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71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涵管是一种埋于地下的一种管道,用于水流的流通,在一些特殊的地方,需要把高水位一侧的水源排到另一侧水位较低的小河之中,如果在小河上建立排水站的话又过于消耗资金,对于这样季节性的排水就很不划算,而且设备较多维护整修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能够有一种排水装置方便安装于小河流两侧,在需要水源的时候能够调节河流两侧的水位则会显得划算实用的多,所以提供一种水利排水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排水装置,包括涵管本体,所述涵管本体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气缸,所述固定板左侧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方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所述第三连接座下设有第四连接座,所述第四连接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五连接座,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后方均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于气缸输出端,所述涵管本体两端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一侧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一侧均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气缸和第一连接座的数量均为2个。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涵管本体用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连接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8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涵管本体埋在河流之间,正常情况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是与限位环闭合密封,河流一侧水位高于另一侧水位,当河流下游需要供水的时候,气缸推动第一连接座,从而推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打开,水流从高水位一侧流向低水位一侧,调节气缸的伸长量就可以调节水流的流量,过滤网可以过滤去水流中的杂物,避免对装置内部进行堵塞,限位块和螺栓可以使得过滤网被拆卸,方便过滤网的更换以及装置内部设备部件的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涵管本体、2固定板、3气缸、4第一连接座、5限位环、6支撑板、7第一挡板、8 第二挡板、9第二连接座、10第三连接座、11第四连接座、12第五连接座、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过滤网、16限位块、1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排水装置,包括涵管本体1,所述涵管本体1内部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一侧设有气缸3,所述固定板2左侧设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内部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左侧设有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挡板7一侧设有第二挡板8,所述第一挡板7上方设有第二连接座9,所述第二连接座9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连接座10,所述第三连接座10固定连接于支撑板6,所述第三连接座10下设有第四连接座11,所述第四连接座11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二连杆14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五连接座12,所述第一挡板7与第二挡板8后方均设有第一连接座4,所述第一连接座4转动连接于气缸3输出端,所述涵管本体1两端设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一侧设有限位块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7与第二挡板8一侧均设有密封垫17。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2、气缸3和第一连接座4的数量均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16与涵管本体1用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7与第二连接座9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16的数量为8个。

工作原理:把涵管本体1埋在河流之间,正常情况下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是与限位环5闭合密封,河流一侧水位高于另一侧水位,当河流下游需要供水的时候,气缸3推动第一连接座4,从而推动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打开,水流从高水位一侧流向低水位一侧,调节气缸3的伸长量就可以调节水流的流量,过滤网15可以过滤去水流中的杂物,避免对装置内部进行堵塞,限位块16和螺栓可以使得过滤网15被拆卸,方便过滤网15的更换以及装置内部设备部件的检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