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新型水封地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95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新型水封地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新型水封地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公用的地漏如传统的钟罩式地漏因水封高度不够,易干涸,杂物易沉积,堵塞,无法防止溢水,需频繁进行清理。近年来虽有一些新的地漏出现,但仍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现有的地漏防臭能力略显单一,除味效果略显不足,易造成阻塞,阻塞后不方便清理,并且水封残留的污水也有一定的气味,不易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新型水封地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除味效果不想,不易清理,残留污水的除味消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新型水封地漏装置,包括地漏基座、连接壁、U形碗储水斗、地漏本体、除臭消毒球、密封芯、筒式漏网、过滤网、密封壁取出环、漏芯取出环、漏芯、地漏盖、密封壁和过滤网取出环,所述地漏本体顶端设置有地漏基座,且地漏基座上安装有地漏盖,所述地漏基座内壁上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上设置有过滤网取出环,所述地漏基座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壁,且密封壁设置于上地漏盖的底侧,所述密封壁上设置有密封壁取出环,且密封壁上安装有漏芯,所述漏芯顶侧设置有漏芯取出环,且漏芯底部安装有密封芯,所述漏芯的外部设置有筒式漏网,且筒式漏网的内腔放置有除臭消毒球,所述地漏基座底部通过连接壁与U形碗储水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芯是套入漏芯上的,密封芯采用优质硅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筒式漏网是旋紧于漏芯的底端的,筒式漏网为可拆卸更换部件;

优选的,所述筒式漏网筒式结构,其筒式漏网的侧壁与底壁均为网孔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壁为可通过密封壁取出环插拔拆卸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家用新型水封地漏装置设有硅胶密封跟水封两种密封装置,使其更容易防止下水道返臭,该地漏方便拆卸清理,不易堵塞,该装置设有两层滤网更容易拦截头发一类的阻塞物体,且该装置内部设置有消毒除味剂的安装桶,更好的达到除臭的效果,是一款较为人性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漏基座,2、连接壁,3、U形碗储水斗,4、地漏本体,5、除臭消毒球,6、密封芯,7、筒式漏网,8、过滤网,9、密封壁取出环,10、漏芯取出环,11、漏芯,12、地漏盖,13、密封壁,14、过滤网取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新型水封地漏装置,包括地漏基座1、连接壁2、U形碗储水斗3、地漏本体4、除臭消毒球5、密封芯6、筒式漏网7、过滤网8、密封壁取出环9、漏芯取出环10、漏芯11、地漏盖12、密封壁13和过滤网取出环14,地漏本体4顶端设置有地漏基座1,且地漏基座1上安装有地漏盖12,地漏基座1内壁上安装有过滤网8,且过滤网8上设置有过滤网取出环14,地漏基座1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壁13,且密封壁13设置于上地漏盖12的底侧,密封壁13上设置有密封壁取出环9,且密封壁13上安装有漏芯11,漏芯11顶侧设置有漏芯取出环10,且漏芯11底部安装有密封芯6,漏芯11的外部设置有筒式漏网7,且筒式漏网7的内腔放置有除臭消毒球5,地漏基座1底部通过连接壁2与U形碗储水斗3相连接;

具体的,密封芯6是套入漏芯11上的,密封芯6采用优质硅胶制成,使密封芯6的密封效果更好,且造价低;

具体的,筒式漏网7是旋紧于漏芯11的底端的,筒式漏网7为可拆卸更换部件,拆卸后方便清理和更换内部的除味消毒剂;

具体的,筒式漏网7筒式结构,其筒式漏网7的侧壁与底壁均为网孔式结构,增强了其污水的透过性,使其流淌更顺畅,除味剂更能分解与密封腔的水中;

具体的,密封壁13为可通过密封壁取出环9插拔拆卸部件,拆卸后便于清理更换;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家用新型水封地漏装置时,将地漏本体安装于需要的下水道处,将除味剂放置于筒式漏网7中,将筒式漏网7旋紧于漏芯11底部,然后将漏芯11放置于密封壁13上,在将密封壁13放置于地漏基座1内,然后将过滤网8也放置于地漏基座1内,然后盖上地漏盖12,设计的密封壁取出环9、漏芯取出环10和过滤网取出环14,能更方便取出部件清理阻塞,进而完成一系列的操作流程;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