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预制泵站抗浮底座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9495发布日期:2018-11-27 23:56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预制泵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预制泵站抗浮底座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钢预制泵站底座主要有马蹄型和平底两种结构形式,这两种结构形式均存在一定缺陷,平底座容易沉积淤泥及杂物,不利于排污;马蹄型底座虽然排污效果好,但是泵站筒底部和水泥基础面结合处的空间通过侧面灌浆的方式不能灌满,同时由于地下水渗出,二次灌浆后的水泥遇水无法固化,导致玻璃钢筒体底部和水泥基础无法紧密结合,从而使底座耦合架向上凸起并变形,产生拉应力后容易开裂,大大降低了底座的寿命。

如图1所示,现有的泵站筒底座的固定都是采用压板,压板和与底座表壁之间采用地脚螺栓连接,当出现地下水很深的情况时,压板所受浮力增大,容易使泵站底座与水泥基础分离,从而影响泵站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预制泵站抗浮底座及其制作工艺,该底座不仅利于排污,还能和水泥基础紧密结合,有效增强底座的抗浮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玻璃钢预制泵站抗浮底座,包括混凝土基座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基座上的泵站筒,所述泵站筒底部设置有集水底座,集水底座内开有集水坑,集水底座包括壳体以及填充在壳体内的玻璃钢格栅加强筋,壳体底部设置有将其密封的钢板,钢板底面固定有多个螺母柱,螺母柱内配合有第一地脚螺栓,所述混凝土基座上设置有多个二次浇注孔,二次浇注孔为圆台孔,所述第一地脚螺栓位于二次浇注孔内,相邻二次浇注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混凝土基座一侧设置有浇注通道,浇注通道一端与其中一个二次浇注孔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软管泵,通过软管泵将二次浇注孔内注满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浇注孔的上口直径大于100mm。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二次浇注孔之间的管道为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底座外壁上固定有螺套,螺套内配合有第二地脚螺栓,第二地脚螺栓一端位于二次浇注孔内,另一端穿过螺套并配合有紧固螺母。

一种玻璃钢预制泵站抗浮底座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一次浇筑:先编制好二次浇注孔的钢筋网,然后预埋在混凝土基座内,二次浇注孔的钢筋网呈圆台状,每个二次浇注孔的钢筋网之间采用PVC管连通,倒入混凝土进行第一次浇筑;

(2)集水底座装配:集水底座上设置一内凹的集水坑,并在集水底座的壳体内填充玻璃钢格栅加强筋提供支撑,然后在壳体底部预制钢板,将壳体底部密封,在预制钢板的同时在钢板底部预制多个螺母柱,使螺母柱与钢板一体连接,螺母柱内插入地脚螺栓,起吊泵站筒,并使地脚螺栓插入到一次浇筑后的二次浇注孔内;

(3)二次浇筑:启动软管泵,向PVC管内加压灌注混凝土,确保每个二次浇注孔内灌满混凝土后进行风干。

本发明通过在集水底座下方增加地脚螺栓并通过二次灌浆将底座与混凝土基座连成整体,不仅增加了底座与混凝土基座之间的连接强度,还能有效抵抗较大浮力,减少泵站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泵站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混凝土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泵站筒;2-集水坑;3-玻璃钢格栅加强筋;4-钢板;5-二次浇注孔;6-混凝土基座;7-混凝土;8-PVC管;9-软管泵;10-螺母柱;11-第一地脚螺栓;12-螺套;101-地下水;102-钢筋混凝土;103-混凝土;104-灌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的泵站底座在较深地下水101中受较大浮力,压板与钢筋混凝土103之间容易脱落,并且由于马蹄型形状的底座,从灌浆口104处灌入的混凝土102无法与底座之间无法接触,导致结合不紧密,连接强度不高,因此将现有的泵站底座进行改进。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玻璃钢预制泵站抗浮底座包括混凝土基座6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基座6上的泵站筒1,泵站筒1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底座,集水底座内开有内凹的集水坑2,集水坑2的侧壁为斜面可利于集水。所述集水底座包括壳体以及填充在壳体内的玻璃钢格栅加强筋3,玻璃钢格栅加强筋3与壳体焊接或靠接,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将其密封的钢板4,钢板4底面固定有多个螺母柱10,螺母柱10内配合有第一地脚螺栓11,所述混凝土基座6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且混凝土基座6上设置有多个二次浇注孔5,二次浇注孔5为圆台孔,并且二次浇注孔5的上口直径大于100mm,可用于通过地脚螺栓,第一地脚螺栓11位于二次浇注孔5内并通过混凝土7固定。

为增加二次浇注孔5之间的流通性,相邻二次浇注孔5通过PVC管8连通,所述混凝土基座6一侧设置有浇注通道,浇注通道也采用PVC材质制作,浇注通道一端与其中一个边侧处的二次浇注孔5连通,且浇注通道另一端连接有软管泵9,软管泵9一侧连接混凝土料坑,启动软管泵9,可将混凝土压送至PVC管8内并将二次浇注孔5填充满。

为了进一步增加混凝土基座6与集水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集水底座外壁上固定有多个螺套12,螺套12内配合有第二地脚螺栓,第二地脚螺栓一端位于相应的二次浇注孔5内,第二地脚螺栓的另一端穿过螺套12并配合有紧固螺母,可进一步保证混凝土基座6与集水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玻璃钢预制泵站抗浮底座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一次浇筑:预先编制好二次浇注孔5的钢筋网,二次浇注孔5的钢筋网呈圆台状,且二次浇注孔5的上口直径大于100mm,然后将二次浇注孔5的钢筋网预埋至混凝土基座6内,倒入混凝土进行第一次浇筑;

(2)集水底座装配:集水底座为中空壳体,在集水底座的中部轧制一内凹的集水坑2,集水坑2的侧壁为斜面,然后在集水底座的内腔填充玻璃钢格栅加强筋3以提供支撑,为了提高集水底座底面的支撑强度,在集水底座的壳体底部预制钢板4,将壳体底部密封,在预制钢板4的同时在钢板4底部预制多个螺母柱10,使螺母柱10与钢板4一体连接,不易脱落,螺母柱10内插入第一地脚螺栓11,趁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未风干之前,起吊泵站筒1,并使第一地脚螺栓11插入对应的二次浇注孔5内;

(3)二次浇筑:启动软管泵9,混凝土经PVC管8并压送至每个二次浇注孔5内,可对每个二次浇注孔5进行二次浇筑,待灌满混凝土后进行风干。

本发明结合了平底座和马蹄型底座的优点,不仅排污方便,而且混凝土与底座结合紧密,并通过二次浇筑的方式使地脚螺栓与底座稳定连接,可大大增强泵站的抗浮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