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城市合流管涵的溢流式防倒灌导流三通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8031发布日期:2018-08-28 22:04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于城市合流管涵的溢流式防倒灌导流三通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合流制排水管涵的污染以及雨季合流水截流溢流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合流制管道的溢流污染已成为部分城市改善水体水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但是,从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现实情况看, 部分合流制系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想得到根本改善, 就必须加强对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水的管理和控制。

但是,普通的合流制截流井工艺结构不够完善,溢流水通过截流井时不够顺畅,影响了排水系统的过流能力,降低了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此外,由于合流式排水管涵较普通其他排水管涵内漂浮物较多,而合流制截流井的溢流管道一般较小,容易被堵塞,致使大部分溢流形同虚设。反之,若为了顺畅排出合流制管涵内的漂浮垃圾而增大溢流管直径,合流制管涵的截流倍数将下降,溢流水对河流的污染将加重。根据调查统计情况,目前合流制排水管涵截流溢流井的溢流管道末端或者没有垃圾拦截措施,或者设置拦污栅作为垃圾拦截措施,前者会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而后者则容易阻塞溢流管,降低管道过流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城市合流管涵的溢流式防倒灌导流三通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于城市合流管涵的溢流式防倒灌导流三通井,包括带有井盖的井体,所述井体底部设置有合流制主管涵,所述合流制主管涵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井盖正下方的推拉式检修人孔;合流制主管涵内顶面最高处向外引伸设置有通向河道八字排出口处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和合流制主管涵位于井体内的部分形成顺水三通结构;溢流管末端设置有外罩除污篮的拍门,所述除污篮与设置在所述河道八字排出口侧壁上的竖直导轨滑动相连,且除污篮通过设置在顶部的连接杆与滨水平台固定桩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于城市合流管涵的溢流式防倒灌导流三通井,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和维护,设备的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均较为低廉,不仅能够增大合流制排水管涵的截流倍数,顺畅的排出溢流水和漂浮垃圾,还能高效的收集排出的垃圾并便利将其清除,同时有效的解决了主管涵检查井冒水而引发事故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于城市合流管涵的溢流式防倒灌导流三通井,包括带有井盖1的井体2,井体2底部设置有合流制主管涵3,所述合流制主管涵3上设置有位于井盖1正下方的推拉式结构的检修人孔4;合流制主管涵3内顶面最高处向外引伸设置有通向河道八字排出口5处的溢流管6,该溢流管6和合流制主管涵3在位于井体2内的部分形成顺水三通结构;溢流管6末端设置有外罩除污篮7的拍门8,除污篮7与设置在河道八字排出口5侧壁上的竖直导轨9滑动相连,且除污篮7通过设置在顶部的连接杆10与滨水平台固定桩11相连。

使用时,将合流制主管涵3与上下游各个检查井/截流溢流井的井体2相连接。旱季及初雨时,合流制主管涵3的水流由上游管段顺利排出至下游管段。随着降雨增大,合流制主管涵3上游来水加大,设置在溢流管6末端的拍门8打开,溢流水及漂浮垃圾通过溢流管6流入除污篮7内,漂浮垃圾将被拦截在篮内,而溢流水将排入河道内。降雨过后,提拉连接杆10将除污篮7沿导轨9提升至滨水平台上进行清理。若雨后滨水平台处于淹没状态,可以间隔数次降雨期后再行清理除污篮7。此外,每年或者每隔一年需对三通内部进行检修,检修人员可通过井盖1及检修人孔4进入三通内部,进行检修工作。

在雨季合流制管涵内水量较大、垃圾较多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顺畅地将溢流水和漂浮垃圾排至河内,避免管涵内垃圾淤塞造成过流能力下降,同时,通过溢流管末端拍门的设置,增大了主管涵的截流倍数;通过溢流管压力的泄放,可有效防止主管涵检查井冒水和事故的发生;在溢流管末端设置垃圾拦截清理系统,可以方便的清理雨后通过溢流管排出的垃圾,保证河道清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