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架基础及输电塔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200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构架基础及输电塔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构架基础及输电塔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混凝土基础建设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现在应用较多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或者桩基础,基础施工均需要采用现场浇筑的湿作业方式,其施工工序通常为:开挖基坑——绑扎基础钢筋——安装基础混凝土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回填土——安装构架(人字撑)。然而该现浇式基础形式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1)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必须在现场施工,湿作业对施工现场环境影响大,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2)资源利用率低。基础只能使用一次,不可重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基础质量不易保证;3)施工周期长。基础需要在施工现场依次完成支模、扎筋、浇筑混凝土等一系列施工步骤,需要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安装构架(人字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构架基础及输电塔架,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建造周期和施工难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不会对周边造成环境污染。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构架基础,包括:

第一预制装配体,所述第一预制装配体包括第一装配底座,所述第一装配底座设有第一装配端,所述第一装配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装配凸体;及

第二预制装配体,所述第二预制装配体包括第二装配底座,所述第二装配底座设有第二装配端,所述第二装配端向内凹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与所述装配凸体相互嵌套卡接。

上述构架基础建造时,可首先在生产厂家提前预制好第一预制装配体和第二预制装配体,之后直接运抵施工现场。安装时,通过将第一装配底座的第一装配端上向外延伸的装配凸体、与第二装配底座的第二装配端上向内凹设的容置凹槽相互嵌套形成卡接固定。如此,通过上述拼接结构和安装方式不仅可以大大简化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建造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同时还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第一预制装配体和第二预制装配体可相互拆分再循环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下面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制装配体和所述第二预制装配体还均包括支撑立柱,所述第一装配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底梁,所述第一预制装配体的支撑立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梁上;所述第二装配底座包括第二底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底梁,所述第二预制装配体的支撑立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梁上。如此可以使支撑立柱承受的外荷载有效传递给第一、二底板和第一、二底梁,由第一、二底板和第一、二底梁及其上的覆土来抵抗倾覆载荷和弯矩,如此不仅可以确保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同时有利于减少第一、二底板的厚度(钢筋混凝土的材料量可减少约1/3),从而减轻构架基础的整体重量,便于运输及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底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底板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因而通过第一锁紧组件穿设于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可以进一步使第一预制装配体与第二预制装配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确保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孔背离地面的一侧孔口处的第一锚栓帽、及与所述第一锚栓帽锁固配合的第一锚栓件,所述第一锚栓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底板或所述第二底板的厚度。如此便于第一锁紧组件的拆卸,进而将第一预制装配体和第二预制装配体拆分进而循环再利用,有利于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底梁上贯穿设置有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二底梁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装配孔相对的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因而通过第二锁紧组件穿设于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可以进一步使第一预制装配体与第二预制装配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确保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装配孔背离地面的一侧孔口处的第二锚栓帽、及与所述第二锚栓帽锁固配合的第二锚栓件,所述第二锚栓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底梁或所述第二底梁的高度。如此便于第二锁紧组件的拆卸,进而将第一预制装配体和第二预制装配体拆分进而循环再利用,有利于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固板,所述连固板包括预埋部和连接部,所述预埋部埋设于所述第一底梁上,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五装配孔,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装配孔、第四装配孔和所述第五装配孔。如此通过可以通过连固板的自身刚度进一步提高第一预制装配体与第二预制装配体的连接强度,提高构架基础的外荷载承载能力,且该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联接板和第二联接板,所述第一联接板埋设于所述第一底梁上,所述第二联接板埋设于所述第二底梁上,所述第一联接板与所述第二联接板连接。如此通过可以通过连固板的自身刚度进一步提高第一预制装配体与第二预制装配体的连接强度,提高构架基础的外荷载承载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面预埋有地脚螺栓。如此可便于与电线支架进行装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电塔架,其包括电线支架和根据上面所述的构架基础,所述电线支架设置于所述构架基础上。

上述输电塔架建造时,可首先在生产厂家提前预制好第一预制装配体和第二预制装配体,之后直接运抵施工现场。安装时,通过将第一装配底座的第一装配端上向外延伸的装配凸体、与第二装配底座的第二装配端上向内凹设的容置凹槽相互嵌套形成卡接固定将构架基础组装完毕,之后再将电线支架吊装到电线支架上。如此,通过上述拼接结构和安装方式不仅可以大大简化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建造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同时还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构架基础还可相互拆分再循环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构架基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构架基础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构架基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预制装配体,110、第一装配底座,111、第一装配端,112、装配凸体,113、第一底板,113a、第一装配孔,114、第一底梁,114a、第三装配孔,200、第二预制装配体,210、第二装配底座,211、第二装配端,212、容置凹槽,213、第二底板,213a、第二装配孔,214、第二底梁,214a、第四装配孔,300、支撑立柱,400、连固板,410、预埋部,420、连接部,421、第五装配孔,500、第一联接板,600、第二联接板,700、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构架基础,包括:第一预制装配体100,所述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包括第一装配底座110,所述第一装配底座110设有第一装配端111,所述第一装配端111向外延伸设置有装配凸体112;及第二预制装配体200,所述第二预制装配体200包括第二装配底座210,所述第二装配底座210设有第二装配端211,所述第二装配端211向内凹设有容置凹槽212,所述容置凹槽212与所述装配凸体112相互嵌套卡接。

上述构架基础建造时,可首先在生产厂家提前预制好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和第二预制装配体200,之后直接运抵施工现场。安装时,通过将第一装配底座110的第一装配端111上向外延伸的装配凸体112、与第二装配底座210的第二装配端211上向内凹设的容置凹槽212相互嵌套形成卡接固定。如此,通过上述拼接结构和安装方式不仅可以大大简化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建造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同时还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和第二预制装配体200可相互拆分再循环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和第二预制装配体200是在厂家提前预制好后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施工的,因而不仅不需要进行现场湿作业,因而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符合绿色环保的施工要求;此外,也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支模、扎筋、浇筑混凝土等,如此还可以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同时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支出。最后,由于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和第二预制装配体200时通过装配凸体112和容置凹槽212的嵌套卡接的,当原地不需要该构架基础或需要对构架基础进行迁移时,很容易将两者进行拆分,且不会造成损坏,因而具备再循环利用的性能。

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和所述第二预制装配体200还均包括支撑立柱300,所述第一装配底座110包括第一底板11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13上的第一底梁114,所述第一预制装配体100的支撑立柱300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梁114上;所述第二装配底座210包括第二底板213、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213上的第二底梁214,所述第二预制装配体200的支撑立柱300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梁214上。如此可以使支撑立柱300承受的外荷载有效传递给第一、二底板和第一、二底梁,由第一、二底板和第一、二底梁及其上的覆土来抵抗倾覆载荷和弯矩,如此不仅可以确保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同时有利于减少第一、二底板的厚度(钢筋混凝土的材料量可减少约1/3),从而减轻构架基础的整体重量,便于运输及安装。具体的,支撑立柱300用于安装电线支架,为构架基础的主承力件,其主要承受电线施加的倾覆力和弯矩。传统的基础为整体板式钢筋混凝土,这样的设计会使得板厚较厚,会耗用较多的混凝土,经济性较差。而本申请将传统的整体板设计成板梁结构,并结合覆盖在其上的覆土,在保证构架基础优良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可大大降低混凝土使用量,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底板113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装配孔113a,所述第二底板213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13a相对的第二装配孔213a,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113a和所述第二装配孔213a。因而通过第一锁紧组件穿设于第一装配孔113a和第二装配孔213a,可以进一步使第一预制装配体100与第二预制装配体200的连接更加牢固,确保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还包括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底梁114上贯穿设置有第三装配孔114a,所述第二底梁214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装配孔114a相对的第四装配孔214a,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装配孔114a和所述第四装配孔214a。因而通过第二锁紧组件穿设于第三装配孔114a和第四装配孔214a,可以进一步使第一预制装配体100与第二预制装配体200的连接更加牢固,确保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具体的,上述装配凸体112为凸字型,即其具体包括与两个底板一体的长条体,以及与两个梁一体的凸块;第一锁紧组件则主要用于锁紧两个长条体部分,第二锁紧组件则主要用于锁紧两个凸块,如此可降低单一锁紧组件的载荷压力,避免出现过载断裂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孔213a背离地面的一侧孔口处的第一锚栓帽、及与所述第一锚栓帽锁固配合的第一锚栓件,所述第一锚栓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底板113或所述第二底板213的厚度。如此便于第一锁紧组件的拆卸,进而将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和第二预制装配体200拆分进而循环再利用,有利于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装配孔214a背离地面的一侧孔口处的第二锚栓帽、及与所述第二锚栓帽锁固配合的第二锚栓件,所述第二锚栓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底梁114或所述第二底梁214的高度。如此便于第二锁紧组件的拆卸,进而将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和第二预制装配体200拆分进而循环再利用,有利于构架基础的使用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其中,限定第一锚栓件、第二锚栓件的两端均伸出对应的装配孔的孔口,可便于对构架基础拆分时将两个锚栓件取出。

如图2所示,此外,还包括连固板400,所述连固板400包括预埋部410和连接部420,所述预埋部410埋设于所述第一底梁114上,所述连接部420设有第五装配孔421,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装配孔114a、第四装配孔214a和所述第五装配孔421。如此通过可以通过连固板400的自身刚度进一步提高第一预制装配体100与第二预制装配体200的连接强度,提高构架基础的外荷载承载能力,且该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具体的,该连固板400为U型钢板,其一侧(预埋部410)通过浇注与第一底梁114一体成型,且位于第一装配端111,此时U型钢板的连接部420恰好位于装配凸体112的正上方。当第一预制装配体100与第二预制装配体200拼装后,连接部420正好套装到第二底梁214上,且第五装配孔421与第三装配孔114a上下对应。

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联接板500和第二联接板600,所述第一联接板500埋设于所述第一底梁114上,所述第二联接板600埋设于所述第二底梁214上,所述第一联接板500与所述第二联接板600连接。如此通过可以通过连固板400的自身刚度进一步提高第一预制装配体100与第二预制装配体200的连接强度,提高构架基础的外荷载承载能力。具体的,第一联接板500和第二联接板600均为分别预制在第一底梁114、第二底梁214上的U型钢板,当第一预制装配体100与第二预制装配体200拼装后,两个钢板恰好对接,之后通过焊接工艺将两个钢板联接固定。

请参照图1,另外,所述支撑立柱300的顶面预埋有地脚螺栓700。如此可便于与电线支架进行装配连接。具体的,地脚螺栓700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形成环状,与电电线支架底端的法兰盘适配,通过螺母锁紧实现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电塔架,其包括电线支架和根据上面所述的构架基础,所述电线支架设置于所述构架基础上。

上述输电塔架建造时,可首先在生产厂家提前预制好第一预制装配体100和第二预制装配体200,之后直接运抵施工现场。安装时,通过将第一装配底座110的第一装配端111上向外延伸的装配凸体112、与第二装配底座210的第二装配端211上向内凹设的容置凹槽212相互嵌套形成卡接固定将构架基础组装完毕,之后再将电线支架吊装到电线支架上。如此,通过上述拼接结构和安装方式不仅可以大大简化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建造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同时还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构架基础还可相互拆分再循环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