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341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或坡面的改造通常都会使用到挡墙块对其进行堆砌,然后目前的挡墙块均为实心体,上、下层挡墙块之间仅仅依靠水泥浆料进行粘固,其无法满足安装牢靠和绿化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该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减轻重量及提高安装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叠置并排的挡墙块,同一层的挡墙块相互贴近设置,相邻层的挡墙块在长度方向和垂直于长度方向均错位设置,所述挡墙块包括两侧凸翼块、外凸块和设在中心部的植栽通孔,所述两侧凸翼块上分别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内插设有第一衔接棒,所述第一衔接棒具有可插入上一层错位挡墙块第二穿孔内的第一外伸部;所述第二穿孔内插设有第二衔接棒,所述第二衔接棒具有可插入上一层错位挡墙块第一穿孔内的第二外伸部。

进一步的,上述植栽通孔的截面呈T字形。

进一步的,上述挡墙块的下部两侧设有外凸翼,所述外凸翼与凸翼块为斜面过渡。

本实用新型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通过相邻层的挡墙块在长度方向和垂直于长度方向均错位设置,从而使位于中心部的植栽通孔可露在外面,在该植栽通孔中即可种植植被,不仅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利于减轻挡墙块的重量,另外,通过衔接棒插接在上、下层的挡墙块,从而使整个挡墙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增强了相互的连接力和提高了挡墙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挡墙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4是挡墙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上、下层挡墙的堆砌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包括多层叠置并排的挡墙块1,同一层的挡墙块相互贴近设置,相邻层的挡墙块在长度方向和垂直于长度方向均错位设置,所述挡墙块包括两侧凸翼块2、外凸块3和设在中心部的植栽通孔4,所述两侧凸翼块2上分别设有第一穿孔5和第二穿孔6,所述第一穿孔5内插设有第一衔接棒7,所述第一衔接棒7具有可插入上一层错位挡墙块第二穿孔6内的第一外伸部8;所述第二穿孔6内插设有第二衔接棒9,所述第二衔接棒9具有可插入上一层错位挡墙块第一穿孔内的第二外伸部10。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植栽通孔的截面呈T字形,该T字形的植栽通孔可以增加容纳植被用土的量,也有利于减轻重量。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增加连接牢固性,上述挡墙块的下部两侧设有外凸翼11,所述外凸翼与凸翼块为斜面12过渡。该外凸翼11可以增加其与河堤土层或斜坡土层的接触面积,增加连接力。

为了增强该挡墙与土层的连接力,在层与层之间铺设有两层格栅网,该两层格栅网14伸入土层厚度为1-3米。为了增加挡墙块整体的强度,在挡墙块中设有钢筋13,所述钢筋包括若干弧形段,分别是上凸弧形段1301、两外凸翼弧形段1302、两内凹弧形段1303和下凸弧形段1304,上凸弧形段1301和下凸弧形段1304有利于增强挡墙块上、下部的强度,而两外凸翼弧形段1302分别穿过第一穿孔5和第二穿孔6,从而可让衔接棒9受其阻挡而不会落至最底端。

本实用新型生态景观植栽式挡墙结构通过相邻层的挡墙块在长度方向和垂直于长度方向均错位设置,从而使位于中心部的植栽通孔可露在外面,在该植栽通孔中即可种植植被,不仅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利于减轻挡墙块的重量,另外,通过衔接棒插接在上、下层的挡墙块,从而使整个挡墙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增强了相互的连接力和提高了挡墙的牢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