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197发布日期:2018-10-16 19:2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属于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系发达地区软土地基比较常见,软基处理也因此成为公路建设中影响工程造价和公路施工质量的最关键的工作,在以往的路基软基处理措施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水泥搅拌桩等。这些方法在以往的路基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处理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堆载预压法是对原地基不做处理,直接在其上覆以土、砂石、水,地基通过重力使土体压缩,土基中的水随即排除,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节省费用,缺点是预压工期长,固结程度不够,处理效果可靠度差。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是在地基处理地段插入一定数量和深度的塑料排水板,排水板与土基接触,当土基受到堆载压力时,其中的水会通过塑排板内的芯板排到地表,并通过砂垫层排到路基范围以外,当土基内的水排除后,即实现固结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堆载时间长,土基处理深度有限,一般不大于15m。水泥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水泥强制搅拌,利用水泥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但是,水泥搅拌桩对软土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只是在水泥搅拌桩桩位处土基强度得到了改善,而在桩身之间的土,并没有发生变化。原状土的含水量没有降低。

针对上述各种软基处理方法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碎石芯桩,在软土地基处理路段打入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打入后在管内腔插入软式透水盲管并填塞碎石)的方式,利用渗水混凝土的渗水性,通过桩体对土基的挤密作用以及路基土自身堆载压实等,使土基里的水渗透到混凝土管内腔中,然后通过管桩内腔及内腔内布设的软式透水盲管排到路基范围以外,使土基达到快速固结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对混凝土管桩本体的结构及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混凝土管桩本体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该混凝土管桩结构简单,能够配合各种软基处理的作用,且具有非常好的透水性及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包括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及桩套箍构成,所述端头板设在所述圆筒形桩身两端,所述桩套箍环绕所述圆筒形桩身(两端头部设置);

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形桩身内的钢筋,所述钢筋包括纵向主筋、加强筋及螺旋箍筋,所述纵向主筋和所述加强筋是设置在圆筒形桩身管壁内,且所述纵向主筋垂直焊接固定在所述加强筋的外侧,所述螺旋箍筋环绕在纵向主筋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筒形桩身一端头部设有透水混凝土管帽,所述透水混凝土管帽上方及四周均铺设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中部和顶部铺设有双向钢塑格栅,所述圆筒形桩身内填充有碎石,且所述圆筒形桩身内还设有软式透水盲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筒形桩身为空心筒体结构,所述圆筒形桩身的直径为400mm,所述圆筒形桩身管壁厚度为70mm;所述纵向主筋直径为φ12HRB400钢筋、加强筋采用φ16HRB400钢筋,螺旋箍筋采用φb5冷拔低碳钢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纵向主筋焊接采用点焊,且焊接不出现主筋钢筋烧伤、焊瘤现象;所述螺旋箍筋在与所述纵向主筋的接触点全部焊接,且焊接时不出现焊瘤和烧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纵向主筋焊接采用点焊,且焊接不出现主筋钢筋烧伤、焊瘤现象;所述螺旋箍筋在与所述纵向主筋的接触点全部焊接,且焊接时不出现焊瘤和烧伤。

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节段长度为400cm,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筋为设有双面焊结构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该混凝土管桩结构简单,能够配合各种软基处理的作用,且具有非常好的透水性及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其中,桩体压入过程中通过对土基的挤密作用而排水,使土基固结;二是在土基固结后,由于管桩外壁粗糙,与土体密贴,增大了管桩与土体的摩擦力,起到摩擦桩的作用,更加增大了土基的整体承载力;三是管桩一般打入深度均到达持力层,管桩支撑在持力层上,既起到支撑路基的作用,又能有效降低路基工后总沉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俯视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俯视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包括圆筒形桩身10、端头板12及桩套箍13构成,所述端头板12设在圆筒形桩身 10两端,所述桩套箍13环绕圆筒形桩身10两端头部设置,构成了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基本构件;

所述高速公路软厚土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形桩身10内的钢筋,所述钢筋包括纵向钢筋111、加强筋112及螺旋箍筋 113,且纵向钢筋111和加强筋112是设置在圆筒形桩身10内,且纵向主筋111 垂直焊接固定在加强筋112的外侧,螺旋箍筋113环绕在纵向主筋111的外侧。其中,所述加强筋112与所述纵向主筋111焊接采用点焊,且焊接不出现主筋钢筋烧伤、焊瘤现象;所述螺旋箍筋113在与纵向主筋111的接触点全部焊接,且焊接时不出现焊瘤和烧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配合各种软基处理的作用,且具有非常好的透水性及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其中,桩体压入过程中通过对土基的挤密作用而排水,使土基固结;二是在土基固结后,由于管桩外壁粗糙,与土体密贴,增大了管桩与土体的摩擦力,起到摩擦桩的作用,更加增大了土基的整体承载力;三是管桩一般打入深度均到达持力层,管桩支撑在持力层上,既起到支撑路基的作用,又能有效降低路基工后总沉降量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圆筒形桩身10为空心筒体结构,所述圆筒形桩身10 的直径为400mm,所述圆筒形桩身10管壁厚度为70mm;所述纵向主筋1直径为φ12HRB400钢筋、加强筋2采用φ16HRB400钢筋,螺旋箍筋3采用φb5 冷拔低碳钢丝。

具体地,所述圆筒形桩身10一端头部设有透水混凝土管帽40,所述透水混凝土管帽40上方铺设有40cm厚的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中部和上部设有双向钢塑格栅,所述圆筒形桩身10内均填充有碎石(20),且圆筒形桩身10内还设有软式透水盲管30。本实用新型是在软土地基处理路段打入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打入后在管内腔插入软式透水盲管并填塞碎石)的方式,利用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通过桩体对土基的挤密作用以及路基土自身堆载压实等,使土基里的水渗透到混凝土管内腔中,然后通过管桩内腔及内腔内布设的软式透水盲管排到路基范围以外,使土基达到快速固结的效果。

附注: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用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桩节段长度为400cm,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筋2上设有双面焊结构2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