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盖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952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自然盖地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漏装置,尤其是具有一个自然盖,水封和重力自封兼备的全防自然盖地漏,属于家装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经常会见到新闻报道“……室内空气质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68%的人体疾病与室内污染有关”;“ 2003年香港陶大花园非典事件就是不合格地漏惹得祸,这次事件足以印证地漏的重要性。”,可见地漏很重要,但因为小东西不起眼往往被忽略了。

地漏是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连接的排水器具。有它的特殊之处:它排除的是地面水、水渍,固体物、纤维物、毛发以及易沉积物等则会被挡在地漏外面。因此,地漏的好坏主要从四个角度审核:排水速度、防臭效果、易清理性、无机械原理耐用程度,也就是说地漏应具备四性:排水快、防臭味、易清理、可靠耐用等特点。防臭效果做到细致处,不仅可以防臭,还可以防蟑螂、防病毒、防返水等等。市场上各种各样地漏品种繁多,价格从3至5元到100多元不等,但能够真正起作用而有防臭效果的就不好找了,都说是防臭地漏,可使用效果只能等到你用上之后才会知道,但是,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不能起到防臭效果,则已为时晚矣。

扣盅浅水封式地漏的历史最悠久,老楼房、老小区里的老房子多数是它,它的优点是简单实用,最大的缺陷是特别容易反味,原因是如果几天不使用,存水弯由于没存水而使下水管的臭味和害虫会沿着地漏长驱直入。还有就是楼层高的排水压力大,容易造成水封被破坏,因此,目前浅水封地漏已经逐渐被淘汰。当国标对地漏有要求后,市面上出现各式各样的改进地漏,数不胜数,不过,单从排水速度、防臭、易清理、耐用四个角度审核,能全部有满意效果的几乎没有,而且无法统一。后来,国标无奈地提高要求(比如排水流量、水封深度5cm的具体要求等),并分为水封、机械封、混合和其它四类,各有特点,下面简述各种地漏的不足之处(仅按照家用50mm下水管,后同)。

1、深水封式:原理很简单,跟老式浅水封式差不多,就是通过一个U型存水弯,用水封住气味。由于国标对于水封地漏的标准是水封不得低于5cm,故将存水弯加高,做法主要有2种,一种基本是老式加大尺寸以满足5cm水封,缺点是尺寸过大,不现实;另一种做法是老式垂直方向拉伸以满足5cm,水平方向压缩以塞进50mm下水管中,目前市面上深水封基本是这样,大同小异。但是其理想的排水截面积只有50mm管的三分之一,故有排水慢缺点。采用水封式地漏的防臭效果最好,但很长时间不使用一样会因为水的蒸发而造成失效。

2、机械弹簧按压式:主要分为上弹式和下弹式两种,上弹式是按压盖板,盖板弹起来,再次按压,就会复位;下弹式是用弹簧拉伸密封芯下端的密封垫来密封。而由于弹簧容易被锈蚀,弹性会逐渐减弱,直至失效,使用寿命不长,另外弹簧容易缠绕毛发、织物等,不易清理;

3、偏心块式:即用一个密封垫,一边用销子固定,利用重力偏心原理来密封,弊端一是封闭不严密,二是销钉容易损坏,造成失效。

4、浮球式:利用一个塑料球漂浮来封闭排水口,但一段时间内不补水,密封就会失效;

5、反向重力式:这种地漏芯采用反向重力,不需要磁铁和弹簧,寿命稍长。不过,因为其内部是机械齿轮结构,也非常容易坏,一般使用寿命也不长,而且易堵塞。

6、机械弹簧式T型地漏:利用水压与配重块的平衡原理,自动调节密封垫开口的大小和开闭,但是,这种地漏最大弊端就是弹簧容易锈蚀弹性失效,寿命短。

7、T型吸铁石式:用两片磁铁的磁力吸合密封垫来密封,但是由于地面水水质很差,如洗刷物品、刷地等各种原因,污水中会含有一些杂质吸附,一段时间后,杂质层就会导致密封垫无法闭合,从而逐渐失效。

8、硅胶奶嘴式:这种地漏芯采用硅胶作,像奶嘴样,其使用效果还可以,只是会被蟑螂等害虫吃掉,从而造成失效。

总而言之,目前水封地漏防臭效果最好,但浅水封有效时间较短,深水封有效时间会加长但排水速度变慢了。其它机械封地漏(弹簧、磁铁、反重力等),均存在机械机构寿命短的问题,同时结构较复杂,难清理,而且排水较慢(最大流量的一半)。一句话,现有各种各样的地漏,性能顾此失彼,最明显的缺点均是表现为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地漏无法保证排水速度、防臭、易清理以及耐用性能同时满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自然盖地漏,其采用水封和重力自封兼备的形式,在保证排水速度的同时,保证防臭效果,且结构简单,易清理、耐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盖地漏,地漏包括地漏外壳体、自然盖和地漏扣盅,地漏外壳体底部设有地漏出水口,地漏扣盅设置在地漏外壳体上,地漏扣盅面板上开有地漏进水口,地漏外壳体和地漏扣盅之间设有一个当有水流时,能被水流冲起,无水流时,能挡住水流通道的自然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地漏进水口呈弧形槽状、圆孔、方孔或三角孔,地漏进水口呈单排环状、双排环状或多排环状设置在地漏扣盅上。

所述的地漏扣盅与地漏外壳体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旋转锁紧牙扣或螺纹。

所述的地漏外壳体内固定设有向上延伸的内筒,内筒底部连接在地漏出水口处。

所述的地漏扣盅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扣盅侧壁,扣盅侧壁的横截面大于内筒的横截面。

所述的扣盅侧壁内侧壁下部位置处设有内侧沿,自然盖呈环形,自然盖设置在扣盅侧壁内侧壁和内筒外侧壁之间。

所述的自然盖底部固定设有斜块,斜块呈环状,斜块设置在内筒外侧。

所述的自然盖底部呈锥形,自然盖挡住地漏出水口。

所述的地漏扣盅面板安装有用于与洗衣机的排水口进行连接的洗衣机接口,洗衣机接口与地漏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的洗衣机接口上设置有牙扣,洗衣机接口通过牙扣安装在地漏进水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水封结构,还有重力自封结构,而且其内部没有弹簧、磁铁、反重力等机械转换装置,结构简单,排水口径大、排水快、防臭、简单易清理、可靠耐用,是水封和重力自封兼备的高可靠真正全防地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不通水状态(自然盖关闭)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流通水状态(自然盖打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增加洗衣机接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增加洗衣机接口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然盖第一变形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自然盖第二变形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自然盖第三变形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漏外壳体,2-储水槽,3-自然盖,4-地漏扣盅,5-地漏进水口,6-地漏出水口,7-洗衣机接口,8-内筒,9-斜块,10-扣盅侧壁,11-内侧沿,12-重力头,13-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地漏外壳体1、自然盖3(因为无需借助任何其它外力,有水时水流浮力自动打开排水,无水时重力自动盖上,故名“自然盖”。)和地漏扣盅4,地漏外壳体1呈类似的碗状,可将其安装在地板上,本实施例中,地漏外壳体1的面板呈正方形(即俯视),便于装修时与瓷砖结合,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其设计呈其它形状,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地漏外壳体1底部设有地漏出水口6,地漏扣盅4倒扣在地漏外壳体1上,本实施例中,地漏扣盅4面板为圆形(即俯视),有利于与地漏外壳体1安装,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其设计成其它形状,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地漏扣盅4面板上开有地漏进水口5,用于将污水流入地漏内,本实施例中,地漏进水口5设有一个以上,单个地漏进水口5呈弧形槽状,多个地漏进水口5在地漏扣盅4面板上呈圆周分布(或称环形分布),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其设计为其它形状,比如:双排环状、多排环状、环状分布有多个圆孔、环状分布有多个方孔等。

本实施例中,在地漏扣盅4与地漏外壳体1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旋转锁紧牙扣(图中未画出),或螺纹,可通过旋转将二者紧密结合,防止丢失。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地漏扣盅4放置在地漏外壳体1上,实现二者的扣合。

本实施例中,地漏外壳体1和地漏扣盅4之间设有一个当有水流时,能被水流冲起,无水流时,能挡住水流通道的自然盖3,本实施例中,自然盖3的等效平均密度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优选为其约等于水的密度。

本实施例中,地漏外壳体1内固定设有向上延伸的内筒8,内筒8底部连接在地漏出水口6处,挡住地漏出水口6,从而在内筒8外侧和地漏外壳体1形成一个储水槽2,地漏扣盅4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扣盅侧壁10,扣盅侧壁10的底部边沿低于内筒8的顶部边沿,扣盅侧壁10的横截面大于内筒8的横截面,从而使扣盅侧壁10可罩装在内筒8外侧,扣盅侧壁10内侧壁和内筒8外侧壁之间,形成水流通道,当储水槽2中有积水时,扣盅侧壁10底部边沿伸入储水槽2中的积水内,从而形成浅水封结构,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扣盅侧壁10的底部边沿设计的高于或等于内筒8的顶部边沿,通过自然盖3外侧边沿与出水槽2中的水形成浅水封结构,将扣盅侧壁10对自然盖3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自然盖3呈环形,扣盅侧壁10内侧壁下部位置处设有内侧沿11,或将其视为“杯沿”,自然盖3挡住扣盅侧壁10内侧壁和内筒8外侧壁之间的水流通道,当没有“水封”时,可通过自然盖3挡住扣盅侧壁10内侧壁和内筒8外侧壁之间的水流通道,实现密封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在自然盖3底部固定设有斜块9,斜块9呈环状,横截面上设有一个斜边,斜块9与内筒8或地漏出水口6对应设置,斜块9上的斜边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可设置在内筒8外侧,则斜块9上的斜边对应设置在内筒8外部,斜块9也可以对应于内筒8或地漏出水口6内侧设置,则斜块9上的斜边对应设置在内筒8或地漏出水口6内部(此时,斜块9像一个锥形体),当自然盖3下落过程中,自然盖3在斜块9的作用下可刚好挡住水流通道。

请参看附图4和附图5,本实施例中,在地漏扣盅4面板可安装有洗衣机接口7,用于与洗衣机的排水口进行连接,洗衣机接口7上可设置有牙扣,通过牙扣伸入至地漏进水口5内,将二者固定安装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通过洗衣机接口7把地漏进水口5分隔为内环和外环两部分,内部与洗衣机的排水连通,外部与地面排水连接,二者同时存在,互不影响。如果地漏扣盅4面板上的地漏进水口5开孔槽是双环状,则洗衣机接口7扣在双环中间,内环通洗衣机的排水,外环通地面排水,具体实施时,洗衣机接口7的设置形式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

下面将结合几个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请结合参看附图1至附图5,本实施例中,地漏外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内筒8,地漏扣盅4底部设置有扣盅侧壁10,扣盅侧壁10罩装在内筒8外侧,扣盅侧壁10底部边沿低于内筒8顶部边沿,在地漏外壳体1和地漏扣盅4之间形成有储水槽2,自然盖3呈环形,挡在扣盅侧壁10与内筒8之间的水流通道处。

当储水槽2中有积水时,形成浅水封,当没有流水时,本实用新型处于不通水状态,自然盖3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盖”住地漏外壳体1的地漏出水口6,也“盖”住地漏扣盅4的“杯沿”,形成自封。

当有流水时,本实用新型处于通水状态,水流从地漏进水口5经地漏扣盅4导流后进入储水槽2,自然盖3在水流和浮力双重作用下自然打开,水流顺利从地漏出水口6流出。

实施例二:请参看附图6,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变形实施例,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自然盖3呈圆盘状,直接盖在内筒8顶部,具体实施时,自然盖3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代替,如:球形、半球形、方形等;

实施例三:请参看附图7,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二的变形实施例,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自然盖3底部呈锥形,密封效果更好。

实施例四:请参看附图8,本实施例中,在地漏出水口6处不设置内筒8,直接将地漏出水口6处作为水流通道,自然盖3底部设计呈锥形,通过自然盖3直接挡住地漏出水口6。

本实用新型按照家用50mm下水管计算,其最大排水截面积是6.25πcm2。则地漏出水口6直径约等于下水管径5cm,可达最大排水截面积;形成水封处的地漏扣盅4的“杯沿”(即内侧沿11)直径约取7cm,则环形截面积约是6πcm2,也约可达最大排水截面积;储水槽2外围直径取9cm(面板10CMx10CM以上),则环形截面积约是8πcm2,则会超过最大排水截面积,因而地漏进水口5的环形截面积约介于6.25--8πcm2之间,即可达最大排水截面积。因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路径中的最小截面积约等于下水管的最大排水截面积,在同等的落差条件下,基本能达到最大排水速度,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排水速度快。

当经常用水时,本实用新型的储水槽2中有水,形成气密性水封,完全隔绝地漏出水口6到地漏进水口5之间的臭气;当很久没用水时,本实用新型储水槽2中水干时,自然盖3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盖”住地漏外壳体1的地漏出水口6)也“盖”住地漏扣盅4的“杯沿”(即内侧沿11),形成自封,也隔绝了地漏出水口6到地漏进水口5的臭气,也就是说本地漏可长期防臭,相当于不用的地漏自动盖起来,有水流时又自动打开。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自然盖3的存在,使得本地漏相当于单向水流开关一样,避免水封破坏,金属材质可以阻隔蟑螂老鼠等各种害虫、病菌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很简单(细节倒角没显示出来),没有可勾挂东西的地方,易清理,而且没有容易磨损和失效的机械力转换机构及零部件,用的是自然的重力和水流浮力,永不消失,可靠耐用。

本实用新型可用金属材质制作,优选铜和不锈钢。自然盖3最简单形式是一块环状的金属片自然盖,为达到最佳效果,可增加小于水密度的材料制成的衬板13,二者结合成立体环状自然盖,等效密度与水相当;也可以是整体空心金属制成立体环状自然盖(等效密度与水相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排水快、防臭、易清理、可靠耐用,可以防止水倒灌反溢,还能防蟑螂老鼠等害虫病菌,是同时具备水封和重力自封的真正的全防地漏。

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水封结构,还有重力自封结构,而且其内部没有弹簧、磁铁、反重力等机械转换装置,结构简单,排水口径大、排水快、防臭、简单易清理、可靠耐用,是水封和重力自封兼备的高可靠真正全防地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