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134发布日期:2018-09-25 21:29阅读:2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防护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由于护坡还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护坡一般具有较好的防水性,以避免斜坡含水量过多导致泥土滑落,但在长久无雨时岸边泥土将出现过度干燥,可能影响岸边植物的生长,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坡结构,具有保持岸边泥土湿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坡结构,包括覆盖在岸边斜坡表面的坡面板,所述坡面板设有倾斜向下插入斜坡中的渗灌管,所述渗灌管远离斜坡的端部与坡面板远离斜坡的一侧连通,所述坡面板设有倾斜向上插入斜坡中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斜坡的端部与坡面板远离斜坡的一侧连通,所述坡面板设有位于江河液面以下的种植槽,所述渗灌管以及导流管远离斜坡的端部均位于种植槽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江河水冲刷坡面板时,由于种植槽位于渗灌管以及导流管的下方,使得江河水首先冲击种植槽上方的植物,通过种植槽上的植被缓冲冲击力,降低对坡面板的冲刷损伤,同时江河水冲刷时,沿着坡面板向上流动,达到渗灌管远离斜坡的端部时,进入渗灌管中,通过渗灌管泄流,进一步降低江河水对护坡面的冲刷力,同时江河水进入渗灌管中后渗灌至斜坡的泥土中,以保证岸边泥土湿润,当降雨较多以及江河水通过渗灌管进入岸边泥土中过多导致泥土含水量较大时,泥土中水分进入导流管,通过导流管排出,以实现岸边泥土的湿度平衡,避免岸边泥土湿度过大引发泥土滑落。

优选的,所述渗灌管插入岸边斜坡内的端部封闭,所述渗灌管的侧壁上开有若干渗灌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渗灌管的端部封闭,且渗灌管的侧壁开有渗灌孔,使得江河水通过渗灌管渗入泥土的作用范围增大,提高湿润泥土的效果,同时避免江河水从渗灌管的端部直接排入泥土中导致岸边泥土局部含水量过大导致产生的不良影响。

优选的,所述渗灌管内设有海绵管,所述海绵管的外壁与渗灌管的内壁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海绵管防止泥土从渗灌孔进入渗灌管导致堵塞,同时通过海绵管进一步减缓渗透速度,使得水分更好的通过泥土扩散,使得渗灌效果更佳,同时通过海绵管的内部空间使得渗灌管仍能提供较好的泄流作用。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插入岸边斜坡内的端部封闭,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开有若干导流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管的端部封端且在导流管的侧壁上开有若干导流孔,使得泥土中水分进入导流管的作用面积增大,提高导流管排出泥土中水分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内设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的外壁与导流管的内壁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海绵条阻隔泥土,防止泥土从导流孔进入导流管,避免堵塞,同时通过海绵条的吸水性,更好的吸收泥土中水分以排出。

优选的,所述坡面板连接有覆盖在斜坡顶部的坡顶板,所述坡顶板通过锚固件与斜坡顶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坡顶板与斜坡顶部连接,对斜坡顶部提供防护作用,提高斜坡稳定性,同时由于坡面板与坡顶板连接,进而提高了坡面板与斜坡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坡顶板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坡面板设有延伸至底部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导流槽以及第二导流槽将雨水导流,提高疏雨效果,减少雨水积累,提高斜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远离斜坡的端部与第二导流槽连通且渗灌管远离斜坡的端部与第二导流槽不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流管与第二导流槽连通且渗灌管与第二导流槽不连通,降雨时减少雨水沿坡面板流动以进入渗灌管,降低导流管排水负荷,提高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种植槽上的植物缓冲江河水的冲击力,通过渗灌管泄流,降低江河水对护坡面的冲刷力,降低对坡面板的冲刷损伤;江河水进入渗灌管中后渗灌至斜坡的泥土中,以保证岸边泥土湿润,泥土含水量较大时,泥土中水分通过导流管排出,以实现岸边泥土的湿度平衡,避免岸边泥土湿度过大引发泥土滑落;通过渗灌孔提高渗灌范围,通过海绵管防止堵塞,提高渗灌稳定性;通过导流孔提高导流范围,通过海绵条防止堵塞,提高排水效果;通过坡顶板提高斜坡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坡面板与斜坡的连接稳定性;通过第一导流槽以及第二导流槽将雨水导流,提高疏雨效果,提高斜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护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渗灌管以及导流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坡面板;11、第二导流槽;2、坡顶板;21、第一导流槽;3、种植槽;31、海绵层;32、种植孔;4、渗灌管;41、渗灌孔;42、海绵管;5、导流管;51、导流孔;52、海绵条;6、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护坡结构,参照图1以及图2,包括覆盖在岸边斜坡表面的坡面板1,坡面板1底部设有种植槽3,坡面板1设有倾斜向下插入岸边斜坡内的渗灌管4以及倾斜向上插入岸边斜坡内的导流管5。

参照图2,坡面板1顶部一体连接有坡顶板2,坡顶板2覆盖在岸边斜坡的顶部,坡顶板2以及坡面板1均通过锚固件6与岸边斜坡连接。

坡顶板2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一导流槽21,第一导流槽21沿水平方向朝向坡面板1延伸,坡面板1远离岸边斜坡的板面上开有第二导流槽11,第二导流槽11从坡面板1的顶部延伸至坡面板1的底部,第一导流槽21与第二导流槽11连通。

种植槽3共两层,均位于靠近坡面板1底部的位置,种植槽3位于坡面板1远离岸边斜坡的一侧,种植槽3内种植有水生植物,种植槽3内固定有海绵层31,海绵层31上开有若干种植孔32,水生植物种植在种植孔32中,避免江河水冲击以带走水生植物。

参照图2以及图3,导流管5远离岸边斜坡的端部连通坡面板1远离岸边斜坡的一侧的表面,导流管5远离岸边斜坡的端部位于第二导流槽11内并与第二导流槽11连通,导流管5有若干个。

导流管5插入岸边斜坡的端部封端,导流管5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51,导流管5内固定有海绵条52,海绵条52的外侧壁与导流管5的内侧壁抵接固定。

渗灌管4远离斜坡的端部连通坡面板1远离岸边斜坡的一侧的表面,渗灌管4远离岸边斜坡的端部与第二导流槽11不连通,渗灌管4有若干个。

渗灌管4插入岸边斜坡的端部封端,渗灌管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渗灌孔41,渗灌管4内固定有海绵管42,海绵管42的外侧壁与渗灌管4的内侧壁抵接固定。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江河水冲刷时,通过种植槽3上的植物缓冲,减缓江河水对坡面板1的冲击力,江河水冲刷坡面板1时,沿着坡面板1向上流动,到达渗灌管4远离岸边斜坡的端部并进入渗灌管4中,通过渗灌管4泄流,进一步降低江河水冲刷坡面板1的冲击力,降低坡面板1的损伤,提高坡面板1的使用寿命。

降雨较多时,岸边泥土含水量较大,泥土中水分进入导流管5,并通过导流管5排出,干旱时,岸边泥土含水量较少,江河水通过渗灌管4渗入岸边泥土以补充水分,保持岸边泥土含水量稳定,保证岸边泥土的湿度平衡,避免岸边泥土湿度过低影响植被生长,同时避免湿度过大引发泥土滑落。

由于渗灌管4倾斜向下插入岸边斜坡,避免江河水进入渗灌管4后回流,保证充足的水分进行渗灌,以保持岸边泥土的湿度。

由于导流管5倾斜向下插入岸边斜坡,使得岸边泥土中的水分进入导流管5后通过自重流出,无需外加动力,节能环保。

通过渗灌管4插入岸边斜坡的端部封闭且在侧壁上开设有渗灌孔41,使得江河水渗入岸边泥土中的作用面积较大,避免水分局部排出导致岸边泥土局部含水量过大,提高岸边斜坡稳定性。

通过渗灌管4内设置海绵管42,以避免岸边泥土从渗灌孔41进入渗灌管4内导致堵塞,同时利用海绵管42的内部空间保证较好的泄流效果。

通过导流管5插入岸边斜坡的端部封闭且在导流管5侧壁上开设导流孔51,提高岸边泥土水分渗入导流管5的作用面积,提高排水效率,更好的保持岸边泥土的湿度平衡。

通过在导流管5内设置海绵条52,以避免岸边泥土从导流孔51进入导流管5内导致堵塞,同时利用海绵条52的吸水性加快吸水速度,提高排水效率。

通过锚固件6使坡顶板2与斜坡顶部连接以及坡面板1与斜坡连接,提高护坡结构与岸边斜坡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岸边斜坡的稳定性。

通过第一导流槽21以及第二导流槽11配合更好的导流雨水,减少降雨时斜坡顶部积水,进一步提高斜坡稳定性。

由于导流管5与第二导流槽11连通且渗灌管4与第二导流槽11不连通,避免导流管5排出水分再次从渗灌管4进入泥土中,保证排水效果。

通过在种植槽3内设置海绵层31以及在海绵层31上设置种植孔32,利用海绵层31限制水生植物受冲击时脱离种植槽3,同时,利用海绵层31吸收水分,保持种植槽3的水分,减少种植槽3水分过少导致水生植物损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