桶座部内的外观变差。

应予说明,这里的“残留水”包含用于冲洗便器的冲洗水残留而形成的情况。另外,除此以外,还包含由于冲洗便器而存水228从排水部220排出后,为了再次贮存存水228而供给的补给水形成的残留水。

另外,在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内的水位下降的过程中,易于将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内底面上的水利用第一斜坡250、第二斜坡252在自重作用下引导至喷射用连通路240的水导入口240d。由此,能够将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内底面上的水经由喷射用连通路240排出,易于减少经由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而流向马桶座部214内的水量。其结果,在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内的水位下降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止条纹状水从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在马桶座部214的内表面流下,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冲洗便器引起马桶座部内的外观变差。

这里,如图15所示,将相对于节流部244位于左边缘喷水孔236l侧(始端侧)的水路部分236d称作始端侧水路部分236d,将相对于节流部244位于水导入口240d侧(终端侧)的水路部分236e称作终端侧水路部分236e。此时,节流部244的通水部分244b的底面244c将始端侧水路部分236d的内底面和终端侧水路部分236e的内底面以通过沿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侧向水导入口240d侧向下倾斜的面而平滑地相连的方式连接。如图16所示,该底面244c在节流部244的形成位置遍及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水路宽度方向的整个宽度范围形成。这样的节流部244具有能够将流过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底面的残留水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侧向水导入口240d侧沿方向pc引导的形状。

由此,变得残留水难以沉淀而容易相对于节流部244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侧流向水导入口240d侧。由此,即使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形成节流部244的情况下,从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内经由喷射用连通路240而易于排出冲洗水。其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条纹状水从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在马桶座部214的内表面流下。

应予说明,从该观点出发,节流部244的底面244c将始端侧水路部分232d的内底面和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的内底面以从始端侧向终端侧水平相连的方式连接,或者以使终端侧比始端侧低的方式连接即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具有能够将流过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底面之上的残留水从左边缘喷水孔236l侧向水导入口240d侧引导的形状。

另外,从发挥这样的作用效果的观点出发,节流部244的底面244c在节流部244的形成位置,遍及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水路宽度方向一部分的范围形成即可。

即,如前所述,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底面,设有随着靠近喷射用连通路240的水导入口240d而向下倾斜的第一斜坡250(参照图17)。由此,当对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终端侧水路部分236e内的冲洗水赋予对应于供水压的水压时,其终端侧水路部分236e内的冲洗水沿第一斜坡250而易于向水导入口240d顺畅地引导。其结果,更易于将冲洗水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吸入到喷射用连通路240,更易于将高水压的冲洗水从喷射孔238喷出。

接着,说明抽水马桶210的其它特征。

图18的(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图。在本图中,从与图15相同的视点,示出左边缘通水路232l。与图15的例子相比,本例的节流部244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在始端侧水路部分232d和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之间以切断通过这些下侧区域的流体流动的方式形成壁部分244a。应予说明,在该抽水马桶210中也获得前述的(a)、(b)的作用效果。

在存在这样的节流部244的情况下,发明人经过试验研究,得知气泡容易从喷射孔238喷出。若这样从喷射孔238喷出气泡,则会产生气泡的破裂音,或者在外观方面存在不适感,因此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这种现象的机理虽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为以下理由。如前所述,如图18的(b)所示,若向左边缘通水路232l供给冲洗水w,则始端侧水路部分232d先被冲洗水w充满。此时,有时在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中空气ar未排净而残留。在此情况下,成为从节流部244的通水部分244b看在终端侧存在空气ar的状态。由此,若以该状态经由通水部分244b而使冲洗水w流入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则将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内的空气ar卷入的同时冲洗水w流入喷射用连通路240。推断为该卷入的空气从喷射孔238作为气泡喷出。

对此,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节流部244在始端侧水路部分232d和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之间,以切断经由这些上侧区域的流体流动的方式形成有壁部分244a。如图16所示,壁部分244a在节流部244的形成位置,在遍及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水路宽度方向整个宽度范围内形成。

说明其优点。如图19所示,考虑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始端侧水路部分232d先被冲洗水w充满,在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中残留空气ar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成为从节流部244的通水部分244b看在终端侧不存在空气ar而存在冲洗水w的状态。由此,在该状态下即使使冲洗水w经由通水部分244b而流入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内的空气也难以卷入冲洗水w,空气难以流入喷射用连通路240。因此,即使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形成节流部244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来自喷射孔238的气泡喷出。

另外,除此以外,通过形成前述那样的节流部244的壁部分244,当向左边缘通水路232l内供给冲洗水时,空气ar不从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排出到外部而易于残留。由此,冲洗水w经由节流部244的通水部分244b时,其空气ar成为阻力,由此流入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内的冲洗水变得难以扩散。其结果,能够防止冲洗水在终端侧水路部分232e内扩散引起水势降低,易于从喷射孔238剧烈地喷出冲洗水。

应予说明,如图16所示,在节流部244的形成位置,当将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水路高度设为h0时,节流部244的壁部分244a以使距离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上表面的高度尺寸h1成为在水路高度h0的1/2以上的方式形成。节流部244的壁部分244a也可以以距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上表面的高度尺寸h1成为水路高度h0的3/4以上的方式形成。

以上,说明了基于实施方式的第二发明,但实施方式只是表示第二发明的原理、应用。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二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变形例、配置的变更。

抽水马桶210也可以利用洗落式、虹吸式等冲洗方式对马桶座部214内进行冲洗。抽水马桶210可以使用自来水直压式、使用重力的重力供水式等供水方式。虽然以便器主体212为壁挂式便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设置于卫生间的地板上的置地式便器。另外,除了陶器以外,便器主体212也可以以树脂等作为原材料。

说明了左边缘通水路232l、右边缘通水路232r从共享通水路234的下游端部分支而形成的例子,但也可以将这些分离而分别形成。

说明了喷射孔238形成在马桶座部214的底部的例子,但也可以形成于排水通路部216的排水部220。在此情况下,通过从喷射孔238喷出的冲洗水,朝向排水部220下游侧的水流在封水218形成,促进污物排出。也就是说,喷射孔238形成在马桶座部214的底部或者排水通路部216即可。在这些情况下,用于促进污物排出的水流在存水228或者封水218形成。

说明了喷射用连通路240使喷射孔238和左边缘通水路232l连通的例子,但也可以使喷射孔238和右边缘通水路232r连通。另外,说明了喷射用连通路240的水导入口240d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终端部232b开口的例子,但边缘通水路在与边缘喷水孔相比靠近终端侧开口即可。另外,说明了喷射用连通路240的水导入口240d在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底面开口的例子。水导入口240d在边缘通水路的内壁面开口即可,除了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以外也可以在内侧面开口。

在图16的例子中,说明了节流部244的通水部分244b由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壁面和节流部244的壁部分244a包围形成的例子。除此以外,如图20所示,也可以在节流部244的壁部分244a形成切口256,由其切口256和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内壁面等包围形成通水部分244b。另外,如图20所示,通水部分244b也可以形成在多处。除此以外,也可以在节流部244的壁部分244a形成贯穿孔,仅通过其壁部分244a的贯穿孔形成通水部分244b。

在图11的例子中,说明了将供给到左边缘通水路232l的冲洗水喷出的第一边缘喷水孔36l相对于左右中心线cl配置在左侧,将供给到右边缘通水路232r的冲洗水喷出的第二边缘喷水孔236r相对于左右中心线cl配置在右侧的例子。除此以外,也可以将第一边缘喷水孔236l相对于左右中心线cl配置在右侧,第二边缘喷水孔236r相对于左右中心线cl配置在左侧。总之,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定。另外,也可以在边缘部226还形成其它边缘喷水孔。

在图17中,以通过在各边缘通水路232l、232r的内底面设置斜坡250、252而使水导入口240d与各边缘喷水孔236l、236r相比为低位置的方式配置为例进行了说明。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设置从第一边缘通水路232l的第一边缘喷水孔236l向终端侧向下倾斜的阶梯,使水导入口240d配置在与第一边缘喷水孔236l相比低的位置。

另外,说明了边缘喷水孔236l、236r沿边缘部226的内周面向周向一侧喷出冲洗水的例子。形成于边缘部226的喷水口用于将冲洗水喷出到马桶座部214内即可,冲洗水的喷出方向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冲洗水向下喷出。

说明了喷射孔238形成在凹部224的左侧且前侧的壁面的例子,但其位置不限于此。

若使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具体化的发明一般化,则可以导出以下的技术构思。

第二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为,在第一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中,在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和所述水导入口之间形成用于对冲洗水的水流进行节流的节流部。

根据该方式,易于使第一边缘通水路的与节流部相比位于始端侧的水路部分比与节流部相比位于终端侧的水路部分提早被冲洗水充满。由此,能够提早升高与节流部相比位于始端侧的水路部分的冲洗水引起的水压,从其水路部分经由第一边缘喷水孔而提早喷出高水压的冲洗水。

第二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为,在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中,所述水导入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低的位置。

根据该方式,易于将第一边缘通水路内的残留水经由位于与第一边缘喷水孔相比低的位置的水导入口而喷出,易于减少经由第一边缘喷水孔而流入马桶座部内的水量。由此,能够防止条纹状水从第一边缘喷水孔在马桶座部的内表面流下。

第二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水导入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低的位置,所述节流部为能够将在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上流过的残留水从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侧向所述水导入口侧引导的形状。

根据该方式,第一边缘通水路内的残留水针对节流部易于从第一边缘喷水孔侧向水导入口侧不沉淀地流动。由此,在第一边缘通水路形成节流部的情况下,也易于将第一边缘通水路内的残留水经由连通路排出。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条纹状水从第一边缘喷水孔在马桶座部的内表面流下。

在第二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为,在第三方式或者第四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的内底面设有成为随着从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向内侧去下降倾斜的斜坡。

根据该方式,容易将第一边缘通水路内的残留水在自重作用下引导到水导入口,容易减少经由第一边缘喷水孔流向马桶座部内的水量。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条纹状水从第一边缘喷水孔在马桶座部的内表面流下。

第二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为,在第二方式或者第四方式中,所述节流部在相对于该节流部为始端侧的水路部分和相对于该节流部为终端侧的水路部分之间,具有切断经由这些上侧区域的流体流动的壁部分。

可考虑始端侧水路部分先被冲洗充满,在终端侧水路部分的上侧区域残留空气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根据本方式,成为从节流部的通水部分看在终端侧中不容易存在空气而易于存在冲洗水的状态。由此,即使以该状态经由节流部而使冲洗水流入终端侧水路部分,终端侧水路部分内的空气也难以卷入冲洗水中,空气难以流入连通路。因此,在第一边缘通水路形成节流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来自喷出孔的气泡喷出。

第二发明的第七方式的抽水马桶可以为,在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任一个中,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配置在所述便器主体的左右中的一侧,所述水导入口在所述便器主体的左右中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相比配置在该便器主体的前方侧。

应予说明,在以上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中,可以包括记载于以下项目的发明。

[项目]

一种抽水马桶,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桶座部,在上端部形成边缘部;

第一边缘通水路,形成于所述边缘部的外周侧;

第一边缘喷水孔,用于将冲洗水从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内向所述马桶座部内喷出;

喷出孔,形成在所述马桶座部的底部或者与该底部连接的排水通路部;以及

连通路,将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和所述喷出孔连通,

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在从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的始端侧朝向终端侧的路径的中途位置起分支形成,

所述连通路的水导入口在与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相比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的终端侧处开口,

在所述第一边缘通水路,在所述第一边缘喷水孔和所述水导入口之间形成用于对冲洗水的水流进行节流的节流部。

附图标记说明

10:抽水马桶,14:马桶座部,16:入口,18:排水部,24:边缘部,26:喷水部,28:喷射口(喷出口),30a:右边缘喷水口(第一喷水口),30b:左边缘喷水口(第二喷水口),44:存水,56a:右边缘通水路(第一通水路),56b:左边缘通水路(第二通水路),58:喷射用供水路(供水路),64:导入口,66:大气空间,210:抽水马桶,214:马桶座部,216:排水通路部,226:边缘部,232l:左边缘通水路(第一边缘通水路),232r:右边缘通水路(第二边缘通水路),236l:左边缘喷水孔(第一边缘喷水孔),236l:右边缘喷水孔(第二边缘喷水孔),238:喷射孔(喷出孔),240:喷射用连通路(连通路),240d:水导入口,244:节流部,250:斜坡,252:斜坡。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抽水马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