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土壤蓄水保水的回灌井、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和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25593阅读:1209来源:国知局
用于土壤蓄水保水的回灌井、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和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土壤蓄水保水的回灌井、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城市给排水系统将过多的雨水或城市废水排出至江河湖海中,并不得到较好本地保存和再利用,近年来一些城市长年雨水较少这和城市土壤中得不到外来的水资源的补充,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有着直接关系。目前国家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建设,也出现了许多的技术构思,这些技术构思多数集中于如何将水资源进行收集,虽然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止了水资源流失,某种意义上说实现了保水,但保水量则和这些实施容积有直接关系,为了能够实现较大的保水量,城市里必须建设较多的大容量的蓄水池,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建设蓄水保水设施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出一种蓄水保水效果好,成本较低的用于土壤蓄水保水的回灌井、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和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土壤蓄水保水的回灌井,包括井体,与透水土层相接;渗流管,纵向插设于所述井体内,成型有若干个与所述透水土层连通的渗流孔。

上述的回灌井,其中,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设于所述渗流管内。

上述的回灌井,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为级配砂石填充结构。

上述的回灌井,其中,所述渗流管为钢管,铁管,塑料管的其中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回灌井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回灌井,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回灌井的井口位于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的底部。

上述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其中,至少二个所述地表蓄水设施通过管道相互连通,从而实现所述回灌井的水的回灌和排出。

上述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其中,所述地表蓄水设施为雨水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蓄水保水施设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挖设与透水土层相接的至少一个井体;

b.在所述至少一个井体中纵向插入渗流管以形成回灌井,其中,所述渗流管成型有若干个渗流孔。

上述施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渗流管中设置第一过滤结构。

上述施工方法,其中,从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的底部开挖所述至少一个井体,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井体的井口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的底部。

上述施工方法,其中,通过管道将至少二个所述地表蓄水设施相互连通,从而实现所述回灌井的水的回灌和排水。

上述施工方法,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内设置第二过滤结构。

上述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为须配砂石填充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为级配砂石填充结构。

上述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渗流管为钢管,铁管,塑料管的其中一种或几种。

上述施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渗流管中插入与外部抽放水设施连通的中空管。

上述施工方法,其中,所述地表蓄水设施为雨水井,且所述管道为排水沟。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土壤蓄水保水的回灌井,包括井体,与透水土层相接;渗流管,纵向插设于所述井体内,成型有若干个与所述透水土层连通的渗流孔。以上设计,通过插设具有渗流孔的渗流管,是为了避免进入渗流管中的水快速离开,从而可以使得水位能够在渗流管中迅速提高,使得管中水与地下水间迅速产生较大的压差,进而,利用回灌井中水位与地下水位的这个压差,使得通过回灌井收集的水资源可以通过渗流孔被压入透水土层,实现将回灌井中的水回灌入地下,很好地利用土壤这个庞大的蓄水池来蓄水保水,无需建设过多的人工蓄水池,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另外,渗流管可以对回灌井的井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2.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设于所述渗流管内;以上设计可以确保地表水中的固体颗粒不进入管内堵塞渗流孔;预防日后管材腐烂后管外土体堵塞管井。

3.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所述的回灌井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回灌井,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回灌井的井口位于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的底部。以上设计无需另外从地表处再开设井口,以破坏路面,另外,将井口设于地表蓄水设施的底部后,地表蓄水设施即从单一的蓄水设施,转变成了透水土层这个庞大蓄水池的输水口,同时也具有蓄水功能,从而颠覆了蓄水设施只能蓄水的技术偏见,可以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4.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其中,至少二个所述地表蓄水设施通过管道相互连通,从而实现所述回灌井的水的回灌和排出。以上设计可以防止两个所述地表蓄水设施回灌水量不均衡时出现外溢的情况。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蓄水保水施设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挖设与透水土层相接的至少一个井体;b.在所述至少一个井体中纵向插入渗流管以形成回灌井,其中,所述渗流管成型有若干个渗流孔。以上设计,通过插设具有渗流孔的渗流管,是为了避免进入渗流管中的水快速离开,从而可以使得水位能够在渗流管中迅速提高,使得管中水与地下水间迅速产生较大的压差,进而,利用回灌井中水位与地下水位的这个压差,使得通过回灌井收集的水资源可以通过渗流孔被压入透水土层,实现将回灌井中的水回灌入地下,很好地利用土壤这个庞大的蓄水池来蓄水保水,无需建设过多的人工蓄水池,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回灌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回灌井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土壤蓄水保水的回灌井,包括井体1,与透水土层a相接;其中,b为非透水土层,还包括,渗流管2,纵向插设于所述井体1内,成型有若干个与所述透水土层a连通的渗流孔3。

本实施例的所述回灌井,优选为,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4,设于所述渗流管2内。

本实施例的所述回灌井,优选为,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为级配砂石填充结构。

本实施例的所述回灌井,优选为,所述渗流管为钢管,铁管,塑料管的其中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回灌井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回灌井,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回灌井的井口位于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5的底部。

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优选为,至少二个所述地表蓄水设施通过管道7相互连通,从而实现所述回灌井的水的回灌和排出。

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优选为,所述地表蓄水设施为雨水井。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优选为,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4,设于所述渗流管2内。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优选为级配砂石填充结构。

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建筑空间结构,优选为,还包括第二过滤结构6,设于所述地表蓄水设施5内。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优选为须配砂石填充结构。

实施例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蓄水保水施设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挖设与透水土层相接的至少一个井体;

b.在所述至少一个井体中纵向插入渗流管以形成回灌井,其中,所述渗流管成型有若干个渗流孔。

本实施例的所述施工方法,优选为,在所述渗流管中设置第一过滤结构。

本实施例的所述施工方法,优选为,从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的底部开挖所述至少一个井体,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井体的井口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所述施工方法,优选为,通过管道将至少二个所述地表蓄水设施相互连通,从而实现所述回灌井的水的回灌和排水。

本实施例的所述施工方法,优选为,在所述至少一个地表蓄水设施内设置第二过滤结构。

本实施例的所述施工方法,优选为,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为须配砂石填充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为级配砂石填充结构。

本实施例的所述施工方法,优选为,所述渗流管为钢管,铁管,塑料管的其中一种或几种。

本实施例的所述施工方法,优选为,在所述渗流管中插入与外部抽放水设施连通的中空管。所述抽放水设施为水泵,可通过所述中空管将水抽入邻近的回灌井或水井等其他蓄水设施中。

本实施例的所述施工方法,优选为,所述地表蓄水设施为雨水井,且所述管道为排水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