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552阅读:1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蹲便器。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节约用水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培养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还应该在用水装置进行节水设计。在卫生间中,蹲便器和洗手池采用相互独立的上下水管路,洗手后的中水直接排掉,没有得到重复利用,是对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水蹲便器,将洗手盆和蹲便器相结合,对洗手后的水二次利用,达到节水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节水蹲便器,包括蹲便池和水箱,在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可调进水阀、双排排水阀和溢水管,所述可调进水阀与水箱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双排排水阀通过冲水管与蹲便池的进水口连接,在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洗手盆,在洗手盘上设置有带开关把手的鹅颈水龙头,所述鹅颈水龙头与水箱的进水管联通,所述洗手盘中部的排水孔经水管与溢水管联通,在所述冲水管上串接有一泄压阀,该泄压阀包括外套和安装在外套内的阀芯,所述外套中心具有锥形孔,阀芯前端为锥面,其后端连接有阀杆,该阀杆可滑动的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并在阀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阀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紧压在锥形孔上将泄压阀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洗手盆与水箱的顶盖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在所述洗手盘旁设置有置物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蹲便池的进水口处设置密封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中心设有导向筒,所述阀杆可滑动的安装在该导向筒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蹲便池进水口处设置一个或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的方向向蹲便池出水口调节,喷嘴的出口形状可为扁平出口、细尖出口等,可增加水压,提高冲刷能力。另外,该喷嘴可以伸入蹲便池内,也可以不伸入(隐藏在进水口内),且喷嘴的角度也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洗手盆一体集成在蹲便器水箱顶部,通过该洗手盆洗手后的水,可通过冲水管流入到蹲便池内,对蹲便池进行冲洗,达到了对洗手用水的二次利用,节约了冲洗蹲便池的用水。并且,将洗手盆集成在水箱顶部,不再需要单独设置洗手池,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泄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图4为所述蹲便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的节水蹲便器,包括蹲便池2和水箱1,在所述水箱1内设置有可调进水阀11、双排排水阀12和溢水管13,所述可调进水阀11与水箱的进水管14连接,所述双排排水阀12通过冲水管3与蹲便池的进水口连接,并在所述蹲便池2的进水口处设置密封胶圈。在所述蹲便池进水口处设置多个喷嘴21。

在所述水箱的顶盖上一体注塑成型有洗手盆4,在洗手盘上设置有带开关把手的鹅颈水龙头41,所述鹅颈水龙头41与水箱的进水管14联通,该鹅颈水龙头通过其自身的开关把手独立控制,不与可调进水阀发生干涉,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开闭洗手用水。

在所述洗手盘旁设置有置物槽42,可在该置物槽内放置肥皂、洗手液等物品。

所述洗手盘中部的排水孔经水管与溢水管13联通,在所述冲水管上串接有一泄压阀5,参见图3,该泄压阀包括外套51和安装在外套内的阀芯52,所述外套中心具有锥形孔,阀芯前端为锥面,其后端连接有阀杆,安装支架53中心设有导向筒,所述阀杆可滑动的安装在该导向筒内,并在阀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54,所述阀芯52在复位弹簧54作用下紧压在锥形孔上将泄压阀关闭。

洗手后的中水由溢水管进入冲水管内,不直接与水箱内的水汇合,避免污染水箱内净水,因洗手用水可能含有油污、洗手液等杂质,会对水箱内器件带来损害。因此,利用泄压阀的截断作用,将洗手后的水在冲水管内留存,当洗手后的水不断流入到一定量时,或者是使用者按下水箱冲水按钮使水箱内水进入冲水管,只要当冲水管管内水压达到设定值时,将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将阀芯向下顶开,水便流入到蹲便池内。在冲水管上设置泄压阀的目的是因为,人们一般都是习惯先按下冲水按钮,冲水干净后再洗手。若不设置泄压阀,水箱冲水干净后,洗手后的少量水只是从蹲便池排入下水道,起不到实际上重复利用的目的,而通过泄压阀将其截留,等水量足够时再开启,可形成足够的冲击力,能有效冲洗蹲便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