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790发布日期:2018-09-18 20:0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水泥混凝土的大量使用降低了路面对雨水的吸收能力,从而增大了地下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现有的排水管道呈网状铺设在路面下的地基中,与排水管道相连的排水井井口位于路面上,排水井盖则覆盖在排水井井口处。目前常用的排水井盖通常采用一体式结构,并且排水井盖和排水井之间无连接,两者位置相对固定,另外,挪动排水井盖时比较费力,且很少打开。虽然这种结构的排水井盖在降雨量较小时能够起到排水、覆盖排水井以及保护路面行人和车辆的作用,但若降雨量超过排水管道满负荷运行能力的话,路面将会出现大量积水,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一体式结构的排水井盖就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排水管道的水压力有可能将井盖顶起并被雨水冲走,而这时排水井处又无警示标志,从而使得排水井成为行人和车辆的陷阱,所以安全性差;另外,由于雨水不能及时排除,而排水井周围又有大量积水,而这种一体式化排水井盖又不能自动打开,因此不具备辅助排水之作用。

此外,专利号为CN6.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升降井盖,包括井盖、井座和直线运动单元,所述井盖通过直线运动单元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气缸和支撑台来辅助支撑井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通过水流在管道内形成冲压,带动顶升件向上顶起升降部,打开升降部与安装部之间的进水口,解决了井盖自动打开促进排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包括井座、安装于所述井座上端的井盖以及安装于所述井盖下端的顶升组件,所述井盖包括安装部和若干沿其周向等距滑动设置于该安装部上的升降部,所述顶升组件带动升降部向上运动并打开升降部与安装部之间的进水口。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部紧固安装于所述井座上端,其中心处开设有与所述升降部一一对应设置的槽口,所述进水口位于该槽口处。

作为改进,所述升降部包括从上至下一体成型设置的支撑部以及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上部为倒圆台状,且其上端部直径小于支撑部的直径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升降部还包括若干刮泥件,所述刮泥件沿其周向等距安装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其对所述安装部的槽口处进行杂物刮除工作。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部的下端沿其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刮泥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刮泥件的上端面与滑槽的端面之间均安装有弹性件。

作为改进,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若干与所述升降部一一对应设置的顶升件,所述顶升件均包括:

作为改进,所述竖直段下端的出口靠近地面设置,所述水平段的进口用于进水;

顶升件,所述顶升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竖直段内,其上端部与所述升降部紧固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顶升件包括从上至下一体设置的连接部、连杆以及滑块,所述连杆贯穿所述竖直段的上端部设置,其直径小于滑块的直径设置,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竖直段的内部,且其下端面高于所述水平段与竖直段的连接位置处。

作为改进,所述滑块的下端部沿其周向等距固定设置有若干扇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管道的水平段进水,并在竖直段形成冲压,顶升件受到向上的压力并带动升降部向上移动,打开升降部和安装部之间的进水口,当水流量减小不足以带动顶升件时,升降部慢慢下降,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即可实现井盖自动升降排水,且多个出水口同时打开,排水量大大赠奖,节省能源且不易损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升件的滑块下端设置扇叶,扇叶整体呈弧形,当水流从水平段冲至竖直段时,水流冲击在扇叶上,在扇叶的结构特点下,会带动顶升件旋转同时上升,相应的,升降部以旋转的方式上升,相对于直上直下的打开方式,通过此方式打开更安全,避免对井盖造成伤害;

(3)由于安装部上的槽口与升降部的外轮廓向匹配,且升降部上的支撑部的底面为水平面,相应的,安装部上对应支撑部处就容易积攒泥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升降部的支撑部下端设置刮泥件,当升降部被顶起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刮泥件从滑槽内滑出,当水流量减小升降部开始下降时刮泥件与安装部接触,此时在扇叶的带动下,升降部仍处于旋转状态,此时就带动刮泥件将泥沙刮起,并随不断进入的水流冲入下水道,且刮泥件在压力作用下慢慢挤压弹性件并收缩于滑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耗低,排水效率高,不易堵塞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井盖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部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部与挂泥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部与挂泥件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挂泥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一种建筑用可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包括井座1、安装于所述井座1上端的井盖2以及安装于所述井盖2下端的顶升组件3,所述井盖2包括安装部21和若干沿其周向等距滑动设置于该安装部21上的升降部22,所述顶升组件3带动升降部22向上运动并打开升降部22与安装部21之间的进水口4,多个出水口4同时打开,可以迅速增大排水量,排水效率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升组件3包括若干与所述升降部22一一对应设置的顶升件31,所述顶升件31均包括:

管道311,所述管道311包括互相连通的竖直段3111和水平段3112,所述竖直段3111下端的出口310靠近地面设置,所述水平段3112的进口3100用于进水;

驱动件312,所述驱动件312滑动设置于所述竖直段3111内,其上端部与所述升降部22紧固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升降部22由轻质材料制作而成,且管道的进口3100同向设置,当排入下水道内的水进入管道311的水平段3112内,并在竖直段3111形成冲压,驱动件312受到向上的压力并带动升降部22向上移动,打开升降部22和安装部21之间的进水口4,当水流量减小不足以带动驱动件312时,升降部22慢慢开始下降,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即可实现井盖2自动升降排水,节省能源且不易损坏。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312包括从上至下一体设置的连接部3121、连杆3122以及滑块3123,所述连杆3122贯穿所述竖直段3111的上端部设置,其直径小于滑块3123的直径设置,所述滑块3123滑动设置于竖直段3111的内部,且其下端面高于所述水平段3112与竖直段3111的连接位置处。

其中,所述滑块3123的下端部沿其周向等距固定设置有若干扇叶3124,扇叶3124的长度覆盖水平段3112与竖直段3111之间的连接口直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扇叶3124整体呈弧形,多个扇叶3124组合在一起形成搅拌桨,当水流从水平段3112冲至竖直段3111时,水流冲击在扇叶3124上,在扇叶3124的结构特点下,会带动驱动件312旋转的同时进行上升,相应的,升降部22以旋转的方式上升,相对于直上直下的打开方式,通过此方式打开更安全,避免对井盖造成伤害。

值得说明的是,当升降部22上有重物时,通过转动的方式对重物附加离心力,同时配合水流的浮力作用,可以很轻松的将重物转移至升降部22外,可以轻松打开出水口4。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部21紧固安装于所述井座1上端,其中心处开设有与所述升降部22相匹配的槽口210,所述进水口4位于该槽口210处。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部22均包括从上至下一体成型设置的支撑部221以及密封部222,所述密封部222的上部为倒圆台状,且其上端部直径小于支撑部221的直径设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密封单元b的上部设置为倒圆台状,使得非工作状态时,升降部22与安装部21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升降部22上升时,安装部21处形成一个倾斜向下的坡口,利于水流的排放的同时,避免泥沙大量积累于安装部21处。

如图6、图7与图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部22还包括若干刮泥件223,所述刮泥件223沿其周向等距安装于所述支撑部221的下端,其对所述安装部21的槽口210处进行杂物刮除工作。

其中,所述安装部21的下端沿其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滑槽212,所述刮泥件223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212内。

进一步地,所述刮泥件223的上端面与滑槽212的端面之间均安装有弹性件224。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安装部21上的槽口210与升降部22的外轮廓相匹配,且升降部22上的支撑部221的底面为水平面,相应的,安装部21上对应支撑部221处也为水平面,会容易积攒泥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升降部22的支撑部221下端设置刮泥件223,当升降部22被顶起时,在弹性件224的作用下刮泥件223从滑槽212内滑出,当水流量减小升降部22开始下降时刮泥件223与安装部21接触,此时在扇叶3124的带动下,升降部22仍处于旋转状态,带动刮泥件223转动将泥沙刮起,泥沙就随不断进入的水流冲入下水道,且刮泥件223在压力作用下慢慢挤压弹性件224并收缩于滑槽212内。

工作过程:

过量的水流进入管道311内,并在竖直段3111内形成冲压,冲击扇叶3124转动,同时使驱动件312上升,分别带动升降部22旋转上升,打开各升降部22与安装部之间的进水口4,增大排水量;同时,当升降部22被顶起,在弹性件224的作用下刮泥件223从滑槽212内滑出,当水流量减小升降部22开始下降时刮泥件223与安装部21接触,此时在扇叶3124的带动下,升降部22仍处于旋转状态,带动刮泥件223转动将泥沙刮起,泥沙随不断进入的水流冲入下水道,且刮泥件223在压力作用下慢慢挤压弹性件224并收缩于滑槽212内,同时进水口4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