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892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井,是主要用于开采地下水的工程构筑物,目前多存在于农村。一般的水井井口较大,而表面没有任何覆盖,孩童在水井边嬉戏时容易发生坠井事故,十分危险,除此之外,由于井口开放,井水容易被外界掉入的赃物污染,影响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装置的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包括固定安设在路基中的水井体以及遮盖装置,所述水井体设置有用于安设所述遮盖装置的安设孔以及位于所述安设孔下方的空腔,所述安设孔侧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锁孔,所述遮盖装置两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槽口对外的横槽,所述遮盖装置中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有上下伸延的竖槽,所述遮盖装置中央处设置有贯通所述腔体的竖孔,所述横槽与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相互贯通的通道,所述横槽中滑动安设有锁臂,所述锁臂内侧端固定安设有传动臂,所述传动臂贯通所述通道并伸到所述腔体中,所述竖槽中滑动安设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设臂,所述安设臂与所述传动臂之间枢接安设有传导杆,所述带动块上端固定安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上端伸到所述竖孔中并向上伸延,所述提手上部设置有勾环,所述水井体用于安装所述遮盖装置的端面上设置有减震垫以减少安装所述遮盖装置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所述竖孔顶部设置有覆盖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带动块上端面与所述腔体上端壁之间固定安设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臂与所述横槽内侧端壁之间固定安设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设孔口径大于所述空腔口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提手上端与所述遮盖装置上端面相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遮盖装置的厚度与所述安设孔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孔到所述水井体上端面的间隔与所述横槽到所述遮盖装置上端面的间隔相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转芯和覆盖层,所述转芯底部嵌在所述遮盖装置中且顶部在所述遮盖装置表面之上,所述转芯与所述遮盖装置可旋转的连接,所述覆盖层右端与所述转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转芯可以实现所述覆盖层的转开和闭合。

本发明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第二弹簧以及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当提手被提时,可使锁臂缩回至横槽中,从而使遮盖装置能够安设到水井体中;

2.而在遮盖装置安设到安设孔中后,松开提手便可使锁臂插入到锁孔中,从而对遮盖装置完成锁紧;

3.而需要取出遮盖装置时,将提手向上提便可完成解锁,并利用提手将遮盖装置取出;

4.提件与遮盖装置上端面相平,遮盖装置与水井体相平;

5.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安设和拆卸都十分方便,而且在安设完成后可自动对遮盖装置完成锁紧,从而可避免坠落事故,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中遮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中水井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地下水开采井用封盖装置,包括固定安设在路基1中的水井体2以及遮盖装置3,所述水井体2设置有用于安设所述遮盖装置3的安设孔以及位于所述安设孔下方的空腔21,所述安设孔侧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锁孔20,所述遮盖装置3两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槽口对外的横槽33,所述遮盖装置3中设置有腔体31,所述腔体31中设置有上下伸延的竖槽34,所述遮盖装置3中央处设置有贯通所述腔体31的竖孔32,所述横槽33与所述腔体31之间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所述横槽33中滑动安设有锁臂50,所述锁臂50内侧端固定安设有传动臂51,所述传动臂51贯通所述通道并伸到所述腔体31中,所述竖槽34中滑动安设有带动块4,所述带动块4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设臂,所述安设臂与所述传动臂51之间枢接安设有传导杆45,所述带动块4上端固定安设有提手41,所述提手41上端伸到所述竖孔32中并向上伸延,所述提手41上部设置有勾环410,所述水井体2用于安装所述遮盖装置3的端面上设置有减震垫22以减少安装所述遮盖装置3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所述竖孔32顶部设置有覆盖装置。

有益地,所述带动块4上端面与所述腔体31上端壁之间固定安设有第一弹簧60,所述第一弹簧60用以将所述带动块4向下挤压。

有益地,所述锁臂50与所述横槽33内侧端壁之间固定安设有第二弹簧52,所述第二弹簧52用以将所述锁臂50向外侧挤压。

有益地,所述安设孔口径大于所述空腔21口径,从而可形成台肩部用以限制所述遮盖装置3向下滑落。

有益地,所述提手41上端与所述遮盖装置3上端面相平,从而不影响外观,也方便对提手41的向上提。

有益地,所述遮盖装置3的厚度与所述安设孔的深度相等,从而所述遮盖装置3在安设到所述安设孔中时能够与水井体2相平。

有益地,所述锁孔20到所述水井体2上端面的间隔与所述横槽33到所述遮盖装置3上端面的间隔相等,从而在所述遮盖装置3在安设到所述安设孔中时,能够使所述锁臂50与所述锁孔20对齐。

有益地,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转芯301和覆盖层302,所述转芯301底部嵌在所述遮盖装置3中且顶部在所述遮盖装置3表面之上,所述转芯301与所述遮盖装置3可旋转的连接,所述覆盖层302右端与所述转芯30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转芯301可以实现所述覆盖层302的转开和闭合。

所述遮盖装置3在初始状态时,由于在所述第二弹簧52以及所述第一弹簧60的作用下,所述锁臂50向外伸出,而所述带动块4位于所述竖槽34底端,当需要将所述遮盖装置3安设到所述水井体2中时,首先将所述提手41向上提,而所述遮盖装置3的自重会使所述纵向滑块4与所述腔体31顶壁相对靠近滑动,而所述传导杆45会带动所述传动臂51向内侧滑动,从而使所述锁臂50缩回至所述横槽33中,从而可使所述遮盖装置3安设到所述安设孔中,而当所述遮盖装置3下端与所述安设孔底端相抵后,松开所述提手41,在所述第二弹簧52以及所述第一弹簧60的作用下,所述带动块4被挤压至所述竖槽34底端,而所述锁臂50向外伸出并伸到所述锁孔20,从而可使所述遮盖装置3固定安设在所述水井体2中;而当需要将所述遮盖装置3从所述水井体2中取出时,将所述提手41向上提,所述纵向滑块4相对于所述遮盖装置3向上滑动,从而在所述传导杆45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锁臂50向内缩回,当所述锁臂50向内缩回并离开所述锁孔20时,所述遮盖装置3便可从所述水井体2中取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第二弹簧以及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当提手被提时,可使锁臂缩回至横槽中,从而使遮盖装置能够安设到水井体中;而在遮盖装置安设到安设孔中后,松开提手便可使锁臂插入到锁孔中,从而对遮盖装置完成锁紧;而需要取出遮盖装置时,将提手向上提便可完成解锁,并利用提手将遮盖装置取出;提件与遮盖装置上端面相平,遮盖装置与水井体相平;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安设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