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04657发布日期:2018-12-25 20:20阅读:1285来源:国知局
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详细而言,涉及利用左右一对斜撑来支撑立柱的三点支撑式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三点支撑式打桩机包括以能够起落的方式设于底盘的前部的立柱和用于在该立柱的立起时自后方支撑立柱的一对斜撑,斜撑由上端连接于立柱且下端借助斜撑工作缸连接于底盘的圆筒状的一体构件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这样的打桩机的立柱通过以下方式竖立设置于底盘:将横倒状态下的立柱连接于底盘的前托架,将斜撑的顶端部连结于立柱的中间部,之后,利用起重机吊起立柱的中间部并将斜撑的后端部连结于底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406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大型的打桩机中,立柱的长度较长,且斜撑的长度也较长,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由一体构件形成的斜撑中,抗弯强度有可能不足。若斜撑的抗弯强度不足,则在使底盘的上部旋转体旋转时或行驶时、以及在压入作业装置时,斜撑会挠曲,立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有可能损害安全性。另外,想到在斜撑上设置加强用的构件来提高斜撑的抗弯强度,但在斜撑上设置加强用的构件时,加强用的构件有可能对立柱、斜撑的竖立设置造成障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提高了斜撑的抗弯强度的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良好地竖立设置于底盘的、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在该打桩机中,利用上部斜撑构件和下部斜撑构件来形成用于对竖立设置于底盘的前方的立柱进行支撑的左右一对斜撑,该上部斜撑构件的上端部连结于所述立柱的上部,该下部斜撑构件的下端部借助斜撑工作缸连接于所述底盘的后部,借助将两个斜撑的中间部连结起来的、能够拆装的连结支撑件将所述上部斜撑构件和所述下部斜撑构件分别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且能够拆装地设有将所述连结支撑件的一端侧与所述立柱连结起来的第1加强连杆构件和将所述连结支撑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立柱连结起来的第2加强连杆构件,其特征在于,在该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中依次进行以下工序:预组装工序,在该预组装工序中,将所述立柱、所述上部斜撑构件以及所述下部斜撑构件在向所述底盘的前方横倒的状态下分别组装,且将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1加强连杆构件的一端部和所述第2加强连杆构件的一端部相连结的所述连结支撑件的中央部以预先设定于组装后的立柱的状态固定;斜撑连结工序,在该斜撑连结工序中,在所述连结支撑件的两侧部分别连结已将上端部分别连结于所述立柱的上部的两上部斜撑构件的下端部并分别连结已在下端部分别连结有所述斜撑工作缸的两下部斜撑构件的上端部;连杆构件连结工序,在该连杆构件连结工序中,解除所述连结支撑件与所述立柱之间的固定并吊起连结支撑件,将所述第1加强连杆构件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2加强连杆构件的另一端部分别连结于所述立柱;以及斜撑工作缸连接工序,在该斜撑工作缸连接工序中,在吊起所述立柱的上部而拉起立柱和斜撑的同时,将斜撑工作缸的下端部连接于底盘的后部。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将斜撑分割成上部斜撑构件和下部斜撑构件,将上部斜撑构件和下部斜撑构件借助连结支撑件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且在连结支撑件与立柱之间设置第1加强连杆构件和第2加强连杆构件,从而提高了斜撑的抗弯强度和作业性,在竖立设置这样的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时,通过依次进行预组装工序、斜撑连结工序、连杆构件连结工序、以及斜撑工作缸连接工序,能够在将上部斜撑构件、下部斜撑构件、连结支撑件、第1加强连杆构件、以及第2加强连杆构件良好地组装起来的同时将立柱和斜撑竖立设置于底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形态例的打桩机的侧视图。

图2是该打桩机的后视图。

图3是该打桩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形态例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6是将该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载置于前方的状态下的打桩机的俯视图。

图7是将该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载置于前方的状态下的打桩机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形态例的、示出安装第1加强连杆构件和第2加强连杆构件的过程的打桩机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使该打桩机的立柱和斜撑立起的过程的打桩机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打桩机;12、底盘;13、下部行驶体;14、上部旋转体;15、立柱;15a、立柱基部构件;15b、立柱构件;16、前千斤顶;17、立柱托架;18、后千斤顶;19、斜撑工作缸安装部;20、立柱保持件;21、斜撑工作缸;22、斜撑;22a、上部斜撑构件;22b、下部斜撑构件;22c、上部斜撑连结部;22d、下部斜撑连结部;23、斜撑连结托架;23a、连结臂;23b、组装时连结托架;24、钢丝绳;25、顶部滑轮组;26、背拉绳;27、三角架;28a、起落绳;28b、吊挂绳;29、连结支撑件;29a、上部连结部;29b、下部连结部;29c、第1加强连杆连结部;29d、第2加强连杆连结部;29e、内侧连结部;29f、立柱连结托架;30、第1连结销;31、第2连结销;32、第1加强连杆构件;32a、第1连结部;32b、第2连结部;32c、第3连结部;33、第2加强连杆构件;33a、第1连结部;33b、第2连结部;33c、第3连结部;34、第3连结销;35、第4连结销;36、第5连结销;37、第6连结销;38、第7连结销;39、第8连结销;40、斜撑支架;41、销;42、43、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三点支撑式打桩机11的一形态例的图,在该打桩机11的底盘12中,上部旋转体14借助旋转轴承能够旋转地设于具有履带的下部行驶体13的上部。在上部旋转体14的前部设有立柱托架17,在立柱托架17上安装有立柱15和前千斤顶16、16,在上部旋转体14的后部设有后千斤顶18、18和斜撑工作缸安装部19。

立柱15是通过在立柱基部构件15a的上部连结多个立柱构件15b而形成的,该立柱基部构件15a以能够相对于立柱托架17向前后左右倾摆的方式安装于立柱托架17。在立柱15的上部设有用于保持立柱15的立柱保持件20,借助斜撑工作缸21、21连接于上部旋转体14的后部的左右一对斜撑22、22的顶端连结于立柱保持件20的后部,利用该斜撑22、22自后方支撑立柱15。在立柱15的中间部的与斜撑22、22相对的一侧设有斜撑连结托架23,该斜撑连结托架23包括向左右方向突出的一对连结臂23a、23a和自外端面两侧部分别突出且在立柱组装时使用的两岔状的组装时连结托架23b、23b。

在立柱15的顶部设有顶部滑轮组25,该顶部滑轮组包括挂绕有钢丝绳24的、能够旋转的多个导向滑轮,在立柱15的前表面设有各种作业装置,例如设有能够沿着立柱15进行升降的、用于驱动螺旋钻的螺旋钻驱动装置(未图示)。并且,在顶部滑轮组25的后部侧与上部旋转体14之间设有用于防止立柱15因作业时施加的载荷而挠曲的背拉绳26。另外,在上部旋转体14的后部竖立设置有三角架(gantry)27,来自起落卷扬机(未图示)的起落绳28a借助吊挂绳28b连结于斜撑连结托架23。

斜撑22、22是借助将两个斜撑22、22的中间部连结起来的连结支撑件29将上部斜撑构件22a、22a和下部斜撑构件22b、22b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的构件,上部斜撑构件22a、22a连结于立柱保持件20,下部斜撑构件22b、22b借助斜撑工作缸21、21连结于上部旋转体14,在上部斜撑构件22a、22a的下端形成有连结于连结支撑件29的上部斜撑连结部22c、22c,在下部斜撑构件22b、22b的上端形成有连结于连结支撑件29的下部斜撑连结部22d、22d。

连结支撑件29在一侧部和另一侧部分别具有两岔状的上部连结部29a、29a和两岔状的下部连结部29b、29b,该上部连结部29a、29a分别借助第1连结销30、30以使上部斜撑连结部22c、22c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部斜撑连结部22c、22c相连结,该下部连结部29b、29b分别借助第2连结销31、31以使下部斜撑连结部22d、22d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下部斜撑连结部22d、22d相连结。另外,各下部斜撑连结部22d和各第2连结销31借助球面衬套(未图示)相连结,各下部斜撑构件22b被连结为能够沿第2连结销31的径向和轴向转动。并且,在连结支撑件29的一端部形成有第1加强连杆连结部29c,在连结支撑件29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第2加强连杆连结部29d,该第1加强连杆连结部29c向长度方向外侧突出且以使第1加强连杆构件32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1加强连杆构件32相连结,该第2加强连杆连结部29d向长度方向外侧突出且以使第2加强连杆构件33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2加强连杆构件33相连结。并且,在连结支撑件29的比上部连结部29a、29a靠长度方向中心侧的部位分别设有向立柱方向突出的内侧连结部29e、29e。另外,在连结支撑件29的长度方向中央部设有用于在组装时与立柱15相连结的一对立柱连结托架29f、29f。

第1加强连杆构件32在一端部设有借助第3连结销34能够转动地连结于第1加强连杆连结部29c的两岔状的第1连结部32a,在另一端部设有借助第4连结销35连结于斜撑连结托架23的一个连结臂23a的两岔状的第2连结部32b,且在第1连结部32a的附近设有第3连结部32c,该第3连结部32c向第2加强连杆构件侧突出并借助第5连结销36连结于一个内侧连结部29e。

第2加强连杆构件33在一端部设有借助第6连结销37能够转动地连结于第2加强连杆连结部29d的两岔状的第1连结部33a,在另一端部设有借助第7连结销38连结于斜撑连结托架23的另一个连结臂23a的两岔状的第2连结部33b,且在第1连结部33a的附近设有第3连结部33c,该第3连结部33c向第1加强连杆构件侧突出并借助第8连结销39连结于另一个内侧连结部29e。

如此形成的连结支撑件29、第1加强连杆构件32以及第2加强连杆构件33在将立柱15竖立设置起来并利用斜撑22、22支撑着立柱15的组装状态下在斜撑22、22的中间部被配置成以立柱15、第3连结销34以及第6连结销37为顶点的三角形。

接下来,基于图6~图10来说明立柱和斜撑的竖立设置方法。

首先,如图6~图8所示,设成使立柱基部构件15a向底盘12的前方倒伏的状态,在立柱基部构件15a的顶端部连结多个立柱构件15b,在立柱15的顶部安装顶部滑轮组25。接着,将设于立柱15的下部的斜撑支架40沿左右方向扩展,将在下端部分别安装有斜撑工作缸21、21的下部斜撑构件22b、22b以倒伏的状态配置在该斜撑支架40的上部,且将上部斜撑构件22a、22a以倒伏的状态与该下部斜撑构件22b、22b的上端部相连续地配置,将上部斜撑构件22a、22a的上端连结于立柱保持件20。然后,将三角架27竖立设置于上部旋转体14,将来自起落卷扬机(未图示)的起落绳28a借助吊挂绳28b连结于斜撑连结托架23,将背拉绳26连结于顶部滑轮组25和上部旋转体14。

另一方面,将连结支撑件29的第1加强连杆连结部29c插入到设于第1加强连杆构件32的两岔状的第1连结部32a的内侧,借助第3连结销34将第1加强连杆连结部29c和第1连结部32a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且借助第5连结销36将一个内侧连结部29e和第3连结部32c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然后,将连结支撑件29的第2加强连杆连结部29d插入到设于第2加强连杆构件33的两岔状的第1连结部33a的内侧,借助第6连结销37将第2加强连杆连结部29d和第1连结部33a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且借助第8连结销39将另一个内侧连结部29e和第3连结部33c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从而将连结支撑件29、第1加强连杆构件32以及第2加强连杆构件33预先连结起来。

接着,将连结支撑件29的立柱连结托架29f、29f分别插入到设于立柱15的两岔状的组装时连结托架23b、23b的内侧,利用销41、41将立柱连结托架29f、29f和组装时连结托架23b、23b连结起来,使已将第1加强连杆构件32和第2加强连杆构件33连结起来的状态下的连结支撑件29固定(预组装工序)。

接下来,将上部斜撑构件22a、22a的上部斜撑连结部22c、22c分别插入到设于连结支撑件29的两岔状的上部连结部29a、29a的内侧,借助第1连结销30、30将上部斜撑连结部22c、22c和上部连结部29a、29a分别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且将下部斜撑构件22b、22b的下部斜撑连结部22d、22d分别插入到两岔状的下部连结部29b、29b的内侧,借助第2连结销31、31将下部斜撑连结部22d、22d和下部连结部29b、29b分别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由此,上部斜撑构件22a和下部斜撑构件22b借助连结支撑件29分别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斜撑构件连结工序)。

接着,如图9所示,拔出销41、41而解除连结支撑件29与立柱15之间的连结,将钢丝绳42挂在第1连结销30和第2连结销31上,进行吊起作业。然后,将斜撑连结托架23的一个连结臂23a插入到与连结支撑件29一起吊起的第1加强连杆构件32的两岔状的第2连结部32b,借助第4连结销35将一个连结臂23a和第2连结部32b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且将斜撑连结托架23的另一个连结臂23a插入到第2加强连杆构件33的两岔状的第2连结部33b,借助第7连结销38将另一个连结臂23a和第2连结部33b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连杆构件连结工序)。

接下来,如图10所示,利用张设于立柱15的顶端侧的钢丝绳43和起落绳28a吊起立柱15,使立柱15向铅垂方向立起,并使斜撑22、22立起,将安装于下部斜撑构件22b、22b的下端部的斜撑工作缸21、21分别安装于斜撑工作缸安装部19、19(斜撑工作缸连接工序)。

此时,通过预先调整斜撑支架40的位置、长度,随着斜撑22、22的立起,斜撑工作缸21、21被配置于斜撑工作缸安装部19、19的附近,从而能够良好地安装斜撑工作缸21、21。此外,与以往的打桩机同样地进行挂钢丝绳、布置液压配管等作业,对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对于如上述那样形成的打桩机11,通过将各斜撑22分割成上部斜撑构件22a和下部斜撑构件22b,能够使斜撑构件形成为比以往的斜撑构件短。并且,上部斜撑构件22a和下部斜撑构件22b借助连结支撑件29能够转动地连结起来,并设置将连结支撑件29的一端侧和立柱15连结起来的第1加强连杆构件32以及将连结支撑件29的另一端侧和立柱15连结起来的第2加强连杆构件33,由此,能够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提高斜撑22的抗弯强度。另外,在对立柱15进行前后调整、角度调整时,上部斜撑构件22a和下部斜撑构件22b能够追随立柱15的动作而支撑立柱15,因此不会损害作业性。并且,由于连结支撑件29、第1加强连杆构件32以及第2加强连杆构件33在斜撑22、22的中间部被配置成以立柱15、第3连结销34以及第6连结销37为顶点的三角形,因此能够始终以稳定的状态来支撑立柱15。

另外,在要将立柱15和各斜撑22竖立设置于底盘12时,通过如上述那样在使立柱15和斜撑22、22向底盘12的前方横倒的状态下依次进行预组装工序、斜撑连结工序、连杆构件连结工序、斜撑工作缸连接工序,能够在良好地组装上部斜撑构件22a,下部斜撑构件22b、连结支撑件29、第1加强连杆构件32、第2加强连杆构件33的同时使立柱15和斜撑22、22竖立设置于底盘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