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园林施工中的开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073发布日期:2018-10-13 02:0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园林施工中的开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园林建设中,沟槽开挖是较为常见的作业,在现有沟槽开挖过程中,需要利用机械进行一次开挖之后,再二次人工返工,沟槽无法一次成型,挖沟效率低,另外由于园林施工现场的场地环境复杂,现有的大型机械无法抵达一些位置,只能利用人工挖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园林施工中的开沟装置,能够在园林施工中,实现高效高质的沟槽开挖作业,同时装置不受场地因素限制,能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园林施工中的开沟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底部设有行走机构,底板顶面上设有驱动电机和第二液压缸;

所述的底板在设有驱动电机的位置所对应的底面上设有破土轮,破土轮固定设置在破土轮轴两端,破土轮轴与驱动电机的转轴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

所述的第二液压缸的推杆竖直向下穿过底板并延伸至底板下方,位于底板下方的推杆一端上设有铲土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破土轮的破土轮轴上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的第一套筒外壁上与第一支杆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底面铰接连接;

所述的底板底面在驱动电机与第二液压缸之间还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推杆水平朝向驱动电机设置,且第一液压缸的推杆上设有定滑轮,所述的传动皮带经过定滑轮并与驱动电机、破土轮轴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破土轮轴上还固定设有第二套筒,传动皮带绕设在第二套筒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行走机构采用履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板上方还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的第三液压缸的推杆穿过底板并延伸至底板下方,位于底板下方的第三液压缸推杆一端上设有整平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驱动电机、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均与设置在底板上的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板上方由一端向另一端方向依次设置驱动电机、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控制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铲土板是由水平板和倾斜板组成的,所述的倾斜板设置在水平板靠近破土轮的一端,所述的水平板上设有弧形的侧挡板,水平板远离倾斜板的一侧上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与第二液压缸的推杆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二液压缸为两个,两个第二液压缸上设置的两个铲土板内侧接触设置,且两个铲土板上的侧挡板呈“人”字形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铲土板外侧的底板底面上设有弧形防尘罩。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整平板倾斜设置,整平板上设有第三支杆,第三支杆与第三液压缸的推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园林施工中的开沟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实现沟槽的一次开挖成型,无需进行“先机械后人工”的两道施工步骤,有效提升了沟槽开挖的效率;

(2)装置的行走机构部分采用履带,且装置整体体积较小,能够在施工现场的复杂环境中移动并且能够达到大型机械无法到达的位置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除行走机构后的整体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破土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铲土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铲土板在作业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防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平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行走机构2,驱动电机3,第一液压缸4,第二液压缸5,第三液压缸6,控制器7,破土轮8,第一支杆9,第一套筒10,破土轮轴11,第二套筒12,传动皮带13,铲土板14,水平板15,倾斜板16,侧挡板17,第二支杆18,弧形防尘罩19,整平板20,第三支杆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中,一种用于园林施工中的开沟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设有行走机构2,底板1顶面上设有驱动电机3和第二液压缸5;

所述的底板1在设有驱动电机3的位置所对应的底面上设有破土轮8,破土轮8固定设置在破土轮轴11两端,破土轮轴11与驱动电机3的转轴之间通过传动皮带13连接;

所述的第二液压缸5的推杆竖直向下穿过底板1并延伸至底板1下方,位于底板1下方的推杆一端上设有铲土板1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行走机构2采用履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板1上方还设有第三液压缸6,所述的第三液压缸6的推杆穿过底板1并延伸至底板1下方,位于底板1下方的第三液压缸6推杆一端上设有整平板2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驱动电机3、第一液压缸4、第二液压缸5和第三液压缸6均与设置在底板1上的控制器7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板1上方由一端向另一端方向依次设置驱动电机3、第一液压缸4、第二液压缸5、第三液压缸6和控制器7。

实施例2:

如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破土轮8的破土轮轴11上设有第一套筒10,所述的第一套筒10外壁上与第一支杆9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底面铰接连接;

所述的底板1底面在驱动电机3与第二液压缸5之间还设有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缸4的推杆水平朝向驱动电机3设置,且第一液压缸4的推杆上设有定滑轮,所述的传动皮带13经过定滑轮并与驱动电机3、破土轮轴11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破土轮轴11上还固定设有第二套筒12,传动皮带13绕设在第二套筒12上。

实施例3:

如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铲土板14是由水平板15和倾斜板16组成的,所述的倾斜板16设置在水平板15靠近破土轮8的一端,所述的水平板15上设有弧形的侧挡板17,水平板15远离倾斜板16的一侧上设有第二支杆18,第二支杆18与第二液压缸5的推杆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二液压缸5为两个,两个第二液压缸5上设置的两个铲土板14内侧接触设置,且两个铲土板14上的侧挡板17呈“人”字形设置。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将两块铲土板14靠近底板1外侧的一边向下调节,使铲土板14倾斜,在施工过程中的铲土板14如图5所示,从而避免铲起的土又再次落入沟槽中,从而提高铲土效率。

实施例4:

如图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铲土板14外侧的底板1底面上设有弧形防尘罩19。所设置的弧形防尘罩19能够减小铲土过程中氧气的灰尘,避免扬尘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现场人员身体的伤害。

实施例5:

如图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整平板20倾斜设置,整平板20上设有第三支杆21,第三支杆21与第三液压缸6的推杆固定连接。在完成前面的破土铲土之后,通过整平板20紧贴沟槽壁并移动,实现沟槽侧壁的整平,省去了二次人工返工的麻烦。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沟槽的一次开挖成型,无需进行“先机械后人工”的两道施工步骤,有效提升了沟槽开挖的效率;装置的行走机构部分采用履带,且装置整体体积较小,能够在施工现场的复杂环境中移动并且能够达到大型机械无法到达的位置进行作业;另外有效减少了挖沟过程中的扬尘,避免了扬尘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