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辅助冲洗功能的坐便器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1063发布日期:2019-02-01 20:1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具有辅助冲洗功能的坐便器垫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洁具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辅助冲洗功能的坐便器垫圈。



背景技术:

人们有时在大便后会有一些残留污物粘滞在坐便器表面,且所处位置一般比较接近于坐便器下部,尽管残留的污物体积非常小,通常占大便污物的体积不足千分之一,但却由于具有粘性,非常难以冲走,为此现有坐便器需要设定非常大的排水量,才能基本确保粘滞污物能被冲走。假设不是考虑到需要冲走这些粘滞在坐便器表面大便污物的因素,现有坐便器至少能够节省1/3左右的排水量。换言之,上述体积不足千分之一的大便污物,却迫使人们不得不将坐便器的设定排水量增加1/3左右。

造成上述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原因是坐便器在使用前,其内表面干燥而不湿润,容易造成污物直接粘滞,第二方面原因是,现有坐便器水箱的冲刷压力低,只是利用坐便器水箱中非常有限的势能,纯粹依靠排水量换取冲刷效果的保证率,因而事倍功半,不得不大幅度加大冲水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冲洗功能的坐便器垫圈,它在保证坐便器冲刷效果的前提下,能大幅度减少冲水量。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具有辅助冲洗功能的坐便器垫圈包括盖板和垫圈本体,在垫圈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人体检测感应器;其主要特征在于,还设有喷头、微型水泵、抽水管,其中喷头附着安装在垫圈本体的下表面,喷头设有喷射孔,喷射孔朝向斜下方,微型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喷头,微型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抽水管;还设有微处理器,所述人体检测感应器连接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到微型水泵,微处理器根据人体检测感应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微型水泵工作。

所述微型水泵安装在垫圈本体的下方。

还设有陶瓷坐便器本体,陶瓷坐便器本体一体形成有水箱,所述抽水管伸入水箱中。

所述微型水泵附着安装在水箱壁上。

还设有喷头支座,喷头支座附着安装在垫圈本体的下方,所述喷头能摆动地安装在喷头支座上,喷头支座上还安装有驱动喷头摆动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既适合于与新出厂的坐便器配套使用安装,也适合于对已出厂并已安装在家庭或宾馆等的旧坐便器进行改装,安装时,可以将抽水管伸入坐便器的水箱中。使用时,微处理器根据人体检测感应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微型水泵工作,实现当使用者刚接触人体检测感应器时和/或使用离开人体检测感应器一段时间后,启动微型水泵对坐便器的表面进行喷洗。

具体地说,当人体检测感应器感知到有使用者坐上垫圈之后,可以由微处理器命令微型水泵启动,喷头的喷射孔向陶瓷坐便器本体喷出少量清水(称为第一次喷水),使陶瓷便器壁湿润,避免由于便器壁表面干燥而容易粘滞污物;第一次喷水只需微量水量;

在使用者使用便器完毕后,使用者通常会按照常规按下排水阀,进行冲水(称为正式冲水),正式冲水过程一般在使用者离开垫圈之后一两分钟之内结束,如果正式冲水后尚有少量污物粘滞在坐便器表面,则该污物一般粘滞在坐便器底部;而当人体检测感应器感知到使用者离开垫圈一段时间后(例如一分钟或两分钟),微处理器还可以命令微型水泵再次启动,喷头的喷射孔再次向陶瓷坐便器本体喷出少量清水(称为第二次喷水),第二次喷水其实是进行扫尾工作,此时如果陶瓷坐便器本体表面粘滞有少量污物,则依靠第二次喷水的高水压也能将粘滞污物冲走,使其分解或沉积进入坐便器存水弯部位的水中。由于第二次喷水使用水泵,水压大,冲刷力大,且喷射区域集中对准坐便器底部区域,因此第二次喷水的耗水量微不足道。

上述第一次喷水可以大幅度减轻正式冲水步骤的冲刷难度,因而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正式冲水过程的需要排水量;而第二次喷水则可以减轻正式冲水步骤的任务(即正式冲水步骤不再需要保证将微量粘滞污物百分之百冲走),这进一步又可减少正式冲水步骤需要的排水量,实践中可以减少1/3以上,从而达到大幅度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是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图2所示, 该具有辅助冲洗功能的坐便器垫圈包括盖板1和垫圈本体2,在垫圈本体2的上表面设有人体检测感应器21;还设有喷头3、微型水泵4、抽水管5,其中喷头3附着安装在垫圈本体2的下表面,喷头3设有喷射孔,喷射孔朝向斜下方,微型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喷头3,微型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抽水管5;所述微型水泵4安装在垫圈本体2的下方。还设有微处理器,所述人体检测感应器21连接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到微型水泵4,微处理器根据人体检测感应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微型水泵4工作。当人体检测感应器感知到有使用者坐上垫圈本体2之后,微处理器命令微型水泵4启动,喷头的喷射孔喷出少量清水(称为第一次喷水),使陶瓷便器壁湿润,避免由于便器壁表面干燥而容易粘滞污物; 当人体检测感应器感知到使用者离开垫圈本体2两分钟后,微处理器命令微型水泵4再次启动,喷头3的喷射孔再次喷出少量清水(称为第二次喷水),以喷洗陶瓷坐便器本体。

实施例一可以单独生产和销售,与市面上的陶瓷坐便器本体配套使用,也适合于对现有已经使用的陶瓷坐便器进行改装。

实施例一安装时,将抽水管的末端插入与其配套的陶瓷坐便器水箱中。

上述安装在垫圈本体上表面的人体检测感应器已经广泛应用在智能马桶上。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包含有实施例一的全部结构,另外还设有陶瓷坐便器本体7,陶瓷坐便器本体7一体形成有水箱71,所述抽水管5伸入水箱71中,如图3、图4所示。

实施例一其余方面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喷射孔喷洗方向如图5箭头所示。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区别是实施例三还设有喷头支座31,喷头支座31附着安装在垫圈本体2的下方,所述喷头3能摆动地安装在喷头支座31上,喷头支座31上还安装有驱动喷头3摆动的马达,如图6所示;

第二点区别是实施例三的微型水泵5附着安装在水箱71的侧壁上,如图5所示。

第三点区别是实施例三的微处理器只设定控制微型水泵进行第一次喷水(大便前喷水),但不设定进行第二次喷水(大便后喷水)。

实施例三其余方面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当然,在实施例三中,微处理器也可以只设定控制微型水泵进行第二次喷水(大便后喷水),但不设定进行第一次喷水(大便前喷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