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桩静载试验反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6812发布日期:2018-09-21 23:15阅读:21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锚桩静载试验反力装置。



背景技术:

静载试验是指在试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试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静载试验是一项方法成立,理论上无可争议的桩基检测技术,在确定极限承载力方面,它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静载试验中,作用于检测点的荷载一般由反力装置提供。目前常用的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和锚桩反力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锚桩静载试验反力装置通常是在做钢筋笼时就把锚筋植进去,或者打完桩后用植筋胶进行植筋,通常在实际操作中会忘记植筋或者是已经植在桩里的钢筋有损坏从而必须对其进行补救。此外,做钢筋笼时植筋还存在以下缺陷:浪费钢筋,操作复杂,植筋的间距与钢梁不匹配等;打完桩用植筋胶植筋存在以下缺陷:浪费钢筋,费时费力,植筋处承受的拉力小,不能满足千斤顶所给予向上的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桩静载试验反力装置,以解决浪费钢筋、操作复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锚桩静载试验反力装置,从下往上依次为锚桩、底部法兰盘、连接钢块、上部法兰盘、连接钢筋以及锚具,所述连接钢块将底部法兰盘与上部法兰盘连接为一体,所述底部法兰盘的周缘开设有数个开孔,所述底部法兰盘上开孔的位置与尺寸与锚桩上的配筋相配合并通过锚锁紧固件将锚桩上的钢筋固定在所述底部法兰盘上;

所述上部法兰盘相对的两侧上设置数个开孔,所述锚具上开设与所述上部法兰盘上开孔相对应的数个开孔,所述连接钢筋穿过所述上部法兰盘和锚具上的开孔且两端通过锚锁紧固件固定,钢梁设置两侧的连接钢筋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法兰盘和底部法兰盘均焊接在所述连接钢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法兰盘、连接钢块、上部法兰盘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法兰盘与上部法兰盘之间还设置有固定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法兰盘为方形钢板。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锚桩静载试验反力装置,现有技术中忘记植筋或者所植的钢筋损坏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锚桩静载实验反力装置可重复利用连接钢筋避免钢筋的浪费,当连接钢筋损坏或者需要更换时,则打开锚锁紧固件更换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仅需要将锚桩上的配筋紧固在底部法兰盘上即可使用,操作更为方便;

由于通过底部法兰盘、连接钢块和上部法兰盘的使用,可以将千斤顶所施加的反力位于垂直的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钢筋受力时处于倾斜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部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锚桩1;配筋11;底部法兰盘2;连接钢块3;上部法兰盘4;连接钢筋5;锚具6;固定钢筋7;钢梁A;反力钢梁B,千斤顶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并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锚桩静载试验反力装置,其从下往上依次为锚桩 1、底部法兰盘2、连接钢块3、上部法兰盘4、连接钢筋5以及锚具6。该连接钢块3将底部法兰盘与上部法兰盘连接为一体,具体地,上部法兰盘和底部法兰盘均焊接在连接钢块上或者底部法兰盘、连接钢块、上部法兰盘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使得上部法兰盘和底部法兰盘具有足够的刚度,不小于千斤顶所施加在钢梁A上的上拔力,以免造成对上部法兰盘和底部法兰盘破坏从而影响测量结果。通过锚具6而将上部法兰盘上的钢筋对应地固定在钢梁A的上方。如在图2中所示出的,底部法兰盘的周边开设左右数个开孔,该开孔的位置与尺寸与锚桩1上的配筋11相配合(即,配筋11均穿过开孔) 并通过锚锁紧固件将配筋11紧固在底部法兰盘上。

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上部法兰盘4相对的两侧上设置有数个开孔,锚具上设置有与上部法兰盘上的开孔相对应的数个开孔,连接钢筋5穿过上部法兰盘和锚具上的开孔且连接钢筋的两端通过锚锁紧固件紧固以形成两排连接钢筋,钢梁A设置在两侧的连接钢筋中间以将千斤顶所施加的拔力提供至锚桩的配筋中。

为了确保上部法兰盘、连接钢块与底部法兰盘在承受拔力时不被损坏,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底部法兰盘与上部法兰盘之间还设置有固定钢筋,具体地,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出的,底部法兰盘上开设有横向开孔,上部法兰盘上开设有与底部法兰盘的横向开孔相对应的开孔,固定钢筋穿过该开孔并通过锚锁紧固件固定以确保上部法兰盘、连接钢块与底部法兰盘整体的稳定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部法兰盘为方形钢板,从而确保了钢筋所承受的力在垂直的竖向线上,使得所有钢筋均处于受力状态,增加了钢筋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千斤顶将力施加至反力钢梁,反力钢梁将力传递至钢梁,通过钢梁将力传递至反力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