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回转整体下护筒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01615阅读:2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回转整体下护筒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回转整体下护筒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旋挖钻机采用护筒工艺施工时,在下护筒时需要将每一节护筒竖立起来与驱动器对接,但由于一根护筒一般有6~8米长,近吨重,空中安装作业十分不便,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高、安装方便的全回转整体下护筒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回转整体下护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测放桩位,在长螺旋桩机的动力头上安装可变角度驱动器,然后将可变角度驱动器外套筒体转动90度,使其横躺在地面上,然后将第一节护筒顶部固定在可变角度驱动器的外套筒体内,再根据桩身长度,将第一节护筒尾部连接上第二节、第三节至第n节护筒,最后通过吊机将可变角度驱动器提起,逐步带动护筒起竖至桩孔顶部,并合拢导向套;

第2步:通过卷扬机加压及油缸加压将护筒钻至地下预定深度,然后将可变角度驱动器与第一节护筒顶部分离;

第3步:采用长螺旋钻机进行钻进取土作业至设计深度;

第4步:然后上提钻杆并压灌混凝土至桩顶高度,用钢筋笼振动器将钢筋笼振入桩身内。

第5步:将可变角度驱动器的外套筒体与第一节护筒顶部固定,然后提起护筒至第n节护筒底部提出桩孔。

所述可变角度驱动器包括外套筒体、轴、轴座、混凝土通道、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体顶部中心纵向开设有长方形通槽,所述长方形通槽两侧顶部横向设置有轴座;所述混凝土通道为四方结构,其横向两侧设置有扇形结构的筋板一,纵向两侧设置有长方形结构的筋板二,所述筋板一外侧设置有垫板,所述混凝土通道顶部设置有法兰盘,中部四周设置有方头销孔,下部通过长方形通槽伸入至外套筒体内部;所述垫板中部横向外侧设置有轴,所述轴设置在轴座内。

所述垫板纵向后端顶部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外套筒体的筒壁下部设置有手动快接销,底部设置有卡槽。

所述法兰盘与长螺旋桩机动力头相连接。

所述方头销孔与旋挖机方头相连接。

本发明通过改进传统驱动器的结构,创新了护筒的地面平放连接方式,不但极大的简化了连接难度,避免了空中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该驱动器还可以同时在旋挖和长螺旋桩机上使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变角度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可变角度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可变角度驱动器安装在桩机上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5是本发明可变角度驱动器安装在桩机上的使用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全回转整体下护筒的施工方法,如附图1-5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测放桩位,在长螺旋钻机的动力头上安装可变角度驱动器14,然后将可变角度驱动器14外套筒体1转动90度,使其横躺在地面上,然后将第一节护筒顶部固定在可变角度驱动器14的外套筒体1内,再根据桩身长度,将第一节护筒尾部连接上第二节、第三节至第七节护筒,最后通过吊机将可变角度驱动器14提起,逐步带动护筒起竖至桩孔顶部,并合拢导向套;

第2步:通过卷扬机加压及油缸加压将护筒钻至地下预定深度,然后将可变角度驱动器14与第一节护筒顶部分离;

第3步:采用长螺旋钻机进行钻进取土作业至设计深度;

第4步:然后上提钻杆并压灌混凝土至桩顶高度,用钢筋笼振动器将钢筋笼振入桩身内。

第5步:将可变角度驱动器14的外套筒体1与第一节护筒顶部固定,然后提起护筒至第五节护筒底部提出桩孔。

所述可变角度驱动器14,包括外套筒体1、轴2、轴座3、混凝土通道4、法兰盘6,所述外套筒体1的顶部直径为800毫米,其顶部中心纵向浇筑有长度为740毫米、宽度为325毫米的长方形通槽7,所述长方形通槽7两侧横向分别焊接有轴座3;所述混凝土通道4为四方结构,其横向两侧的筋板一8为半径为300毫米、弧长为758.5毫米的扇形结构,其纵向两侧的筋板二9为长度为750毫米、宽度为200毫米长方形结构,所述筋板一8外侧焊接有半径为275厘米、弧长为695毫米的扇形垫板5,所述筋板一8和筋板二9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法兰盘6,中部四周浇筑有直径为65毫米的方头销孔10,下部通过长方形通槽7伸入至外套筒体1内部250毫米;所述垫板5中部横向外侧焊接有轴2,所述轴2套接在轴承座3内,并通过卡扣固定,所述垫板5纵向后端顶部焊接有实现外套筒体1向一个方向转动的限位块13;所述外套筒体1的筒壁下部浇筑有销孔并安装有手动快接销11,底部浇筑有卡槽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回转整体下护筒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放桩位,在长螺旋桩机的动力头上安装可变角度驱动器,然后将可变角度驱动器外套筒体转动90度横躺在地面上,根据桩深长度安装护筒,然后将护筒钻至地下预定深度,然后将可变角度驱动器与第一节护筒顶部分离;采用旋挖钻机对桩孔内部进行清渣施工;再将钢筋笼插入桩内;最后将可变角度驱动器的外套筒体与第一节护筒顶部固定,通过可变角度驱动器的混凝土通道向桩孔底部进行压灌混凝土,同时缓慢提起护筒至最后一节护筒底部提出桩孔,停止压灌混凝土,并将桩机移开。本发明通过改进传统驱动器的结构,极大的简化了连接难度,避免了空中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根;曹开伟;刘建文;王章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9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