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的底部透水型隔流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7925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的底部透水型隔流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道建筑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的底部透水型隔流堤。



背景技术:

船闸口门区是连接船闸和河道的纽带,是船闸引航道内静水与枢纽河段引航道外动水的过渡区域,恶劣的口门区水流条件一般表现为水流方向与船舶航线夹角较大、横向流速、纵向流速及回流流速大小不满足通航水流标准以及船舶航行水深不足等问题。口门区的水流条件决定着船舶能否顺利且安全的进出船闸。因此改善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是船闸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问题。

口门区水流条件分改善往往需要修建各类辅助导航建筑物,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导流墩、导航墙和隔水墙。枯水期电站运行方式仅少台机组发电,泄水闸全部关闭,设计流量下位于左汊航槽内的船闸下闸首门槛水深远小于最低的要求;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段航道为弯曲型航道,且随着流量的增大,电站下泄水流分左右两股,进入左汊的分流比例逐渐增大,加上船闸下游导流堤较短,无法阻挡主流斜穿口门区,同时洲头左侧边滩较高的影响,口门区流速逐渐增大,船舶进出引航道口门较为困难。为降低引航道和口门区横流,需要在航道右侧布置导航建筑物。导流墩在靠近航道内侧形成强烈的回流、漩涡等不良流态,对船舶安全航行不利,导航墙在透空段易形成较强的绕柱水流,隔水墙改变了主流方向,不利于船闸下航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下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便于现场施工和安装维护的底部透水型隔流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的底部透水型隔流堤。其中,包括多个排列的墩台和在相邻墩台间设置的插板;所述底部透水型隔流堤端部和泄水闸间设有船闸下游隔水墙;

所述墩台包括承台及该承台上设置的墩柱;所述墩柱间相连接的两侧面设置竖槽;所述插板插接于相邻墩柱的侧面竖槽内;

所述的墩台顶高程大于洪水期电站尾水位。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墩柱间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插板;所述墩柱、插板顶高设置成同一数值。

作为优选,承台长度12.5m,宽度2.5m,墩柱长度11.5m,宽度2.5m,单段插板长度9m,高2.3m,厚度0.5m,上述的承台和墩柱顶高程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善引航道下口门区水流条件,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降低部分构件的重量,插板插接于相邻墩柱的侧面竖槽内,给运输和安装带来了便利,提供工程效率,同样便于后续的维护和拆卸。由于底部透空式的隔流堤设计,调节中洪水流量下左汊河道内流量分配,减弱口门区横向流速及水流夹角

解决了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横流过大及调节枯水期和洪水期左右汊水流分配的技术问题。具体是通过底部透空式隔流堤,枯水期时原本较为集中的水流被均匀分散,一部分水流穿过导航架进入引航道,一部分水流下行经口门区进入航道内,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流速较小,横向流速不超过通航水流标准。随着流量的增大,隔流堤插板发挥隔流功能,减少了洪水期的壅水值,通过隔流堤进入引航道口门区流量较工程前大幅度降低,减弱了主流斜穿口门区而产生的过大横向流速,从而达到改善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底部透空式隔流堤更适应改善枯水期水深不足,中洪水期口门区横流较大的碍航特点,使主流汇入口门区的流量比得到有效调节,最程度上减弱了泄水闸泄流对口门区水流条件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多个排列的墩台和在相邻墩台间设置的插板;所述底部透水型隔流堤端部和泄水闸间设有船闸下游隔水墙;

所述所述的墩台顶高程大于洪水期电站尾水位。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的底部透水型隔流堤。其中,包括多个排列的墩台01与在相邻墩台01间设置的且和墩台01顶高数值相同的插板02。墩台01包括承台011及该承台011上设置的墩柱012,在墩柱012间相连接的两侧面设置竖槽013,至少有一块插板02竖向叠加式插接于相邻墩柱012的侧面竖槽013内,墩台01顶高程大于洪水期电站尾水位,防止堤顶过流产生不利于船舶航行的横流。墩台01包括承台011及该承台011上设置的墩柱012,墩柱012间相连接的两侧面设置竖槽013,插板02插接于相邻墩柱012的侧面竖槽013内,承台011长度12.5m,宽度2.5m,墩柱012长度11.5m,宽度2.5m,单段插板02长度9m,高2.3m,厚度0.5m。安装简易,大大提高建设工程的效率。

相邻的墩柱012间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插板0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插板02的尺寸和数量。墩柱012、插板02顶高设置成同一数值同样是防止堤顶过流产生横流。本申请解决了船闸11下引航道口门区横流过大及调节枯水期和洪水期左右汊水流分配的技术问题。枯水期时,电站下泄水流出尾水渠后,向河道左侧行进,右侧边滩略有过流,水流主要该堤底部透空孔进入左侧河道,原本较为集中的水流在该堤底部透水的调整作用下被均匀分散,一部分水流穿过导航架进入引航道,一部分水流下行经口门区进入航道内,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流速较小,横向流速不超过通航水流标准。随着流量的增大,插板02发挥隔流作用,通过透水型隔流堤进入引航道口门区流量较工程前大幅度降低,口门区内流速有所减小,口门区水流条件得到较明显改善,水流条件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实施时,航运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船闸11、电站厂房12、开关站、泄水闸13和拦河坝。设计洪水最大泄流量20300m3/s,校核洪水最大泄流量26300m3/s。船闸采用一级船闸,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130m x 12m x 2.5m(闸室长度x宽度x槛上水深)。船闸11设计流量265m3/s,下闸首水位62.99m;最大通航流量3000m3/s,下闸首水位66.26m;电站最大水头24m,最小水头7m,设计水头7.5m。泄水闸布置于主河床,共设15孔,闸孔净宽9m。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