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下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4809发布日期:2019-06-14 23:2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下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下井。



背景技术:

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需要通过采集地下水的形式进行供水,地下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采集地下水的设备,通过地下井可以收集地下水,通过水桶打水,但是地下水也会面临干枯的情况,在干枯的时候,如果居民的家中无备用水,则会造成无水可用的情况。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便于采集地下水,同时还可以收集自然雨水,并将自然雨水分开储存,以作为应急使用的新型地下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采集地下水,同时还可以收集自然雨水,并将自然雨水分开储存,以作为应急使用的新型地下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地下井,包括井道本体,所述井道本体的上、下端贯通,所述井道本体内部设置有一内井道,所述内井道与所述井道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储存水用的腔室,所述内井道延伸至靠近所述井道本体的顶部位置处,在所述内井道外圈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挡圈,通过该限位挡圈支撑有一端盖,所述端盖密封所述腔室,在所述井道本体的上方设置一井盖,所述井道本体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一限位在地面上的板件,所述板件的外圈处向上弧形弯曲后在所述板件的顶部形成一个集水槽,在所述井道本体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位于该集水槽内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与所述腔室相通,在所述井道本体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一可上、下滑动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处密封所述进水槽,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井道本体之间配合有螺丝。

优选地,所述井道本体为PVC材质,所述井道本体的厚度为30mm~45mm。

优选地,所述井道本体的长度为10~30米。

优选地,在所述端盖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受力环,所述端盖为PVC塑料材质,通过受力环便于向上取出端盖。

优选地,所述内井道具有一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为锥形,其上端逐渐缩小,最小位置处的直径为20~35cm,通过设置导向通道,当通过水桶在井道本体内打水时,在上提水桶时,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向上取出水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井道本体采集地下水,在地下水充足的情况下,通过水桶打水,在雨季到来时,可以向上移动密封圈,使得进水槽被打开,此时雨水通过进水槽被储存在内井道与井道本体之间的腔室内,当雨季结束后,下移密封圈,密封进水槽,减少水资源的蒸发,当旱季来临时,如果井道本体内的井水干枯,则可以通过储存在腔室内的水进行应急,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地下井,包括井道本体1,所述井道本体1的上、下端贯通,所述井道本体1内部设置有一内井道2,所述内井道2与所述井道本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储存水用的腔室3,所述内井道2延伸至靠近所述井道本体1的顶部位置处,在所述内井道2外圈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挡圈4,通过该限位挡圈4支撑有一端盖5,所述端盖5密封所述腔室3,在所述井道本体1的上方设置一井盖6,所述井道本体1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一限位在地面上的板件7,所述板件7的外圈处向上弧形弯曲后在所述板件7的顶部形成一个集水槽8,在所述井道本体1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位于该集水槽8内的进水槽9,所述进水槽9与所述腔室3相通,在所述井道本体1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一可上、下滑动的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处密封所述进水槽9,所述密封圈10与所述井道本体1之间配合有螺丝1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井道本体1为PVC材质,所述井道本体1的厚度为35mm。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井道本体1的长度为20米,井道本体的内径为100cm。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端盖5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受力环555,所述端盖为PVC塑料材质,通过受力环便于向上取出端盖。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内井道2具有一导向通道232,所述导向通道232为锥形,其上端逐渐缩小,最小位置处的直径为25cm,通过设置导向通道,当通过水桶在井道本体内打水时,在上提水桶时,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向上取出水桶,小管径的内井道可以避免人员坠井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井道本体采集地下水,在地下水充足的情况下,通过水桶打水,在雨季到来时,可以向上移动密封圈,使得进水槽被打开,此时雨水通过进水槽被储存在内井道与井道本体之间的腔室内,当雨季结束后,下移密封圈,密封进水槽,减少水资源的蒸发,当旱季来临时,如果井道本体内的井水干枯,则可以通过储存在腔室内的水进行应急,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