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673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的水土流失已经异常严重,水土流失使造成土地资源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也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农业的进行,因此对水土的保持已迫在眉睫,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有多种方式,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采用水利工程支护结构是较为快速经济的工程措施,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态环保性。目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支护结构采用直立式基体,承受水流冲击力度大,对支护基体冲刷腐蚀速度快,不仅稳定性不高,而且需要经常维护,使用年限短,浪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支护结构采用直立式基体,承受水流冲击力度大,对支护基体冲刷腐蚀速度快,不仅稳定性不高,而且需要经常维护,使用年限短,浪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基体,所述支护基体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下支座,所述下支座上均匀纵向开设有积流孔,所述下支座的底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支护基体左侧壁的底部连接有加强筋板,所述下支座的上侧设置有砂浆层,所述砂浆层的右侧壁下侧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右侧壁设置有岩石混凝土层,所述砂浆层的顶部设置有石子层,所述石子层内均匀横向设置有毛毡网板,所述石子层的右侧均匀嵌入有限位挡条和植被层,所述限位挡条位于植被层与石子层之间,所述支护基体右侧壁的顶部连接有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的底部支撑在石子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积流孔的孔径为2cm。

优选的,所述下支座与砂浆层之间垫有石棉网板。

优选的,所述所述石子层内均匀填充有黄沙填充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为倾斜式设计,对水流起到缓冲的作用,缓冲块为弧形状,降低水流与本方案的冲击作用的强度,能够将内部的积水排出,降低积水对本方案的结构强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护基体、2下支座、3积流孔、4导流板、5加强筋板、6砂浆层、7缓冲块、8岩石混凝土层、9石子层、10毛毡网板、11限位挡条、12植被层、13上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基体1,支护基体1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下支座2,下支座2上均匀纵向开设有积流孔3,下支座2的底部连接有导流板4,支护基体1左侧壁的底部连接有加强筋板5,下支座2的上侧设置有砂浆层6,砂浆层6的右侧壁下侧设置有缓冲块7,缓冲块7的右侧壁设置有岩石混凝土层8,砂浆层6的顶部设置有石子层9,石子层9内均匀横向设置有毛毡网板10,石子层9的右侧均匀嵌入有限位挡条11和植被层12,限位挡条11位于植被层12与石子层9之间,支护基体1右侧壁的顶部连接有上限位板13,上限位板13的底部支撑在石子层9的顶部。

其中,积流孔3的孔径为2cm,下支座2与砂浆层6之间垫有石棉网板,起到过滤的作用,石子层9内均匀填充有黄沙填充层。

使用时,本方案的石子层9和砂浆层6均具有缓冲的作用,热胀冷缩对外界作用效果较小,避免缓冲块7受到砂浆层6较大作用力而出现断裂的情况,对植被层12的保水作用起到辅助的功能,直接采用混凝土或者砌砖会影响植被层12保水效果,限位挡条11增加石子层9与植被层12的摩擦力,避免植被层12滑脱,毛毡网板10对石子层9内部的结构稳定性起到一定作用,避免石子层9自身发生滑脱现象,砂浆层6、石子层9、植被层12内的积水均可通过积流孔3和导流板4排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