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现浇板上后加侧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2601发布日期:2018-06-12 22:3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廊现浇板上后加侧墙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最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的行业,也是百年大计的项目,然而部分节点实施过程中发现进风口及排风口顶层平面尺寸不够,从而需要进行扩大,即在管廊顶板上增加几道侧墙,但其顶板已经实施完毕,后加侧墙钢筋没有预埋,为保证管廊结构安全,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后实施侧墙安全。

目前,管廊现浇板上后加侧墙主要实施方法及存在问题如下:第一种方法,直接在板上进行植筋,采用机械钻孔,灌注A级胶水,保证其锚固长度。第二种方法,在板上现浇20cm厚宽1m混凝土做为后浇板,其与原顶板也采用植筋方案,等该部分后浇板强度达到后在进行二次植筋进行侧墙的施工。这两种方法在均采用植筋方案,操作难度大且对管廊顶板影响大,该措施难以保证侧墙的安全。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管廊现浇板上后加侧墙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廊现浇板上后加侧墙结构,包括管廊现浇板和侧墙,所述侧墙设置在管廊现浇板上端,所述侧墙与管廊现浇板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微膨胀混凝土层,所述微膨胀混凝土层内包裹有钢筋焊接网,所述侧墙与管廊现浇板之间还设置有管廊钢筋,所述管廊钢筋穿于微膨胀混凝土层,所述侧墙的主筋与微膨胀混凝土层预留钢筋进行双面焊接。

优选地,所述微膨胀混凝土层的砼与侧墙的结合面凿毛凹凸差不小于6mm。

优选地,所述管廊现浇板包括管廊顶板和管廊底板。

优选地,所述管廊顶板和管廊底板均插装有钢筋。

优选地,所述管廊顶板的外露钢筋与微膨胀混凝土层的主筋进行双面焊接。

优选地,所述管廊顶板的剥开厚度为8cm,所述管廊现浇板的高度为35cm,所述管廊钢筋的长度不小于72cm。

优选地,所述微膨胀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5cm,宽度为6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侧墙主筋与顶板钢筋有效的锚固,有利于管廊结构的安全,且其景观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安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所示,管廊现浇板上后加侧墙结构,包括管廊现浇板1和侧墙2,所述侧墙2设置在管廊现浇板1上端,所述侧墙2与管廊现浇板1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微膨胀混凝土层3,所述微膨胀混凝土层3内包裹有钢筋焊接网4,所述侧墙2与管廊现浇板1之间还设置有管廊钢筋7,所述管廊钢筋7穿于微膨胀混凝土层3,所述侧墙2的主筋与微膨胀混凝土层3预留钢筋进行双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膨胀混凝土层3的砼与侧墙2的结合面需凿除后浇混凝土缺陷的部分,所述微膨胀混凝土层3的砼与侧墙2的结合面凿毛凹凸差不小于6mm。

其中,所述管廊现浇板1包括管廊顶板6和管廊底板7,所述管廊顶板6和管廊底板7均插装有钢筋,所述管廊顶板6的外露钢筋与微膨胀混凝土层3的主筋进行双面焊接。

此外,所述微膨胀混凝土层3的厚度为35cm,宽度为65cm,所述管廊顶板6的剥开厚度为8cm,所述管廊现浇板1的高度为35cm,所述管廊钢筋5的长度不小于72cm。

本实用新型侧墙主筋与顶板钢筋有效的锚固,有利于管廊结构的安全,且其景观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安全效益。

本实用新型实施步骤为:先剥开该处管廊顶板8cm,在实施35cm厚65cm宽后浇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后浇部分主筋与板外露主筋进行双面焊接,且露出与后浇混凝土顶面外侧,保证其长度不小于72c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5%以上,且龄期不小于10天后。施工管廊后加侧墙,后加侧墙主筋与后浇带预留钢筋进行双面焊接。后浇部分砼与后加侧墙结合面需凿除后浇混凝土缺陷部分,构件结合面凿毛凹凸差不小于6mm,并露出新鲜粗骨料;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结合面进行清洁和湿润,但浇筑混凝土时结合面表面不应有水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