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型桩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2198发布日期:2018-08-14 20:2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管桩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集束型桩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隧道建设时,一方面,要求增加所建隧道的车道数量;另一方面,隧道可建线位,受隧道车道标高与道路连接坡标高的限制,采用沉管法修建隧道的优势凸显。沉管法隧道底部的基础工程非常重要,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沉管法隧道的投资、防水、变形、后期不均匀沉降等等。现有技术中,沉管法隧道底部常用的基础处理方法通常有刮铺法、喷砂法、灌砂法、囊袋法、注浆法等等。但是,在含砂量高,地质条件很差的江河、海底开挖沟槽时,存在水底土体稳定、淤积浮泥或底沙回淤等问题。据相关资料统计,采用桩基础处理较为理想。桩基础(含碎石桩)约占沉管法隧道总量的13%左右。

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工程实践可知道,在软土地区建造的沉管隧道,采用桩基础可有效控制隧道的总沉降量和隧道后期的不均匀沉降。但是,沉管隧道采用桩基础形式作为基础工程目前还存在不少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现有的沉管隧道桩基础采用单根桩桩顶标高调整的技术。单根桩桩顶标高调整的技术要求高,往往出现各根桩桩顶标高不一,同时沉桩时难以保证竖直度,导致各桩沉入标定高度后,实际顶部高度也会出现高低不一,这样各根桩各自所承受的压力不均匀,导致支撑稳定性下降,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束型桩基础结构,具有各桩受力均匀,稳定性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束型桩基础结构,包括若干沉管桩以及同时与若干沉管桩连接的桩帽,所述桩帽包括套在沉管桩外且沿沉管桩的轴向与沉管桩滑动连接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抵接在施工面上,所述沉管桩的轴向与水平部抵接施工面的一面垂直,所述桩帽还包括套设在沉管桩顶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水平部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平部沿沉管桩的轴向与沉管桩滑动连接,使得水平部抵接在施工面上并调整水平部呈水平状态后,将保证沉管桩沿竖直方向下沉,进而保证沉管桩沉入标定高度后突出施工面的高度相差较少,通过支撑部套设在沉管桩顶部以增加支撑部与沉管桩的接触面积,将支撑部承受的压力更好的分布在沉管桩上,以抵消因沉管桩高度不一导致每根沉管桩所受压力不一的不稳定性;由于支撑部与水平部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撑部破损时,可通过更换支撑部以进行维修,方便维修作业,同时通过沉管桩与水平部浇筑固定后,通过水平部给予支撑部支撑力,进一步使得支撑部的压力通过水平部均匀分布在多个沉管桩上。

优选的,所述沉管桩的外壁开有滑槽,所述水平部设有卡接在滑槽内的滑动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件卡接在滑槽内滑动以更好的限制沉管桩的滑动路径,进一步提高沉管桩沉桩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沿沉管桩的轴向延伸的螺旋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件沿螺旋槽滑动以使沉管桩在沉桩时自行旋转,使得沉管桩更容易沉入。

优选的,所述滑动件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与螺旋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使滑动件与滑槽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少沉桩时的磨损,通过两个滚轮同时抵紧滑槽以给予沉管桩更稳定的限位作用。

优选的,所述滚轮有多个且沿螺旋槽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水平部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滚轮增加水平部对沉管桩的限位作用点,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滚轮沿沉管桩的圆周方向均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沿沉管桩的圆周方向均布,使得水平部对沉管桩的限位点分布均匀,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设有供沉管桩插入的连接槽,所述支撑部还设有连通所有连接槽的填料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填料口填充填料以使连接槽与沉管桩紧密贴合,提高支撑部与沉管桩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水平部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紧固件方便连接与拆卸作业,同时利用螺纹给予强力的连接力,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水平部朝向施工面的端部设有若干插入施工面的尖刺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尖刺部插入施工面以提高水平部与施工面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水平部与沉管桩滑动连接,利用水平部限制沉管桩沿竖直方向下沉,减少沉管桩高度差;通过支撑部套设在沉管桩顶部以增加支撑部与沉管桩的接触面积,并通过水平部给予支撑部支撑力,使沉管桩受力均匀;由于支撑部与水平部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撑部破损时,可通过更换支撑部以进行维修,方便维修作业;通过螺旋槽与滑动件配合使得沉管桩旋转沉入,提高沉桩效率;通过尖刺部插入施工面以提高水平部与施工面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束型桩基础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沉管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桩帽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沉管桩;11、圆锥型桩头;12、滑槽;121、螺旋槽;2、桩帽;21、水平部;211、尖刺部;212、第二安装槽;213、滑动件;214、滚轮;22、支撑部;221、第一安装槽;222、起吊环;223、填料口;224、填料槽;225、连接槽;3、螺纹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集束型桩基础结构,参照图1,包括若干沉管桩1以及同时与若干沉管桩1连接的桩帽2,桩帽2包括抵接在施工面上的水平部21以及套接在沉管桩1顶部的支撑部22,支撑部22与水平部21可拆卸连接。

水平部21为矩形块结构,水平部21的底部沿周长方向均布有多个尖刺部211,尖刺部211朝向施工面延伸,尖刺部21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部21的底面垂直。

参照图2以及图3,沉管桩1贯穿水平部21并沿沉管桩1的轴向与水平部21滑动连接,沉管桩1插入地下的端部为圆锥型桩头11,沉管桩1的侧壁上开有滑槽12,滑槽12为沿沉管桩1的轴向延伸的螺旋槽121,水平部21被沉管桩1贯穿的孔的内壁上固定有卡接在螺旋槽121内滑动的滑动件213。

滑动件213包括多个沿螺旋槽12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滚轮214,多个滚轮214沿沉管桩1的圆周方向均布,滚轮214的滚动方向与螺旋槽121的长度方向一致。

支撑部22为矩形块结构,支撑部22朝向水平部21的端部沿支撑部22的高度方向开有连接槽225,连接槽225为圆柱型槽,连接槽225的内径与沉管桩1的外径一致,连接槽225的深度大于沉管桩1伸出水平部21上方的长度。

支撑部22的顶部开有填料口223,支撑部22内还设有连通填料口223与连接槽225的填料槽224,支撑部22上还固定有起吊环222。

支撑部22的四棱上开有第一安装槽221,第一安装槽221朝向水平部21的端部封端,第一安装槽221朝向水平部21的端部与支撑部22的底部留有间距。

水平部21的四棱上开有第二安装槽212,第二安装槽212朝向支撑部22的端部封端,第二安装槽212朝向支撑部22的端部与水平部21的顶部留有间距。

通过螺纹紧固件3贯穿第一安装槽221以及第二安装槽212封端的端部并抵紧以连接水平部21与支撑部22。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作业时,先将施工面整平,然后将水平部21抵接在施工面上,通过对水平部21局部施压以调节水平部21的水平度,然后将沉管桩1贯穿水平部21并沉入施工面,当多个沉管桩1均沉入标定高度后,起吊支撑部22,将支撑部22套在沉管桩1的顶部,然后将支撑部22下降至与水平部21贴合,紧接着,通过螺纹紧固件3将支撑部22与水平部21连接固定,最后从填料口223填入沙土等填料并压实,即完成沉桩作业。

沉管桩1沉入时,通过开设在沉管桩1侧壁上的螺旋槽121以及固定在水平部21上的滑动件213卡接配合导向,使得沉管桩1在沉桩过程中自己旋转,使得沉管桩1更容易沉入,同时利用螺旋槽121增加沉管桩1与地下泥土的接触面积,提高沉管桩1沉入后的连接稳定性。

由于连接槽225的内径与沉管桩1的外径一致,支撑部22与沉管桩1紧密贴合,使得支撑部22受压时,压力均布在多个沉管桩1上,避免沉管桩1受力不均,通过填料口223往连接槽225内填入填料,使得沉管桩1的顶部与连接槽225的槽底通过填料填充,进而通过填料将支撑部22所受压力传递至沉管桩顶部,进一步提高支撑部22受力后将作用力分布在各沉管桩1上的均匀性,提高整体稳定性。

通过滚轮214将滑动件213与螺旋槽121的滑动件213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减少沉管桩1沉入时与水平部21的摩擦力,减少对沉管桩1沉入作业的影响。

通过尖刺部211插入施工面以提高水平部21的与施工面的连接稳定性,减少沉桩作业时水平部21移位,保证沉桩精度。

由于支撑部22与水平部21通过螺纹紧固件3连接,在支撑部22受损后,可拆卸支撑部22以更换,方便维修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