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土工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649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土工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在转弯或拐角区域使用的充填后自然形成弧形结构的土工容器。



背景技术:

土工容器是一种由土工织物制成的袋体,其直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改变。土工容器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在土工容器内充填砂石、泥土,可堆积成堤坝,可以用于保护河岸、海岸或水上设施,防止河岸、海岸或水上设施被冲刷或撞击而毁坏。传统水利工程、海洋工程需要使用大量天然材料如石材等,或者需要使用混凝土预制块,与之相比,使用土工容器能够就地取材,减少天然材料的消耗,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且能够减低工作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从而节约工程造价。

土工容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转弯或拐角区域。然而,现有的土工容器两侧长度相同,充填后呈直线型,不能弯曲,当遇到转弯或拐角区域时,通常需要使用两个或多个直线型的土工容器进行搭接,从而造成了土工容器的材料损耗,增加了铺设多个土工容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转弯或拐角区域使用的弧形土工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土工容器,包括土工容器本体,土工容器本体两端为封口端,土工容器本体顶部设有充填袖口,土工容器本体两侧分别为长侧和短侧;土工容器本体充填后呈弧形,长侧形成外弧,短侧形成内弧。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土工容器本体两侧分别为长侧和短侧,当通过充填袖口向土工容器本体内部充入充填料后,由于两侧长度不同,在充填料的作用下,土工容器本体形成弧形结构,长度较长的长侧形成弧形结构的外弧,长度较短的短侧形成弧形结构的内弧。本实用新型的单个的土工容器即可自然形成弧形结构,使用时,在转弯或者拐角处,只需要一个弧形土工容器即可包围转弯或拐角,不需要多个土工容器搭接,避免了搭接产生的材料损耗,减少了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土工容器本体由多个布片拼接缝合而成。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土工容器本体通过多个布片拼接缝合而制成,制作过程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布片包括位于土工容器本体两端的末端布片和位于土工容器本体中间的中间布片。

由上可见,可以根据土工容器本体不同位置上的结构特征,使用不同的布片来制作土工容器本体。为了满足中间弧形结构以及两端封口端的要求,可以使用中间布片来制作具有弧形结构的土工容器本体中间部分,使用末端布片来制作形成封口端的土工容器本体两端部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中间布片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收口缝合边,以及两个相对的曲线形的第一拼接缝合边,两个曲线形的第一缝合边在对应位置上具有凸弧和凹弧。

由上可见,中间布片包括用于收口的两个相对的第一收口缝合边,以及用于不同布片之间拼接缝合的两个相对的第一拼接缝合边。由于第一拼接缝合边是曲线形的,且中间布片的两个第一缝合边在对应位置上具有凸弧和凹弧,同一布片上两个凸弧之间的距离较长,两个凹弧之间的距离较短,可以根据所需的土工容器本体充填后的弧度来确定两个凸弧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凹弧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末端布片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收口缝合边,以及相对的封口缝合边和第二拼接缝合边;第二拼接缝合边呈曲线形且在与第一缝合边的凸弧和凹弧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凸弧和凹弧。

由上可见,末端布片包括用于收口的第二收口缝合边,用于封口的封口缝合边,以及用于与中间布片拼接缝合的第二拼接缝合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相邻两个中间布片的第一拼接缝合边通过拼接缝合线缝合;相邻的中间布片和末端布片的将第一拼接缝合边与第二拼接缝合边通过拼接缝合线缝合。

由上可见,相邻两个中间布片、相邻的中间布片和末端布片之间通过拼接缝合线缝合。布片的凸弧拼接缝合后形成土工容器本体的长侧,布片的凹弧拼接缝合后形成土工容器本体的短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个第一收口缝合边、两个第二收口缝合边分别通过收口缝合线缝合,收口缝合线位于土工容器本体的底部。

由上可见,在两个第一收口缝合边、两个第二收口缝合边上进行收口缝合。为了防止收口缝合线损坏,将收口缝合线设置在土工容器本体的底部,土工容器使用时,收口缝合线将被压在底部,不易被破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充填袖口包括多个充填袖口,充填袖口间隔均匀地缝合在土工容器本体的顶部。

由上可见,通过间隔均匀的多个充填袖,向土工容器本体内部充入充填料,操作更加方便,且有利于提高充填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土工容器能够实现直线土工容器无法完成的弧线成型,解决了直线土工容器的弧形连接问题。弧形管袋可以一次性完成不同角度的连接,提高弧形连接的效率。

弧形土工容器充填后成型后稳定性提高。弧形土工容器用于转弯或拐角区域时,不会造成多个土工容器相互挤压,避免多个土工容器之间产生空隙,有利于提高土工容器的抗浪冲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弧形土工容器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弧形土工容器实施例的中间布片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弧形土工容器实施例的末端布片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介绍本实施例的弧形土工容器结构。

弧形土工容器包括土工容器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土工容器本体1是具有一定长度的管状袋体。土工容器本体1两端为封口端2,封口端2可以通过直接缝合进行封口,也可以与封口布片缝合进行封口。

土工容器本体1顶部缝合有多个,例如六个,间隔均匀的充填袖口3,充填袖口3与土工容器本体1内部连通,用于充入充填料。

土工容器本体1两侧分别为长侧11和短侧12,长侧11的长度大于短侧12的长度。

如图1所示,通过充填袖口3向土工容器本体1充入充填料后,土工容器本体1呈弧形结构,长侧11形成弧形结构的外弧,短侧12形成弧形结构的内弧。

土工容器本体1由多个布片缝合形成。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弧度以及长度,选择不同形状和数目的布片进行拼接缝合。

在本实施例中,土工容器本体1由十一个布片拼接缝合而成,其中包括九个中间布片4,以及两个末端布片5。中间布片4用于形成土工容器本体1中间的弧形部分,末端布片5用于与中间布片4连接并形成包括封口端2的土工容器本体1末端部分。

如图2所示,中间布片4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收口缝合边41,两个相对的第一收口缝合边41长度相等。中间布片4还包括两个相对的曲线形的第一拼接缝合边42,两个曲线形的第一拼接缝合边42在对应位置上具有凸弧6和凹弧7。同一中间布片4的两个凸弧6之间的距离较长,两个凹弧7之间的距离较短。

如图3所示,末端布片5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收口缝合边51,以及相对的封口缝合边52和第二拼接缝合边53。为了便于封口,封口缝合边52呈直线形。为了便于与第一拼接缝合边42缝合,第二拼接缝合边53呈曲线形,在与第一缝合边42的凸弧6和凹弧7对应的位置上也具有凸弧6和凹弧7。

在制作本实施例的弧形土工容器时,先将中间布片4、末端布片5进行拼接缝合。相邻两个中间布片4的第一拼接缝合边42对齐,并通过拼接缝合线8缝合,相邻的中间布片4和末端布片5的第一拼接缝合边42与第二拼接缝合边53对齐,并通过拼接缝合线8缝合,形成整布。在整布中,相邻两个布片的凸弧6缝合在一起,布的长度较大,形成长侧11;相邻两个布片的凹弧7缝合在一起,布的长度较小,形成短侧12。然后,进行收口缝合,将整布中各个布片的两个第一收口缝合边对齐或两个第二收口缝合边对齐,通过收口缝合线9缝合,形成管状体。为了防止土工容器在收口缝合线9处破损,收口缝合线9设置在土工容器本体1的底部。

由上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土工容器本体两侧包括长侧和短侧,充填后土工容器本体自然形成弧形,短侧形成内弧,长侧形成外弧。在转弯或者拐角处,只需要铺设一个弧形土工容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土工容器充填后成直线,在转弯或拐角处需要多个土工容器搭接而产生的材料损耗问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