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袋式河道围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707阅读:1464来源:国知局
水袋式河道围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坝体挡水、阻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袋式河道围堰。



背景技术:

在河道内的水利工程施工中,经常要修筑围堰,抽干水后进行干水作业,若上游来水,还要另外开设导流明渠将水引流到下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筑和拆除,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快速拆装的围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袋式河道围堰,本实用新型的水袋设置在河道内,在水袋内注水填充形成围堰坝体,用后放出,水袋可以重复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袋式河道围堰,包括水袋主体、水袋横幅、导流管和立柱,其特征在于,水袋主体为长筒形密封口袋状,水袋主体上设有进出水管,水袋主体下部设有水袋横幅,在需要截流施工的河道内的上下两侧设置水袋式河道围堰,水袋主体横向设置在河道内且两端凸出堤岸一定长度,两个水袋主体之间纵向设有导流管,水袋横幅设置在水袋主体外侧且压于河道底部的泥土层内,在水袋主体内侧打入立柱若干,在水袋主体内加入水形成围堰,抽干围堰内的水,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上游来水经过导流管流入下游。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袋主体为软质材料制作,其两端端面设有圆形或矩形堵头形成密封水袋。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袋主体的两端和/或水袋主体的内侧设有系带,使用时系带固定于附近的立柱上,从而保证水袋主体位置稳定。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进出水管设置于靠近水袋主体两端的任一端,进出水管凸出水袋主体一定长度,一般凸出30-50cm即可。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袋横幅为矩形,长度同水袋主体,宽度根据需要设定,水袋横幅长度边与水袋主体的下侧固定连接,使用时水袋横幅布设在水袋主体外侧,上面压有泥土,可以防止从水袋主体下部渗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袋横幅还设有固定孔,使用时在固定孔内插入/打入固定桩拉紧水袋主体,防止水袋主体移位。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导流管直径小于水袋主体,一般是水袋主体直径的1/3或根据需要设定,其两端设于水袋主体内的部分为硬质管道,其余部分同水袋主体材料,与硬质管道以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水袋式河道围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水袋主体和水袋横幅采用软质、轻薄、抗拉伸强度高、不透水的材质,为尼龙布、碳纤维布或帆布在一面或两面加胶层做防水处理;

2)水袋主体制作:水袋主体做成长筒形,在两端固定设置圆形或矩形堵头使之成为一个密封的长口袋状,在靠近水袋主体两端的任一端设置进出水管,进出水管凸出水袋主体一定长度;

3)水袋横幅制作:水袋横幅为矩形,长度同水袋主体,宽度根据需要设定,将水袋横幅的一侧长边与水袋主体的下侧固定连接,在水袋横幅的另一长边设置固定孔;

4)导流管制作:导流管直径小于水袋主体,一般是水袋主体直径的1/3,其两端贯穿于水袋主体内的部分为硬质管道,其余部分同水袋主体材料,软质导流管道与硬质管道以法兰连接;

5)在水袋主体的两端和/或水袋主体的内侧设置系带;

6)立柱和固定桩:立柱和固定桩采用圆形钢管或矩形钢管制作,长度根据需要截取,一般立柱200cm,固定桩100c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水袋式河道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要截流施工的河道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水袋式河道围堰,选择水袋主体直径大于水深20cm以上,横向设置在河道内且两端凸出堤岸水面一定长度,水袋横幅设置在水袋主体外侧且压于河道底部的泥土层内,在水袋横幅的固定孔中插入固定桩;

2)在水袋主体内侧和两端打入立柱若干,两根相邻的立柱距离50-100cm或根据需要设定,水袋主体用系带扎紧固定;

3)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袋主体之间纵向设置导流管,导流管的硬质管道贯穿水袋主体,软质管道以法兰连接硬质管道,将上游来水经过导流管流入下游;

4)分别向水袋主体中注水,注满后,用绳子把进出水口扎紧;

5)注水后的水袋主体形成围堰,抽干围堰内的水,即可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施工后逆向拆除,清理后保存,重复使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水袋主体,可以快速冲水,形成围堰坝体,省时省力;水袋主体下面设有水袋横幅,压入水袋外侧河道泥土内,可以防止水袋主体下部漏水、渗水;水袋主体内为现场注水,无需运输填充物,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与传统泥土筑坝方式可以减少了土方用量;使用拆除方便快捷,可以重复利用,解决了打围堰容易,拆围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袋式河道围堰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袋式河道围堰的使用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袋式河道围堰的使用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袋式河道围堰的水袋主体与导流管结合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袋式河道围堰的使用状态的河道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袋主体,2-水袋横幅,3-立柱,4-泥土层,5-固定桩,6-进出水管,7-导流管,8-堤岸,9-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附图,一种水袋式河道围堰,包括水袋主体1、水袋横幅2、导流管7和立柱3,其特征在于,水袋主体1为长筒形密封口袋状,水袋主体1上设有进出水管6,水袋主体1下部设有水袋横幅2,在需要截流施工的河道内的上下两侧设置水袋式河道围堰,水袋主体1横向设置在河道内且两端凸出堤岸8一定长度,两个水袋主体1之间纵向设有导流管7,水袋横幅2设置在水袋主体1外侧且压于河道底部的泥土层4内,在水袋主体1内侧打入立柱3若干,在水袋主体1内加入水形成围堰,抽干围堰内的水,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上游来水经过导流管7流入下游。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袋主体1为软质材料制作,其两端端面设有圆形或矩形堵头形成密封水袋。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袋主体1的两端和/或水袋主体1的内侧设有系带,使用时系带固定于附近的立柱3上,从而保证水袋主体1位置稳定。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进出水管6设置于靠近水袋主体1两端的任一端,进出水管6凸出水袋主体1一定长度,一般凸出30-50cm即可。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袋横幅2为矩形,长度同水袋主体1,宽度根据需要设定,水袋横幅2长度边与水袋主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使用时水袋横幅2布设在水袋主体1外侧的泥土层9内,上面压有泥土,可以防止从水袋主体1下部渗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水袋横幅2还设有固定孔,使用时在固定孔内打入固定桩5拉紧水袋主体1,防止水袋主体1移位。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导流管7直径小于水袋主体1,其两端设于水袋主体1内的部分为硬质管道,其余部分同水袋主体1材料,导流管7与硬质管道以法兰连接。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水袋式河道围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水袋主体1和水袋横幅2采用软质、轻薄、抗拉伸强度高、不透水的材质,为尼龙布、碳纤维布或帆布在一面或两面加胶层做防水处理;

2)水袋主体制作:水袋主体1做成长筒形,在两端固定设置圆形或矩形堵头使之成为一个密封的长口袋状,在靠近水袋主体1两端的任一端设置进出水管6,进出水管6凸出水袋主体130-50cm长度;

3)水袋横幅制作:水袋横幅2为矩形,长度同水袋主体1,宽度根据需要设定,将水袋横幅2的一侧长边与水袋主体1的下侧固定连接,在水袋横幅2的另一长边设置固定孔;

4)导流管制作:导流管7直径小于水袋主体1,其两端贯穿于水袋主体1内的部分为硬质管道,其余部分同水袋主体1材料,导流管7与硬质管道以法兰连接;

5)在水袋主体1的两端和/或水袋主体1的内侧设置系带;

6)立柱和固定桩:立柱3和固定桩5采用圆形钢管或矩形钢管制作,长度根据需要截取。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水袋式河道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要截流施工的河道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水袋式河道围堰,选择水袋主体1直径大于水深20cm以上,横向设置在河道内且两端凸出堤岸8水面9一定长度,水袋横幅2设置在水袋主体1外侧且压于河道底部的泥土层4内,在水袋横幅2的固定孔中插入固定桩;

2)在水袋主体1内侧和两端打入立柱3若干,两根相邻的立柱3距离50-100cm,用系带扎紧固定;

3)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袋主体1之间纵向设置导流管7,导流管7与水袋主体1内的硬质管道以法兰连接,导流管7贯穿水袋主体1将上游来水经过导流管7流入下游;

4)分别向水袋主体1中注水,注满后,用绳子把进出水口(6)扎紧;

5)注水后的水袋主体1形成围堰坝体,抽干围堰内的水,即可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施工后放出水,逆向拆除,清理后保存,重复使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内、外、前、后、左、右”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指向设备的方向。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