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4217发布日期:2018-08-10 19:05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观念的提出涌现一大批城市开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目前,许多拟建管廊位于城市已建成干线道路下,受制于道路交通压力,在不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尽快的恢复破开路面,且施工质量不得降低的条件下,传统木模施工的作业方式不能满足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双重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包括台车门架、主横梁、可拆卸立柱、次横梁、次梁、行走系统、模板系统、行走轨道、可拆卸丝杠支撑、液压千斤顶和动力系统,所述行走轨道通过螺栓连接铺设于地面,所述台车门架、主横梁、可拆卸立柱、可拆卸丝杆对撑组成该台车设备的主要支撑系统,所述台车门架设置于台车设备的前后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行走系统上;所述主横梁为大跨度横梁,焊接于台车设备的上部,用于连接两端的台车门架,主横梁的上方焊接有次横梁和次梁作为主横梁的加强支撑;所述可拆卸立柱为圆形钢管,作为辅助支撑设置于主横梁的下方,呈双排多点等间距分布;所述可拆卸丝杠支撑为圆形钢管,设置于台车设备的中间位置,两端分别于模板系统的两侧面铰接在一起,作为横向对称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行走系统由钢板和工字钢焊接而成,上面安装有驱动电机、减速器组成的动力系统以及圆柱车轮,可沿行走轨道行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板系统由槽钢、钢板和液压千斤顶组成,其上部通过焊接直接与台车门架、主横梁、可拆卸立柱、可拆卸丝杆对撑组成的支撑系统固定连接,其两侧面通过液压千斤顶与支撑系统铰接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台车门架和主横梁由钢板和工字钢焊接而成,次横梁为工字钢,次梁为槽钢,不同构件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台车门架、主横梁、可拆卸立柱以及可拆卸丝杆对撑组成该台车设备的主要支撑系统,下部加上行走系统,上部加上模板系统构成整个钢模台车设备。

本发明在使用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在市政工程中交通受限的条件下,缩短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质量:

a.组装行走轨道,并利用螺栓将其铺设于施工区域的地面上;

b.依次安装行走系统、台车门架和主横梁,连接方法均采用焊接形式;

c.依次安装次横梁、次梁、模板系统、液压千斤顶和动力系统,次横梁和次梁均采用焊接形式固定于主横梁上,动力系统通过螺栓固定于行走系统上;

d.启动动力系统将台车开到指定位置,通过液压千斤顶将模板系统展开;

e.安装可拆卸立柱和可拆卸丝杆对撑,通过液压千斤顶将模板系统的高度调整到指定位置。

在以上施工过程中,台车设备在行车时,可拆卸立柱和可拆卸丝杠支撑均拆卸,剩余结构沿行走轨道行走。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操作性强,主要应用于交通受限条件下质量要求高、工期较短以及没有上述限制的综合管廊、箱涵等市政工程,有效解决了传统木模施工作业方式施工进度慢,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的左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内部结构的侧面视图。

图中:1-台车门架,2-主横梁,3-可拆除立柱,4-次横梁,5-次梁,6-行走系统,7-模板系统,8-行走轨道,9-可拆卸丝杆支撑,10-液压千斤顶,11-动力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的主视图,该台车设备包括台车门架1、主横梁2、可拆卸立柱3、次横梁4、次梁5、行走系统6、模板系统7、行走轨道8、可拆卸丝杠支撑9、液压千斤顶10和动力系统11,所述行走轨道8通过螺栓连接铺设于地面,所述行走系统6由钢板和工字钢焊接而成,上面安装有驱动电机、减速器组成的动力系统11以及圆柱车轮,可沿行走轨道8行走,所述台车门架1、主横梁2、可拆卸立柱3以及可拆卸丝杆对撑9组成该台车设备的主要支撑系统。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钢模台车设备的右侧视图,所述台车门架1设置于台车设备的前后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行走系统6上;所述主横梁2为大跨度横梁,焊接于台车设备的上部,用于连接两端的台车门架1,主横梁2的上方焊接有次横梁4和次梁5作为主横梁2的加强支撑;所述可拆卸立柱3为圆形钢管,作为辅助支撑设置于主横梁2的下方,且呈双排多点等间距分布,保证整个系统有较好的承载性能;所述可拆卸丝杠支撑9为圆形钢管,设置于台车设备的中间位置,两端分别于模板系统7的两侧面铰接在一起,作为横向对称支撑。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钢模台车设备内部结构的侧视图,所述模板系统7由槽钢、钢板和液压千斤顶10组成,其上部通过焊接直接与台车门架1、主横梁2、可拆卸立柱3以及可拆卸丝杆对撑9组成的支撑系统固定连接,其两侧面通过液压千斤顶10与支撑系统铰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台车门架1和主横梁2由钢板和工字钢焊接而成,次横梁4为工字钢,次梁5为槽钢,不同构件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台车门架1、主横梁2、可拆卸立柱3以及可拆卸丝杆对撑9组成该台车设备的主要支撑系统,下部加上行走系统6,上部加上模板系统7共同构成整个钢模台车设备。

本发明在使用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在市政工程中交通受限的条件下,缩短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质量:

步骤一:组装行走轨道8,并利用螺栓将其铺设于施工区域的地面上;

步骤二:依次安装行走系统6、台车门架1和主横梁2,每个系统单元的连接方法均采用焊接形式;

步骤三:依次安装次横梁4、次梁5、模板系统7、液压千斤顶10和动力系统11,次横梁4和次梁5均采用焊接形式固定于主横梁2上,动力系统11通过螺栓固定于行走系统6上;

步骤四:启动动力系统11将台车开到指定位置,通过液压千斤顶10将模板系统7展开;

步骤五:安装可拆卸立柱3和可拆卸丝杆对撑9,通过液压千斤顶10将模板系统的高度调整到指定位置。

在以上施工过程中,台车设备在行车时,可拆卸立柱3和可拆卸丝杠支撑9均拆卸,剩余结构沿行走轨道8行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可拆卸轻质内桁架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及施工方法,台车设备包括台车门架、主横梁、可拆卸立柱、次横梁、次梁、行走系统、模板系统、行走轨道、可拆卸丝杠支撑、液压千斤顶和动力系统,所述行走轨道通过螺栓连接铺设于地面,所述台车门架、主横梁、可拆卸立柱、可拆卸丝杆对撑组成该台车设备的主要支撑系统;所述行走系统上安装有动力系统以及圆柱车轮,可沿行走轨道行走;所述模板系统上部通过焊接直接与支撑系统固定连接,其两侧面通过液压千斤顶与支撑系统铰接在一起。该行走式钢模台车设备力学性能好,承载能力强,很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解决了在断面一致、质量要求高、工期较短时遇到的施工进度慢,质量难以控制等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地华;邓运生;周杰刚;叶建;蒋少武;黄晓程;黄定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01
技术公布日:2018.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