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过滤雨水收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289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自过滤雨水收集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过滤雨水收集池。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过程中可分为五大环节,即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通过弃流过滤装置对收集的雨水进行预处理、雨水收集池存储雨水、雨水的消毒、及雨水的净化回用,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浇灌农作物、补充地下水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其中,通过弃流过滤装置对收集的雨水进行预处理的主要操作是:初期降雨时,在流经初期弃流过滤装置时,因重力的作用,雨水将首先通过低位敞口的排污水管排放掉,在雨量增大后,打在挡板上的压力增大,位于排污管上端的浮球在水流压力的作用下将排污管关闭,桶中液位升高,雨水通过水平的过滤网进行过滤后流向出水口,进行收集,雨停后,随装置中存储的雨水的减少,浮球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将桶中过滤产生的垃圾带出,从而实现初期雨水的弃流、过滤、自动排污等多功能;但是其只能预处理除去较大杂质和残留物,进入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仍含有大量小型沉淀杂质,而且,如果初期降雨时雨势凶猛,则初期降雨的大量杂质雨水同样会进入雨水收集池内,进而为后期的雨水消毒和净化回用造成一定的麻烦,如何在进入雨水收集池之前彻底解决雨水沉淀杂质的携带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过滤雨水收集池,其能够通过过滤池的设计使雨水在进入雨水收集池之前彻底解决携带沉淀杂质的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自过滤雨水收集池,包括:

收集池本体;

过滤池,其与所述收集池本体共侧壁设置,顶端与所述收集池本体顶端齐平,所述过滤池顶部密封,所述过滤池具有多个进水口,多个进水口与弃流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池的侧壁底端朝向所述收集池本体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沿水流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管体、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二管体、竖直向上设置的第三管体、及水平设置的第四管体;

储渣室,其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夹角处,且所述储渣室靠近所述第二管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管体一体成型,所述储渣室的中上部与所述第二管体的中上部通过第一通孔连通设置,所述储渣室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管体的下部通过第二通孔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内敷设竖直网,所述储渣室内设置一网兜,所述网兜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通孔叠合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管体顶端设置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顶端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水平连接蜗杆,所述蜗杆上端啮合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中心轴处固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自由端铰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铰接第三连杆,所述第二管体顶面位于所述涡轮正下方具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三连杆的自由端可上下移动密封穿过所述第一穿孔,第二管体内上下滑动设置有倾斜网,所述倾斜网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倾斜网与所述第三连杆的自由端固接,所述第三连杆设置为:当所述第三连杆向上移动至顶端时,所述密封板向上移动远离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倾斜网的最低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齐平,以将残渣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移动至所述网兜,当所述第三连杆向下移动至最低端时,所述密封板向下移动覆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上,且所述倾斜网的最低端位于所述竖直网上方,所述倾斜网的最高端不与所述第三管体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过滤池的一端安装有发电机,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过滤池的一端具有第二穿孔,所述发电机的转轴水平密封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发电机转轴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内的一端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叶轮,水流流过第一管体带动叶轮旋转发电,其中,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以给所述电动机供电。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过滤雨水收集池,还包括:两套密封组件,一套密封组件套装在所述第三连杆外周且与其同轴设置的,以使所述第三连杆的自由端可上下移动密封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另一套密封组件套装在发电机转轴外周且与其同轴设置,以使所述发电机的转轴水平密封穿过所述第二穿孔;

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纵向组件和横向组件,所述纵向组件包括:

第一底座,其为圆柱型筒体,且其底部与与其连接的出水管一体成型,所述底座向内凹陷形成底面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从上至下包括连通的圆柱部和倒置圆台部;

第一弹簧压盖,其盖设在所述第一底座顶面,且所述第一弹簧压盖的下端内侧与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外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压盖顶端竖直向下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方抵接一与所述圆柱部契合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下端填充一与所述圆台部契合的密封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横向组件包括:

第二底座,其为中空圆盘状,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弹簧压盖固接,所述第二底座相对两侧均具有一圆孔,所述圆孔沿远离所述第二底座的经向方向连通固接有压管;

第二弹簧压盖,其盖设在所述压管的自由端,且所述第二弹簧压盖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底座内填充密封填料,所述第一弹簧压盖内水平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自由端抵接与所述压管内侧壁契合的工字型压套,以挤压密封填料;

还包括:密封室,其用于密封设置所述电动机、所述蜗杆、所述涡轮、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发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储渣室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中上部密封可开合设有门体,用于网兜的取出和安装,所述储渣室内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间水平卡设第一支架,以支撑所述网兜。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体的孔径小于所述出水管的孔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管体内水平覆设水平网。

优选的是,所述倾斜网、所述竖直网、所述水平网及所述网兜的孔径相等,且均为1-2mm。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首先通过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以及第四管体的弯折设置沉淀杂质达到一定的截流效果,其次所述第三连杆带动所述倾斜网上下移动,通过倾斜网截留杂质,同时能够将倾斜网截留的杂质移入储渣室,增大整个装置的除杂能力,且避免随着杂质的增多而导致的倾斜网除杂能力降低的问题。

第二、密封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实现第三连杆上下移动,发电机转轴转动的同时,避免出水管内的管体溢流,同时,密封组件相对于传统的软塞密封,能够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自动调节和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第三、叶轮和发电机的设置达到自给自足,节约能源,同时第一管体管径的设置,增大流速,加快叶轮转动速度,所述倾斜网、所述竖直网、所述水平网及所述网兜的孔径的设置保证能够有效去除杂质的同时,避免杂质在不必要的空间遗留而造成堵塞或者后期处理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所述自过滤雨水收集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标注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标注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所述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过滤雨水收集池,包括:

收集池本体1;

过滤池2,其与所述收集池本体1共侧壁设置,顶端与所述收集池本体1顶端齐平,所述过滤池2顶部密封,所述过滤池2具有多个进水口,多个进水口与弃流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池2的侧壁底端朝向所述收集池本体1设有排水口20,所述排水口20连通一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的出水端沿水流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管体22、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二管体23、竖直向上设置的第三管体24、及水平设置的第四管体25;

储渣室3,其设于所述第一管体22和第二管体23夹角处,并靠近过滤池2设计,且所述储渣室3靠近所述第二管体23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管体23一体成型,所述储渣室3的中上部与所述第二管体23的中上部通过第一通孔30连通设置,所述储渣室3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管体23的下部通过第二通孔31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通孔31内敷设竖直网33,所述储渣室3内设置一网兜34,所述网兜34的开口510与所述第一通孔30叠合设置,以将通过第一通孔30的杂质截留在网兜34内;

其中,所述第二管体23顶端设置第二支架4,所述第二支架4顶端设置有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的转轴水平连接蜗杆90,所述蜗杆90上端啮合设置有涡轮91,所述涡轮91的中心轴处固接第一连杆92,所述第一连杆92自由端铰接第二连杆93,所述第二连杆93的自由端铰接第三连杆94,所述第二管体23顶面(具体为第一管体22和第二管体23连接处)位于所述涡轮91正下方具有第一穿孔95,所述第三连杆94的自由端可上下移动密封穿过所述第一穿孔95,第二管体23内上下滑动设置有倾斜网96,所述倾斜网96的一侧竖直滑动设置有密封板97,所述倾斜网96与所述第三连杆94的自由端固接,所述第三连杆94设置为:当所述第三连杆94向上移动至顶端时,所述密封板97向上移动远离所述第一通孔30,且所述倾斜网96的最低端与所述第一通孔30的下侧齐平,以将残渣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0移动至所述网兜34,当所述第三连杆94向下移动至最低端时,所述密封板97向下移动覆设在所述第一通孔30上,且所述倾斜网96的最低端位于所述竖直网33上方,所述倾斜网96的最高端不与所述第三管体24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自过滤雨水收集池用于雨水收集系统中,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管道、与所述雨水收集管道的出水口端连通的弃流过滤装置,通过弃流过滤装置对收集的雨水进行预处理,自过滤雨水收集池存储雨水,以及后期的雨水的消毒、雨水的净化回用等,过滤池2与所述收集池本体1共同使用的侧壁定义为相同侧壁,所述过滤池2的长宽均小于所述收集池本体1的长宽,多个进水口设于所述过滤池2的相同侧壁的上方,第一管体22靠近所述过滤池2的一端以及第四管体25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通孔30和所述第二通孔31均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3与所述储渣室3的共用侧壁上,所诉倾斜网96和所述第二管体23内周壁间抵接,且可上下滑动设置,具体可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实现固定滑动,密封板97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管体23内侧壁的形状相吻合,同时第二管体23位于所述密封板97周向具有用于导向所述密封板97上下移动的卡槽,使用过程中,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并将收集到的雨水流通至弃流过滤装置,弃流过滤装置对收集的雨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的雨水通过过滤池2的进水口流入过滤池2,在过滤池2内聚集后通过出水管21排出,排除的水体依次流经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3、第三管体24、以及第四管体25,电机依次带动蜗杆90、涡轮91、第一连杆92、第二连杆93、第三连杆94运动,第三连杆94上下运动,带动倾斜网96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密封板97上下移动,通过控制连杆的运动,控制杂质的移动方向,增大整个装置的除杂能力。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3、第三管体24、以及第四管体25的弯折设置沉淀杂质达到一定的截流效果,其次所述第三连杆94带动所述倾斜网96上下移动,通过倾斜网96截留杂质,同时能够将倾斜网96截留的杂质移入储渣室3,增大整个装置的除杂能力,且避免随着杂质的增多而导致的倾斜网96除杂能力降低的问题。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22远离所述过滤池2的一端安装有发电机7,所述第一管体22远离所述过滤池2的一端具有第二穿孔,所述发电机7的转轴水平密封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发电机7转轴位于所述第一管体22内的一端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叶轮70,水流流过第一管体22带动叶轮70旋转发电,其中,所述发电机7与所述电动机9电连接,以给所述电动机9供电。采用这种方案,能够达到自给自足,节约能源。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过滤雨水收集池,还包括:两套密封组件,一套密封组件套装在所述第三连杆94外周且与其同轴设置的,以使所述第三连杆94的自由端可上下移动密封穿过所述第一穿孔95,另一套密封组件套装在发电机7转轴外周且与其同轴设置,以使所述发电机7的转轴水平密封穿过所述第二穿孔;

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纵向组件5和横向组件6,所述纵向组件5包括:

第一底座50,其为圆柱511型筒体,且其底部与与其连接的出水管21一体成型,所述底座向内凹陷形成底面具有开口510的凹槽51,所述凹槽51从上至下包括连通的圆柱511部和倒置圆台部512;

第一弹簧压盖52,其盖设在所述第一底座50顶面,且所述第一弹簧压盖52的下端内侧与所述第一底座50的顶端外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压盖52顶端竖直向下连接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下方抵接一与所述圆柱511部契合的橡胶塞54,所述橡胶塞54的下端填充一与所述圆台部512契合的密封塞55,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横向组件6包括:

第二底座60,其为中空圆盘状,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弹簧压盖52固接,所述第二底座60相对两侧均具有一圆孔600,所述圆孔600沿远离所述第二底座60的经向方向连通固接有压管61;

第二弹簧压盖62,其盖设在所述压管61的自由端,且所述第二弹簧压盖62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底座50的外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底座60内填充密封填料63,所述第一弹簧压盖52内水平连接第二弹簧64,所述第二弹簧64自由端抵接与所述压管61内侧壁契合的工字型压套65,以挤压密封填料63;

还包括:密封室,其用于密封设置所述电动机9、所述蜗杆90、所述涡轮91、所述第一连杆92、所述第二连杆93、所述第二支架4、及所述发电机7。采用这种方案,密封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实现第三连杆94上下移动,发电机7转轴转动的同时,避免出水管21内的管体溢流,同时,密封组件相对于传统的软塞密封,能够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自动调节和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渣室3远离所述第一通孔30的一侧中上部密封可开合设有门体,用于网兜34的取出和安装,所述储渣室3内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0和所述第二通孔31间水平卡设第一支架35,以支撑所述网兜34。采用这种方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增强储渣室3的除渣排水能力。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22的孔径小于所述出水管21的孔径。采用这种方案能够增大流速,加快叶轮70转动速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管体24内水平覆设水平网8。采用这种方案能够提高杂质去除效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倾斜网96、所述竖直网33、所述水平网8及所述网兜34的孔径相等,且均为1-2mm。采用这种方案能够有效去除杂质的同时,避免杂质在不必要的空间遗留而造成堵塞或者后期处理困难的问题。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自过滤雨水收集池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