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2786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施工方法一般有下述两种方法:(1)墙体施工缝部位采用脚手管纵向插设,用钢丝网将脚手管包围3—4层网,内侧封堵两层快易收口网,用双钢管横向间隔500mm作背楞夹紧作为模板支撑;(2)基础底板施工缝部位采用钢筋焊接成梯字形,内侧封堵2层快易收口网封堵,作为模板支撑。上述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在该部位形成夹杂,容易造成渗漏,质量难以保证;在施工另一侧混凝土时需要将上述钢丝网及快易收口网剔凿干净,施工缝内中埋式止水带在施工中容易破坏,不利于成品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缝部位封堵不严密,模板支设固定不牢固,该部位形成夹杂,中埋式止水带容易破坏,容易造成渗漏,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包括支模盒,背楞,主楞;支模盒为开口型支模盒,上、下两排设置,支模盒底板背面为接触混凝土的面层,两排支模盒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甩出自由端夹住;两排支模盒开口侧间隔设置木方作为背楞,背楞外侧设置双钢管作为主楞,支模盒、背楞、主楞三者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固定,对拉螺栓内侧端与混凝土结构的底板钢筋点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模盒内部间隔设置横衬,横衬与支模盒通过铁钉嵌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模盒底板中部间隔设置排气孔。

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先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定制长度为2~6m多种规格的开口型的支模盒,支模盒厚度为墙厚的1/2,支模盒宽度为300mm;支模盒内部间隔500mm加设一道横衬,横衬为15mm厚覆膜多层板,横衬用铁钉与支模盒嵌定牢固,并在支模盒底板中部间隔500mm开设φ5~10mm的排气孔;

(2)在支模盒接触混凝土的面层亦即支模盒背面涂刷隔离剂;

(3)安装下排支模盒,按施工缝长度确定支模盒规格,依次对接安装,并挂线找直、找平,局部不平整部位用同配比水泥砂浆垫平;

(4)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一端敷设在与底板钢筋连接的u形钢筋上并用22#绑丝固定,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另一端平铺在已安装好的下排支模盒上;

(5)安装上排支模盒,并与下排支模盒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夹住,使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牢固、不移位;

(6)在支模盒开口侧,用50mmx100mm木方作为背楞,间隔300mm均匀布置,然后用双钢管作为主楞并通过对拉螺栓将上、下两排支模盒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常规施工缝部位封堵固定施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取消了钢丝网及快易收口网,规避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钢丝网及快易收口网夹杂其中,造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及夹杂现象;

(2)防止施工另一侧混凝土过程中剔凿夹杂的快易收口网、钢丝网及混凝土表面浮浆过程中,将中埋式止水带破坏;

(3)两排支模盒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甩出自由端夹住,直到另一侧混凝土施工时将其拆除,避免了其他工序实施过程中破坏中埋式止水带,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4)支模盒背面设置排气孔,将混凝土中气体排出,有利于施工缝部位混凝土振捣密实,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模盒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侧视图;

图中:1-支模盒;2-中埋式橡胶止水带;3-排气孔;4-钢筋传力杆;5-木方;6-双钢管;7-对拉螺栓;8-白线;9-外贴式橡胶止水带;10-u形钢筋;11-底板钢筋;;11-原土层;12-混凝土垫层;13-底板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主要由支模盒1、背楞、主楞构成,支模盒1为开口型支模盒,上、下两排设置,支模盒1底板背面为接触混凝土的面层,两排支模盒1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2的甩出自由端夹住;两排支模盒1开口侧间隔设置木方5作为背楞,背楞外侧设置双钢管6作为主楞,支模盒1、背楞、主楞三者通过对拉螺栓7连接固定,对拉螺栓7内侧端与混凝土结构的底板钢筋13点焊连接;支模盒1内部间隔设置横衬,横衬与支模盒1通过铁钉嵌定连接;支模盒1底板中部间隔设置排气孔3。

上述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的施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在原土层11上浇筑混凝土垫层12作为防水保护层,待防水保护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采用专用胶粘剂将外贴式橡胶止水带9按照图纸定位,并将外贴式橡胶止水带9固定牢固。

(2)绑扎底板钢筋13并安装u形钢筋10。

(3)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定制长度为2~6m多种规格的开口型的支模盒1,支模盒1厚度为墙厚的1/2,支模盒1宽度为300mm;为了保证支模盒1刚度在支模盒1内部间隔500mm加设一道横衬,横衬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用铁钉嵌定牢固,并在支模盒1底板中部间隔500开设φ5~10mm的圆形排气孔3。

(4)在支模盒1接触混凝土面层涂刷隔离剂。

(5)安装下排支模盒1,按施工缝长度确定支模盒1规格,依次对接安装,并挂白线8找直、找平,局部不平整部位用同配比水泥砂浆垫平。

(6)将30mmx3mm中埋式橡胶止水带2一端敷设在与底板钢筋13连接的u形钢筋10上并用22#绑丝固定,中埋式橡胶止水带2另一端平铺在已安装好的下排支模盒1上。

(7)安装上排支模盒1,并与下排支模盒1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2夹住,使中埋式橡胶止水带2牢固、不移位。

(8)在支模盒1开口侧,用50mmx100mm木方5作为背楞,间隔300mm均匀布置,然后用48.3mmx3.0mm双钢管6作为主楞并通过φ14mm的对拉螺栓7将上、下两排支模盒1固定。

(9)在支模盒1的排气孔3位置插入φ20mm的钢筋传力杆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部位支模及橡胶止水带固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支模盒,背楞,主楞;先定制不同规格的支模盒,支模盒为开口型,上、下两排设置,支模盒底板背面为接触混凝土的面层,两排支模盒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甩出自由端夹住;两排支模盒开口侧间隔设置木方作为背楞,背楞外侧设置双钢管作为主楞,支模盒、背楞、主楞三者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固定,对拉螺栓内侧端与混凝土结构的底板钢筋点焊连接。本发明取消了钢丝网及快易收口网,规避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钢丝网及快易收口网夹杂其中,造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及夹杂现象;两排支模盒夹住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自由端,避免了其他实施过程中破坏中埋式止水带,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王凤杰;荣太龙;雷小通;秦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8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