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1552发布日期:2018-06-28 03:1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大量繁殖,从而会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水华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会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在现有的技术中去除河道中的水华主要是向河道中投加化学药剂,然后将漂浮在水面上的藻类人工打捞至船上,工作效率低下,治理一条河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无需人工打捞,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作业船前侧且呈角度布置的两收集臂,所述收集臂的前端悬空,且其前端可相对后端转动,从而使两所述收集臂前端可相互趋近或远离,两所述收集臂的下方各设置有透水网,所述透水网的底部悬挂有重物,所述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两所述透水网之间的吸盘,所述吸盘的底部靠近水面漂浮物设置,所述吸盘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作业船上的真空收集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船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浮筒。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船的顶部设置有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船的上方设置有防雨棚。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活动连接在连接件的前端,所述连接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连接板,所述收集臂位于两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下端与所述作业船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方向盘。

进一步地,两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左右间隔布置的两限位块,两所述收集臂均位于两所述限位块之间。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连接件上部的连接板上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圆周均布有若干销孔,其中一所述销孔上插接有固定销,所述收集臂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销相配合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收集设备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从所述作业船处延伸至岸边。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收集设备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作业船上的漂浮物收集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收集臂将水面漂浮物聚拢,并通过吸盘吸走,无需人工打捞,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的A向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的B向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部分的侧视图。

图中:

1、作业船;2、收集臂;3、透水网;4、重物;5、吸盘;6、第一转动轴;7、第二转动轴;8、方向盘;9、连接板;10、浮筒;11、护栏;12、防雨棚;13、销孔;14、固定杆;15、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作业船的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作业船1前侧且呈角度布置的两收集臂2,所述收集臂2的前端悬空,且其前端可相对后端转动,从而使两所述收集臂2前端可相互趋近或远离,两所述收集臂2的下方各设置有透水网3,所述透水网3的底部悬挂有重物4,所述水面漂浮物收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两所述透水网3之间的吸盘5,所述吸盘5的底部靠近水面漂浮物设置,所述吸盘5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作业船1上的真空收集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作业船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浮筒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作业船1的顶部设置有护栏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作业船1的上方设置有防雨棚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臂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第一转动轴6活动连接在连接件的前端,所述连接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连接板9,所述收集臂2位于两连接板9之间,所述第一转动轴6与所述连接板9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轴7上,所述第二转动轴7的下端与所述作业船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方向盘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两所述连接板9之间还设置有左右间隔布置的两限位块,两所述收集臂2均位于两所述限位块之间;或者,位于所述连接件上部的连接板9上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6圆周均布有若干销孔13,其中一所述销孔13上插接有固定销,所述收集臂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销相配合的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收集设备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从所述作业船1处延伸至岸边;或者,所述真空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作业船1上的漂浮物收集槽。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连接方式可用焊接、螺栓连接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动连接方式可用铰接、轴承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

作业船1采用双浮筒结构,提高了作业过程中平稳性和安全性;

透水网3的下方悬挂有重物4,可使透水网3保持竖直。

两个收集臂2之间呈一定夹角设置,并且收集臂2的前端可以其后端为中心转动,当收集臂2下方的透水网3用于聚拢水面漂浮的藻类等漂浮物时,此时,两收集臂2打开呈外八字形并紧靠在限位块上,或者在收集臂2打开后通过固定销进行固定,当固定销插入到不同的销孔13内时,可将收集臂2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可调整两收集臂2之间的夹角;当收集一段时间的漂浮物后,藻类等漂浮物会堵塞透水网3的网孔,影响透水网3的透水性,此时可将两收集臂2不断的闭拢和打开或者拔出固定销后使两收集臂2不断的闭拢和打开,透水网3会在收集臂2不断的闭拢和打开过程中发生抖动,并且透水网3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水流的冲击,从而可使堵塞在网孔处的漂浮物掉落,在两收集臂2闭拢过程中尽量使两收集臂2相撞,两收集臂2相撞产生的震动会进一步加大透水网3的抖动幅度,从而使网孔处的漂浮物更容易掉落。

当水面漂浮的藻类等漂浮物位于作业船1的前侧方时,可通过转动方向盘8,使两收集臂2同步偏转,以聚拢作业船1前侧方的漂浮物。

吸盘5靠近收集臂2的后端设置,吸盘5通过固定杆14与连接件连接固定,当方向盘8转动时,吸盘5与两收集臂2同步偏转;吸盘5可以直接固定在固定杆14上,固定前需确定好作业船1的吃水线位置,然后将吸盘5固定在比吃水线稍高的位置处,以将收集臂2聚拢的水面漂浮物吸走;也可以使吸盘5本身设计为中空结构以漂浮在水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固定杆14的下方设置一竖直的矩形滑动杆15,吸盘5可沿滑动杆15上下滑动,这种方式使得吸盘5的位置可根据吃水线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使吸盘5总是与水平面或水面漂浮物贴合,适应性更强。

吸盘5底部设置有吸口,水面漂浮物通过在真空泵的抽吸作用下经吸口和管路收集至输送管内,在作业船1靠近岸边的情况下,可将输送管延伸至岸边,这样水面上的漂浮物可直接通过输送管运上岸,在作业船1远离岸边的情况下,可将输送管与作业船1上的漂浮物收集槽连通,这样水面上的漂浮物会暂存在漂浮物收集槽内。

具体使用时,将两收集臂2打开呈外八字形,作业船1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透水网3将水面漂浮物聚拢,并通过吸盘5将聚拢的水面漂浮物运输至岸边或暂存在作业船1上的漂浮物收集槽内,当透水网3的网眼被水面漂浮物堵塞时,可将收集臂2不断的闭拢和打开,以使水面漂浮物掉落。

综上,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收集臂将水面漂浮物聚拢,并通过吸盘吸走,无需人工打捞,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