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污水池密封覆盖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109发布日期:2019-06-13 12:02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污水池密封覆盖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覆盖膜强度的污水池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民众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日益恶化,污染严重的诸如医药化工、造纸业与市政污水处理厂等距离市区越来越近。人们对健康环境的要求与呼声愈来愈高的同时,政府对相关产业生产所带来的废臭气与污水治理十分重视。

特别是化工、医药、造纸、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气体污染一直是有关人员最头痛的问题,通常的治理办法是进行加盖密封,如专利申请 201220544521.X所公开的一种污水池异味气体封闭收集无害化排放系统。主体是HDPE土工膜焊接而成的柔性浮盖膜(6),膜四周与池壁密封连接,可随污水水位的涨跌自由起落;柔性浮盖膜(6)上方设置重力压管(3)和清淤检查孔(1),下方布置浮动模块(4)和气体收集管网(2),高效导排、收集池内产生的异味气体;气体排出后由气体引出管(5)收集至无害化处理装置(7)处置,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无害排放。

可是大型池体(如沉淀池、污泥氧化沟、浓缩池、消化池)的气体收集是最难最大的问题,大跨度、腐蚀、寿命、耐久度。特别是一些沉淀池,不仅尺寸大 (通常直径达到40~60m),普通加盖形式很难实现,或者实现后结构笨重,原有池体难于承受而无法实施(因为一些污水池设计建造时并未考虑这些荷载),而且由于有些污水池有行走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检测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常性进行检查和操作,如果采用普通方法加盖密封,操作人员需要进入密封盖体内操作由于有毒废臭气的影响将十分危险,并且行走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检测设备在密封盖体内由于受腐蚀性废臭气的侵蚀,非常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我司为此提出了改进,提出专利申请201420159413.X,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吊索式污水池加盖膜的密封结构,其至少包括有钢结构支架、覆盖膜、吊索;其中,该密封体的周边向上伸出有支架,所述支架构建为框架形结构,从覆盖膜的周边支撑并固定覆盖膜;所述密封体外围设置有桅杆柱,桅杆柱高于覆盖膜,且桅杆柱上伸出有若干条吊索,吊索连接覆盖膜,通过吊索将覆盖膜提拉起来,形成密封体内的密封空间,这样可以不需要在内部设置支撑结构实现对大型污水池的密封处理,且吊索从外部提拉覆盖膜,污水、废气被覆盖膜阻挡于密封体内,不会腐蚀吊索及支架,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但是,这种结构导致吊索的设计和安装比较复杂,连接颇为不便,导致施工周期长,难以满足施工要求。

为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提高大型池体的覆盖膜支撑强度,便于覆盖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也便于施工及安装,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污水池密封覆盖膜结构,该结构能够提高大型池体的覆盖膜支撑强度,便于覆盖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也便于施工及安装,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污水池密封覆盖膜结构,该膜结构通过中部的凹陷机构的设置,使气体浓度减小,使用更加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污水池密封覆盖膜结构,包括有反吊膜、外环桁架、内环桁架、拉索,所述外环桁架设置在污水池的外围,所述内环桁架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内侧,所述反吊膜覆盖在所述污水池上方,所述拉索放射性地设置于外环桁架、内环桁架之间,并固定在外环桁架、内环桁架上,以固定和支撑反吊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结构还包括有强化构件,所述强化构件为刚性构件,且设置于外环桁架的外端,并固定于外环桁架上,以强化整个覆盖膜结构,使其能够支撑大型池体的反吊膜。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污水池密封覆盖膜结构的受力重点是外环桁架、内环桁架,特别是外环桁架,因此要强化整个覆盖膜结构首先要对外环桁架进行强化,分散受力,强化构件通过另外附件的部件使外环桁架的受力得到分散,同时还通过刚性结构形成对外环桁架的有力支撑,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和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大型池体的覆盖膜支撑强度,便于覆盖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也便于施工及安装,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桁架具有竖向设置的立架,所述强化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架上,并与立架形成三角形的结构关系,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化对反吊膜及支撑架等结构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桁架具有竖向设置的立架,所述立架固定于污水池池体上,所述强化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架上,并向外延伸出,固定于污水池池体或地基中,所述强化构件与立架形成斜拉的结构关系,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化对反吊膜及支撑架等结构的支撑。

更进一步地,所述强化构件包括有上斜拉件、下斜拉件、水平支撑件,所述上斜拉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架上,并向外延伸与下斜拉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斜拉件的另一端嵌入固定于污水池池体或地基中,当污水池的高度很高时,下斜拉件的另一端埋到污水池的墙体里,当污水池的高度较低时,下斜拉件的另一端可以直接埋在地基或周围的土里,通过上斜拉件、下斜拉件、水平支撑件的设置与立架形成斜拉的结构关系,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化对反吊膜及支撑架等结构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膜结构还设置有支撑架、抽气管、凹陷机构,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污水池上方,且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外环桁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环桁架固定连接,所述内环桁架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污水池中部,所述反吊膜位于污水池外围的部分固定在所述外环桁架上,所述反吊膜位于污水池内部的部分固定在所述内环桁架上,且所述反吊膜位于所述支撑架下方,所述抽气管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污水池中部,且所述抽气管高于污水池的液面;所述凹陷机构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环桁架的中部下方,所述反吊膜位于所述污水池中心的部分固定在所述凹陷机构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吊膜位于所述污水池内部的部分经凹陷机构的下拉固定后形成中部下陷的凹陷结构,通过上述设置将气体通过抽气管压缩出去,使污水池内的废臭气气体浓度减小,使用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伸出反吊膜,所述抽气管伸出反吊膜的部分与外部废臭气处理设备连通,通过抽气管抽出的废臭气经过外部废臭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所述抽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反吊膜下方,且所述抽气管的下端与所述凹陷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覆盖膜结构还设置有固定索,所述固定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抽气管的下部,所述固定索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抽气管与凹陷机构的结构设置更加稳固,方便废臭气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机构包括有凹陷支架、固定件,所述凹陷支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抽气管的下部,所述固定件的上部固定在所述抽气管下部,所述固定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凹陷支架上,所述反吊膜位于所述污水池中心的部分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凹陷机构上。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反吊膜位于所述污水池内部的部分经凹陷支架与固定件的作用后形成中部下陷的凹陷结构,将气体通过抽气管压缩出去,使污水池内的废臭气气体浓度减小,使用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复数个三角固定架,所述复数个三角固定架均匀设置在所述抽气管下部与凹陷支架之间,所述复数个三角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抽气管下部,所述复数个三角固定架的两侧端固定在所述凹陷支架的边缘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三角固定架的设置使凹陷支架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抽气管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复数个,所述复数个支撑架均为分布在所述反吊膜上方,且所述复数个支撑架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外环桁架的边缘处,所述复数个支撑架的另一端均集中在一点固定连接,且所述复数个支撑架集中的一端位于所述污水池的中部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膜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该膜结构还设置有雨水管、检修口,所述雨水管设置在所述污水池的中部且固定在凹陷支架下方,所述雨水管伸入所述污水池内,通过所述雨水管可将雨水导入污水池内;所述检修口为设置在所述反吊膜上的可揭开盖体,需要检修时可以揭开所述检修口方便检修,不需要时合上检修口防止废臭气泄漏;所述反吊膜位于所述外环桁架的部分延伸出立面,所述立面上设置有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该覆盖膜结构的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膜结构能够提高大型池体的覆盖膜支撑强度,便于覆盖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也便于施工及安装,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4所示,一种高强度污水池密封覆盖膜结构,包括有反吊膜1、外环桁架2、内环桁架3、拉索,外环桁架2设置在污水池10的外围,内环桁架3设置在污水池10的内侧,反吊膜1覆盖在污水池10上方,拉索放射性地设置于外环桁架2、内环桁架3之间,并固定在外环桁架2、内环桁架3上,以固定和支撑反吊膜1,其特征在于膜结构还包括有强化构件4,强化构件4为刚性构件,且设置于外环桁架2的外端,并固定于外环桁架2上,以强化整个覆盖膜结构,使其能够支撑大型池体的反吊膜1。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污水池 10密封覆盖膜结构的受力重点是外环桁架2、内环桁架3,特别是外环桁架2,因此要强化整个覆盖膜结构首先要对外环桁架2进行强化,分散受力,强化构件4通过另外附件的部件使外环桁架2的受力得到分散,同时还通过刚性结构形成对外环桁架2的有力支撑,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和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大型池体的覆盖膜支撑强度,便于覆盖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也便于施工及安装,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外环桁架2具有竖向设置的立架21,强化构件4固定连接于立架21上,并与立架21形成三角形的结构关系,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化对反吊膜1及支撑架5等结构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外环桁架2具有竖向设置的立架21,立架21固定于污水池10池体上,强化构件4的上部固定连接于立架21上,并向外延伸出,固定于污水池10池体或地基中,强化构件4与立架21形成斜拉的结构关系,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化对反吊膜1及支撑架5等结构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强化构件4包括有上斜拉件41、下斜拉件42、水平支撑件 43,上斜拉件41固定连接于立架21上,并向外延伸与下斜拉件42的一端固定连接,下斜拉件42的另一端嵌入固定于污水池10池体或地基中,当污水池10 的高度很高时,下斜拉件42的另一端埋到污水池10的墙体里,当污水池10 的高度较低时,下斜拉件42的另一端可以直接埋在地基或周围的土里,通过上斜拉件41、下斜拉件42、水平支撑件43的设置与立架21形成斜拉的结构关系,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化对反吊膜1及支撑架5等结构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膜结构还设置有支撑架5、抽气管6、凹陷机构7,支撑架 5位于污水池10上方,且支撑架5一端与外环桁架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环桁架3固定连接,内环桁架3通过支撑架5固定在污水池10中部,反吊膜1 位于污水池10外围的部分固定在外环桁架2上,反吊膜1位于污水池10内部的部分固定在内环桁架3上,且反吊膜1位于支撑架5下方,抽气管6通过支撑架5固定设置在污水池10中部,且抽气管6高于污水池10的液面;凹陷机构7通过支撑架5固定设置在内环桁架3的中部下方,反吊膜1位于污水池10 中心的部分固定在凹陷机构7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反吊膜1位于污水池10 内部的部分经凹陷机构7的下拉固定后形成中部下陷的凹陷结构,通过上述设置将气体通过抽气管6压缩出去,使污水池10内的废臭气气体浓度减小,使用更加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抽气管6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架5上且伸出反吊膜1,抽气管6伸出反吊膜1的部分与外部废臭气处理设备连通,通过抽气管6抽出的废臭气经过外部废臭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抽气管6的下端位于反吊膜1下方,且抽气管6的下端与凹陷机构7固定连接,覆盖膜结构还设置有固定索20,固定索20的一端固定在抽气管6的下部,固定索20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5上。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抽气管6与凹陷机构7的结构设置更加稳固,方便废臭气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凹陷机构7包括有凹陷支架71、固定件72,凹陷支架71 通过固定件72固定在抽气管6的下部,固定件72的上部固定在抽气管6下部,固定件72的下部固定在凹陷支架71上,反吊膜1位于污水池10中心的部分通过固定件72固定在凹陷机构7上。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反吊膜1 位于污水池10内部的部分经凹陷支架71与固定件72的作用后形成中部下陷的凹陷结构,将气体通过抽气管6压缩出去,使污水池10内的废臭气气体浓度减小,使用更加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72包括有复数个三角固定架,复数个三角固定架均匀设置在抽气管6下部与凹陷支架71之间,复数个三角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在抽气管6下部,复数个三角固定架的两侧端固定在凹陷支架71的边缘处。在本实用新型中,三角固定架的设置使凹陷支架71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抽气管6下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为复数个,复数个支撑架5均为分布在反吊膜1 上方,且复数个支撑架5的一端均固定在外环桁架2的边缘处,复数个支撑架 5的另一端均集中在一点固定连接,且复数个支撑架5集中的一端位于污水池 10的中部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膜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为8个,拉索为4条,抽气管6的上部固定在复数个支撑架5集中的一端;拉索设置有复数条,复数条拉索均与分布在支撑架 5与抽气管6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膜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膜结构还设置有雨水管、检修口9,雨水管设置在污水池10的中部且固定在凹陷支架71下方,雨水管伸入污水池10内,通过雨水管可将雨水导入污水池10内;检修口9为设置在反吊膜1上的可揭开盖体,需要检修时可以揭开检修口9方便检修,不需要时合上检修口9防止废臭气泄漏;反吊膜1位于外环桁架2的部分延伸出立面11,立面11上设置有观察窗12,通过观察窗12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该覆盖膜结构的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膜结构能够提高大型池体的覆盖膜支撑强度,便于覆盖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也便于施工及安装,降低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