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井盆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540发布日期:2018-11-02 22:31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盆盖,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安装在渗透式阴井上的阴井盆盖。

背景技术

现有阴井通常是指埋在地表的下方,并用来收集雨水或者污水的设备,由于阴井通常直立埋设在地表的下方,所以有业者将其运用在灌溉及排水的领域中,由于这种阴井具有让液体往侧边渗透的效果,所以又称为渗透阴井。

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的阴井盆盖9的一个立体使用参考图,其适合套装在一个渗透阴井90的上方,该渗透阴井90具有一个密布网孔的渗透井壁901,以及一个由该渗透井壁901界定而成的渗透通道902。现有阴井盆盖9包含一个水平的盖板91,以及一个由该盖板91周围往下延伸并套装在该渗透阴井90上方的围绕壁92,该盖板91具有数个长条状的排水孔911,以及数个分别位于两两相邻的排水孔911间的肋条912。当例如雨水等等的液体流经该阴井盆盖9时,杂物会卡在所述肋条912上,液体则是由所述排水孔911流入该渗透阴井90的该渗透通道902内,由于该渗透阴井90的渗透井壁901设有网孔,所以液体可以由该渗透井壁901的网孔往侧边渗透扩散,通过前述结构的配合,来达到润湿周围土壤的目的。

现有阴井盆盖9在使用时,虽然可以过滤杂物并且让液体通过,但是通过该阴井盆盖9的液体,只是往下落到该渗透通道902内,再往该土壤层较深的部位渗透,也就是说,现有阴井盆盖9除了不具有调节液体流向的功能外,也无法让液体均匀的分散到该土壤层的不同高度区域,这种结构的阴井盆盖9如果使用在灌溉或者排水的领域,会造成灌溉及排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阴井盆盖。

本发明的阴井盆盖可以套装在一个渗透阴井的上方,并包含一个围绕壁,以及一个与该围绕壁结合的突拱壁,该围绕壁具有至少一个侧排孔,该至少一个侧排孔具有一个底缘,而该突拱壁与该围绕壁共同界定出一个水位调节室,该突拱壁并具有一个排水单元,该排水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孔,该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孔具有一个下缘,该下缘高于该至少一个侧排孔的该底缘。

本发明所述的阴井盆盖,其中,该突拱壁还具有一个平壁部,以及一个由该平壁部往下并往周围倾斜的斜壁部,而该排水单元具有数个设在该斜壁部上的所述第一排水孔。

本发明所述的阴井盆盖,其中,该排水单元还具有一个设在该平壁部上且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水孔的孔径的第二排水孔。

本发明所述的阴井盆盖,其中,该围绕壁具有数个所述的侧排孔,每个侧排孔还都具有一个顶缘,而该排水单元介于每个侧排孔的该顶缘及该底缘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阴井盆盖,其中,该围绕壁还具有一个架设孔,该架设孔高于每个侧排孔的该顶缘。

本发明所述的阴井盆盖,其中,该阴井盆盖还包含一个架设在该渗透阴井上方并由该围绕壁突出的架设环壁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利用在该阴井盆盖上设置具有高度差的侧排孔及排水单元,可以根据流入该水位调节室内的液体的水位高度改变液体的流向,使该阴井盆盖可以调节水流方向,并具有较佳的分散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种现有阴井盆盖的一个使用状态参考图,说明该阴井盆盖套装在一个渗透阴井上的情况;

图2是本发明阴井盆盖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说明该阴井盆盖与一个渗透阴井及一个排放管的相对关系;

图4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使用状态参考图,说明该阴井盆盖、该渗透阴井与一个管穴的相对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3、4,本发明阴井盆盖1的一个实施例适合套装在一个渗透阴井2上,并与该渗透阴井2一起埋设在一个土壤层3的一个管穴32内,必要时也可以将一个排放管4组装在该阴井盆盖1上,该渗透阴井2的结构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可以让液体往侧边分散渗透就可以,在本实施例,该渗透阴井2是垂直的埋设在该土壤层3的该管穴32,并具有一个中空并且密布网孔的渗透井壁21,以及一个由该渗透井壁21界定而成的渗透通道22,该渗透通道22具有一个邻近该土壤层3的一个地表31的套接端221。

本实施例该阴井盆盖1是套装在该渗透阴井2的该套接端221处,安装后并与该土壤层3的该地表31平齐。该阴井盆盖1包含一个中空环状的围绕壁11、一个由该围绕壁11的顶缘往径向水平突出的架设环壁12,以及一个结合在该围绕壁11间并邻近底缘的突拱壁13,该围绕壁11及该突拱壁13共同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上的水位调节室14。

该围绕壁11具有一个朝向该水位调节室14的内环面111、一个围绕在该内环面111外周的外环面112,以及贯穿该内环面111及该外环面112的数个侧排孔113、一个架设孔110,本发明所述侧排孔113的形式并无特别的限制,在本实施例,所述侧排孔113是长条形且等角度的围绕该水位调节室14,每个侧排孔113都具有一个邻近该突拱壁13的底缘114,以及一个邻近该架设环壁12的顶缘115。具体来说,假设本实施例该围绕壁11的截面为圆形,且其外径为74.5㎜,高度为65㎜,所述侧排孔113的数量以十个为佳,每个侧排孔113的宽度为3㎜,高度为30㎜。该架设孔110是供该排放管4安装,并邻近该架设环壁12,也就是说,该架设孔110设置的位置,是位于该架设环壁12的下方以及每个侧排孔113的该顶缘115之间。

本发明该突拱壁13的形式也无特别的限制,在本实施例,该突拱壁13具有一个位于中间且水平的平壁部131、一个环状并由该平壁部131的外周围往该围绕壁11逐渐低下倾斜的斜壁部132,以及一个排水单元130。该排水单元130介于每个侧排孔113的该顶缘115及该底缘114之间,并具有数个等角度间隔并设在该斜壁部132上的第一排水孔133,以及一个贯穿该平壁部131的第二排水孔134,每个第一排水孔133都具有一个下缘135。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排水孔133的形状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排水孔133的形状除了可以是实施例所公开的圆形外,也可以是矩形、三角形、椭圆形等等其他的形状,每个第一排水孔133的该下缘135都稍为高于每个侧排孔113的该底缘114。而该第二排水孔134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水孔133的孔径。具体来说,假设该围绕壁11的内径是72㎜,该平壁部131的直径为25㎜,高度为15㎜,该第二排水孔134的孔径以12.7㎜为佳。所述第一排水孔133的数量为十个,每个第一排水孔133的孔径以3㎜为佳。

本实施例该阴井盆盖1在使用时,先在该土壤层3的该地表31上凿设垂直的该管穴32,再将该渗透阴井2埋设到该管穴32内,接着,将该阴井盆盖1套装在该渗透阴井2的该套接端221上,就可以完成组装。本实施例除了可以将该排放管4安装在该架设孔110上,也可以利用薄膜封闭该架设孔110。埋设后该阴井盆盖1的该架设环壁12的顶缘大致与该土壤层3的该地表31平齐,为了达到过滤水质的目的,使用时再于该阴井盆盖1的该水位调节室14内摆放例如砾石、碎石等等可阻挡杂物并让液体通过的物质。

当例如雨水的液体流入该阴井盆盖1的该水位调节室14时,由于每个侧排孔113的该底缘114都稍为低于每个第一排水孔133的该下缘135,因此,当流入的液体量较少时,水会先经由所述侧排孔113流出该阴井盆盖1,最后由该渗透阴井2的该渗透井壁21渗透到该土壤层3内,由于该阴井盆盖2邻近该土壤层3的该地表31,因此,在进液量较少的情况下,该土壤层3邻近该地表31的上层区域会先被液体润湿。

当流入的液体量增多,并导致部分的液体被滞留在该阴井盆盖1的该水位调节室14内时,在滞留的水位不高于该平壁部131的顶面的情况下,液体除了会持续由所述侧排孔113经该渗透阴井2侧向渗透到该土壤层3内,多余的液体则是会由所述第一排水孔133流到该渗透阴井2的该渗透通道22内,最后由该渗透阴井2的该渗透井壁21渗透该土壤层3内,由于液体是落到该渗透通道22的底部再往侧边渗透,所以对于该土壤层3的深层区域具有渗透效果。

当滞留在该水位调节室14内的液面高度持续增加,并高于该突拱壁13的该平壁部131时,液体就可以大量由该第二排水孔134及所述第一排水孔133流入该渗透通道22。由于该第二排水孔134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水孔133的孔径,所以实施例除了保留少部分的水持续往该土壤层3邻近该地表31的区域渗透之外,大部分的液体会排入该渗透阴井2的该渗透通道22内。再当滞留在该水位调节室14内的液面高于该架设孔110时,液体就可以经由该排放管4往远处排放,所以本发明该阴井盆盖1可以根据流入该水位调节室14内的液体的水位高度改变液体的流向之外,也可以通过该阴井盆盖1调节水流方向,并因此产生较佳的分散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