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港口防波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790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港口防波堤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沙质海岸,防波堤可以起到拦截挟沙水流,改变泥沙淤积部位的作用。对于淤泥质海岸,防波堤可用于引导挟沙水流,尽量不改变原来滩沙冲淤平衡。港内泥沙淤积强度直接影响港池和航道水深,所以建造防波堤是非常需要的。目前,常用的沿岸防波堤可分为斜坡堤、直墙堤、混成堤、透空堤和浮堤。上述防波堤普遍存在阻碍防波堤两侧水域的水循环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可以实现防波堤两侧水流的交换,改善防波堤两侧的水域环境的港口防波堤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港口防波堤结构,包括:

防波堤主体;

透水通道,其形成在所述防波堤主体内,连通所述防波堤主体的前侧和后侧;

环状部件,其固定连接至所述透水通道的后端,所述环状部件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

垃圾收集网,所述垃圾收集网的网口具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周,且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一个扣环穿过一个第一连接孔和一个第二连接孔,多个扣环将所述垃圾收集网和所述环状部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垃圾收集网的上侧开设有鱼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垃圾收集网上连接有一浮子。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透水通道呈前端小而后端大的形状。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环状部件上开设有4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4个第二连接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防波堤主体内还设置有上分支通道和下分支通道,所述上分支通道位于所述透水通道的上方,所述上分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透水通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防波堤主体的后侧,且所述上分支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隔离网,所述第一隔离网的网孔为1cm,所述下分支通道位于所述透水通道的下方,所述下分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透水通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防波堤主体的后侧,所述下分支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隔离网,所述第二隔离网的网孔为1cm。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上分支通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透水通道的后部,所述下分支通道也连通至所述透水通道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在防波堤主体上设置了透水通道,水流可以通过透水通道进入至防波堤的另一侧,实现了防波堤两侧水流的交换;垃圾收集网设置在透水通道的外侧,将水流带入的垃圾收集起来,以免垃圾继续污染周围水域;垃圾收集网通过连接环可拆卸地连接在环状部件上,当需要清理垃圾时,则将垃圾收集网摘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防波堤两侧水流的交换,改善了防波堤两侧的水域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港口防波堤结构,包括:防波堤主体 2;透水通道1,其形成在所述防波堤主体内,连通所述防波堤主体的前侧和后侧;环状部件5,其固定连接至所述透水通道的后端,所述环状部件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垃圾收集网6,所述垃圾收集网的网口具有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周,且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一个扣环8穿过一个第一连接孔和一个第二连接孔,多个扣环8将所述垃圾收集网6和所述环状部件5连接在一起;所述垃圾收集网的上侧开设有鱼通道11。

本实用新型在防波堤主体的内部设置了透水通道,水流可以从防波堤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从而实现了防波堤两侧的水流交换,尤其是避免防波堤后侧的水体静止不动,导致水域环境变差。

在水流的带动下,垃圾可能会通过透水通道到达防波堤的后侧,垃圾收集网设置在防波堤主体的后侧,对垃圾进行收集。而当需要清理垃圾时,则将扣环摘下,即可以将垃圾收集网取下。

垃圾收集网的上侧开设有鱼通道,一旦鱼进入垃圾收集网,可以从垃圾收集网上的鱼通道游出,不会被困在垃圾收集网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垃圾收集网6上连接有一浮子12。可以通过浮子确定垃圾收集网的位置,以便于下水取下垃圾收集网。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透水通道1呈前端小而后端大的形状。

当透水通道呈前端小而后端大的圆锥形时,水流进入透水通道后,其流速会逐渐下降,进而有助于将垃圾收集在垃圾收集网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环状部件5上开设有4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环7上开设有4个第二连接孔。

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个数不须太多,否则影响水下安装或者摘取垃圾收集网的效率,会增加作业难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防波堤主体内还设置有上分支通道4和下分支通道9,所述上分支通道4位于所述透水通道的上方,所述上分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透水通道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防波堤主体的后侧,且所述上分支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隔离网3,所述第一隔离网的网孔为1cm,所述下分支通道9位于所述透水通道的下方,所述下分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透水通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防波堤主体的后侧,所述下分支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隔离网10,所述第二隔离网的网孔为1cm。

水流除了从透水通道流动至防波堤主体的另一侧,还可以通过上分支通道和下分支通道流动至防波堤主体的另一侧,防波堤的另一侧就会有三股水流汇集在一起,这可以增加防波堤后侧的水体扰动,从而改善防波堤后侧的水域环境。

在上分支通道或者下分支通道与透水通道的连通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的网孔均为1cm,只有水流可以通过,垃圾和鱼都不能通过,因此,垃圾会沿着透水通道进入至垃圾收集网,鱼也通过透水通道进入至垃圾收集网,最后再从鱼通道游出。

优选的是,所述的港口防波堤结构中,所述上分支通道4的一端连通至所述透水通道的后部,所述下分支通道9也连通至所述透水通道的后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