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299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



背景技术:

传统水箱采用机械式浮球阀来控制水箱的进水高度,确保水箱液面不会超出水箱的极限水位,由于水箱设计规范要求,水箱的溢流口和进水口之间需150mm空气间隙,避免市政管网停水引起虹吸,水箱里液体倒灌进市政自来水管网,造成整个自来水管网的污染。有了这样的限制条款再加上溢流管和进水管的直径尺寸,正常水箱顶部至少500mm高的容积都是空着的,导致顶部容积不能使用,造成浪费,水箱尺寸越大,浪费的容积越大,且顶部充满了空气,它和水面充分接触,也是水质污染的途径;同时水里挥发出的氯气容易腐蚀水箱顶部接触空气的壁板。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增设增容水箱,且增容水箱内水面面积与水箱主体内水面面积的比例为5:100,使得水自增容水箱进入水箱主体内并将水箱主体注满,减少了容积浪费,也减少了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包括水箱主体,所述的水箱主体的上方固设有增容水箱,该增容水箱的内腔与水箱主体的内腔连通,且增容水箱内水面面积与水箱主体内水面面积的比例为5:100;所述的增容水箱上连通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与设置于增容水箱内的液位控制阀连通;所述的增容水箱上且位于进水管下方连通有排污管;所述的增容水箱上且位于进水管上方连通有溢流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增容水箱的顶板上设有检修口,该检修口可拆卸地连接有检修盖;所述的增容水箱上且位于进水管下方连通有排污管。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其水箱主体的上方固设有增容水箱,该增容水箱的内腔与水箱主体的内腔连通,且增容水箱内水面面积与水箱主体内水面面积的比例为5:100,增容水箱上连通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与设置于增容水箱内的液位控制阀连通,增容水箱上且位于进水管上方连通有溢流管,在水箱主体上方密封连通连接有增容水箱,并将原设置在水箱主体上的进水管和溢流管均设置在增容水箱上,水通过增容水箱进入水箱主体内,这样的话水箱主体内腔全部充满水,只有增容水箱内水面与增容水箱顶面之间存在空着的容积,但是由于增容水箱内水面面积与水箱主体内水面面积的比例为5:10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水箱主体内水面与水箱主体顶面之间存在较大空间未被使用来说,减少了容积浪费,增加了水箱主体有效水容积,从而可降低水箱主体的高度,节省水箱主体用材,且大大减少了空气的进入,降低了空气接触产生污染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其流水箱的顶板上设有检修口,该检修口可拆卸地连接有检修盖,增容水箱上且位于进水管下方连通有排污管,当液位控制阀出现故障,可以自排污管放掉顶部增容水箱内部的少量的水就可以通过检修口实施维修或更换,无需放到水箱主体里的水,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水箱主体;2、增容水箱;3、进水管;4、液位控制阀;5、排污管;6、检修盖;7、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包括水箱主体1,水箱主体1的上方固设有增容水箱2,该增容水箱2的内腔与水箱主体1的内腔连通,且增容水箱2内水面面积与水箱主体1内水面面积的比例为5:100;增容水箱2上连通有进水管3,该进水管3与设置于增容水箱2内的液位控制阀4连通;增容水箱2上且位于进水管3上方连通有溢流管7,在水箱主体1上方密封连通连接有增容水箱2,并将原设置在水箱主体上的进水管3和溢流管7均设置在增容水箱上,水通过增容水箱2进入水箱主体1内,这样的话水箱主体1内腔全部充满水后,只有增容水箱2内水面与增容水箱2顶面之间存在空着的容积,但是由于增容水箱2内水面面积与水箱主体1内水面面积的比例为5:10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水箱主体1内水面与水箱主体1顶面之间存在较大空间未被使用来说,减少了容积浪费,增加了水箱主体1有效水容积,从而可降低水箱主体的高度,节省水箱主体用材,且大大减少了空气的进入,降低了空气接触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增容水箱2的顶板上设有检修口,该检修口可拆卸地连接有检修盖6;所述的增容水箱2上且位于进水管3下方连通有排污管5,当液位控制阀4出现故障,可以自排污管5放掉顶部增容水箱2内部的少量的水就可以通过检修口实施维修或更换,无需放掉水箱主体里的水,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加水箱有效容积的组合水箱,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增设增容水箱2,且增容水箱2内水面面积与水箱主体1内水面面积的比例为5:100,使得水自增容水箱2进入水箱主体1内并将水箱主体1注满,减少了容积浪费,也减少了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增容水箱的进水和溢流间隙确保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