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8961发布日期:2018-07-24 21:5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围护装置,属于建筑基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城区建筑物日益密集,由于使用功能和开发地下空间的要求,高层建筑一般都设计有较大平面尺寸和深度的地下室。地下空间的开发涉及到深建筑基坑的安全,这对坐落于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密集地区尤为重要,尤其是地处沿海冲淤积平原的城市,工程场址多为软弱土,基坑支护原较多采用土钉墙,基坑变形和边坡土体位移较大,尤其遇连日大雨或台风暴雨袭扰,基坑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后来基坑挡护普通采用钻孔灌注桩墙,坑内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支撑,因而提高了基坑围护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较好地控制了基坑变形,基坑事故大为减少,不足之处是支护桩只靠自身的强度来维持基坑的稳定,很容易造成坍塌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围护装置,由于设有支护桩,可以对基坑进行支护,承受基坑内壁横向的推力,阻止基坑内壁的泥土向基坑倒塌或移动,保护基坑,由于设有固定杆一可以对钢丝网进行固定,防止钢丝网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由于设有钢丝网,可以对泥土、石块等进行拦截,给钢板与支护桩提供缓冲,由于设有加固倒钩,可以在镶嵌固定杆二后,增加固定杆二抽出的阻力,从而增加支护桩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节约基坑内的使用空间,由于设有横梁,可以使支护桩与固定杆二进行连接,增加支护桩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支护围护装置,包括支护桩,所述支护桩左侧设有钢板,所述钢板左侧设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上设有固定杆一,所述支护桩之间设有固定杆二,且所述固定杆二设为两排,所述固定杆二一端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设于支护桩右侧,且所述横梁与支护桩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二上设有加固倒钩,所述固定杆二上方设有牵引杆,且所述牵引杆一端与支护桩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杆另一端设有掩埋桩,所述支护桩内腔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腔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均焊接在钢筋笼内壁,所述支护桩另一侧设有截水帷幕,所述截水帷幕顶部设有冠梁,且所述冠梁一侧紧靠支护桩。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护桩为圆柱形,且相邻所述支护桩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m。

进一步而言,相邻所述固定杆一之间的距离为0.5m,所述固定杆一的长度为2m。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杆二上的加固倒钩均为对称设置,且相邻每组所述加固倒钩的角度为90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牵引杆的长度大于固定杆二,所述掩埋桩的掩埋深度为1-2m。

进一步而言,所述加强筋均竖直设于钢筋笼内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支护桩,可以对基坑进行支护,承受基坑内壁横向的推力,阻止基坑内壁的泥土向基坑倒塌或移动,保护基坑,由于设有固定杆一,可以对钢丝网进行固定,防止钢丝网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由于设有钢丝网,可以对泥土、石块等进行拦截,给钢板与支护桩提供缓冲,由于设有加固倒钩,可以在镶嵌固定杆二后,增加固定杆二抽出的阻力,从而增加支护桩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节约基坑内的使用空间,由于设有横梁,可以使支护桩与固定杆二进行连接,增加支护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围护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围护装置支护桩结构图。

图中标号:1、支护桩;2、钢板;3、钢丝网;4、固定杆一;5、固定杆二;6、横梁;7、加固倒钩;8、牵引杆;9、掩埋桩;10、钢筋笼;11、加强筋;12、截水帷幕;13、冠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基坑支护围护装置,包括支护桩1,可以对基坑进行支护,承受基坑内壁横向的推力,阻止基坑内壁的泥土向基坑倒塌或移动,保护基坑,所述支护桩1左侧设有钢板2,所述钢板2左侧设有钢丝网3,可以对泥土、石块等进行拦截,给钢板2与支护桩1提供缓冲,所述钢丝网3上设有固定杆一4,可以对钢丝网3进行固定,防止钢丝网3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所述支护桩1之间设有固定杆二5,且所述固定杆二5设为两排,所述固定杆二5一端连接有横梁6,可以使支护桩1与固定杆二5进行连接,增加支护桩1的稳定性,所述横梁6设于支护桩1右侧,且所述横梁6与支护桩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二5上设有加固倒钩7,可以在镶嵌固定杆二5后,增加固定杆二5抽出的阻力,从而增加支护桩1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节约基坑内的使用空间,所述固定杆二5上方设有牵引杆8,且所述牵引杆8一端与支护桩1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杆8另一端设有掩埋桩9,所述支护桩1内腔设有钢筋笼10,所述钢筋笼10内腔设有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均焊接在钢筋笼10内壁,所述支护桩1另一侧设有截水帷幕12,所述截水帷幕12顶部设有冠梁13,且所述冠梁13一侧紧靠支护桩1。

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护桩1为圆柱形,且相邻所述支护桩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m,相邻所述固定杆一4之间的距离为0.5m,所述固定杆一4的长度为2m,所述固定杆二5上的加固倒钩7均为对称设置,且相邻每组所述加固倒钩7的角度为90度,所述牵引杆8的长度大于固定杆二5,所述掩埋桩9的掩埋深度为1-2m,所述加强筋11均竖直设于钢筋笼10内腔。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支护桩1可以对基坑进行支护,承受基坑内壁横向的推力,阻止基坑内壁的泥土向基坑倒塌或移动,保护基坑,固定杆一4可以对钢丝网3进行固定,防止钢丝网3因为重力作用而下垂,钢丝网3可以对泥土、石块等进行拦截,给钢板2与支护桩1提供缓冲,加固倒钩7可以在镶嵌固定杆二5后,增加固定杆二5抽出的阻力,从而增加支护桩1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节约基坑内的使用空间,横梁6可以使支护桩1与固定杆二5进行连接,增加支护桩1的稳定性。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