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涝站翼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264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涝站翼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翼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排涝站翼墙结构。



背景技术:

翼墙是指设于过水建筑物进出口两侧,用于挡土和导流的边墙,其平面上成两翼形布置,也指建于闸、坝等水工建筑物上、下游的两侧,用以引导水流并兼有挡土及侧向防渗作用的墙式建筑物。现有的翼墙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直墙1和底板2,在水流的冲击或船只的撞击下,经常出现直墙1与底板2连接处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涝站翼墙结构,提高了翼墙各部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涝站翼墙结构,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直墙和底板,底板和直墙的连接处延伸有趾板,还包括围绕直墙、底板、趾板的组合体轮廓均匀布置的一圈钢筋,钢筋水平设置,趾板与直墙的连接处一体设有直角三角形的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内的钢筋上固定设有若干第一锚杆,第一锚杆两端分别伸入直墙、趾板内,第一锚杆两端均固定设有锚固钩,所有第一锚杆与钢筋垂直,且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凸块加强底板与直墙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利用两端带有锚固钩的第一锚杆,提高了直墙与趾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且由于第一锚杆固定于第一凸块内的钢筋上,因此增加了第一凸块的结构强度,间接增加了直墙与底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底板内的钢筋上固定设有若干第二锚杆,第二锚杆两端也均固定设有锚固钩,第二锚杆一端伸入趾板内,所有第二锚杆与钢筋垂直,且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锚杆起到增强趾板与底板连接处结构强度的作用,第二锚杆两端的锚固钩浇筑进水泥内后,可紧紧抓住附近水泥,第二锚杆还可提高构成底板的水泥柱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直墙内的钢筋上固定设有若干第三锚杆,第三锚杆两端也均固定设有锚固钩,第三锚杆一端伸入底板内,所有第三锚杆与钢筋垂直,且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锚杆起到增强直墙与底板连接处结构强度的作用,第三锚杆两端的锚固钩浇筑进水泥内后,可紧紧抓住附近水泥,第三锚杆还可提高构成直墙的水泥柱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有第一锚杆、第二锚杆、第三锚杆围成直角三角形,且相邻锚固钩互相勾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互相钩连的第一锚杆、第二锚杆、第三锚杆互相牵制,提高了直墙与底板连接处、直墙与趾板连接处、趾板与底板连接处的抗拉伸性能。

优选的,直墙和底板之间连接有扶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壁起到加强肋板的作用,可提高直墙的抗冲击性能。

优选的,扶壁与直墙、底板一体成型,扶壁内设有纵横交错的横筋和纵筋,横筋伸入直墙内,纵筋伸入底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构成扶壁的钢筋骨架延伸至直墙、底板内,一体浇筑而成的扶壁不但可提高直墙的抗冲击性能,还可加强直墙、底板的自身结构强度。

优选的,纵筋设于扶壁中央,扶壁内设有两排关于纵筋对称的横筋,纵筋与两侧的横筋之间均连接有斜筋,斜筋与纵筋连接呈“Y”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强扶壁的自身结构强度,间接提高了直墙的抗冲击性能。

优选的,扶壁与直墙连接的两侧均一体设有直角三角形的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内的纵筋呈“八”字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凸块进一步提高了扶壁与直墙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扶壁内水平设有多根锚框,锚框一端也固定设有锚固钩,且伸入直墙内,锚框固定于横筋两侧的斜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框进一步增强了扶壁的自身结构强度,间接提高了直墙的抗冲击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翼墙自身结构强度较高,可抵抗较强的水流冲击力及船只撞击力,使用寿命较长,建造成本较低,工序简单,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翼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翼墙的配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扶壁的配筋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直墙;2、底板;3、趾板;4、扶壁;5、钢筋;6、第一锚杆;7、第二锚杆;8、第三锚杆;9、锚固钩;10、横筋;11、纵筋;12、斜筋;13、第一凸块;14、第二凸块;15、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排涝站翼墙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水平固定于河床上的底板2,底板2上垂直固定有直墙1,底板2与直墙1连接处延伸有趾板3,趾板3与直墙1的连接处凸出有第一凸块13,底板2、直墙1、趾板3以及第一凸块13构成的整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先通过若干钢筋5扎成翼墙整体结构的轮廓,再以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除连接用的钢筋外,围成翼墙整体轮廓的所有钢筋5均水平设置,且与翼墙的纵断面垂直。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围成第一凸块13轮廓的多根钢筋5上焊接固定两端具有锚固钩9的第一锚杆6,第一锚杆6一端伸入趾板3内,另一端伸入直墙1内,这样的第一锚杆6具有若干根,沿着直墙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均与翼墙的纵断面平行;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围成底板2轮廓的多根钢筋5上焊接固定第二锚杆7,第二锚杆7两端也均具有锚固钩9,第二锚杆7的一端伸入趾板3内,这样的第二锚杆7也具有若干根,沿着直墙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均与翼墙的纵断面平行;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围成直墙1轮廓的多根钢筋5上焊接固定第三锚杆8,第三锚杆8两端也均具有锚固钩9,第三锚杆8的一端伸入底板2内,这样的第三锚杆8也具有若干根,沿着直墙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均与翼墙的纵断面平行,即与钢筋5垂直;

将位于同一纵断面内的第一锚杆6、第二锚杆7、第三锚杆8两端的锚固钩9两两勾连,或直接两两焊接固定。

如图3所示,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直墙1背水的一面用横筋10、纵筋11围成的纵横交错的钢筋骨架来制成扶壁4的轮廓。横筋10水平设置,且一端伸入直墙1内;纵筋11竖直设置,且底端伸入底板2内。

如图4所示,共有两排横筋10,两排横筋10的中央夹着一排纵筋11,纵筋11所在直线为两排横筋10的对称轴,每侧横筋10都通过一根较短的斜筋12与纵筋11焊接固定,两根斜筋12与一根纵筋11连接形成“Y”字形。

如图5所示,构成扶壁4的钢筋骨架内还水平固定有若干层锚框15,锚框15由钢筋弯折成框型,且弯折成锚框15的钢筋两端也焊接固定有锚固钩,锚框15两端的锚固钩伸入直墙1内,弯折成锚框15的钢筋直接焊接固定于多根斜筋12上。

扶壁4与直墙1连接的两侧凸出有直角三角形的第二凸块14,扶壁4内的纵筋11于第二凸块14处呈“八”字形分布。

以上所有轮廓的钢筋骨架制作完毕后即可用混凝土浇筑成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