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岩溶基地石灰岩地层地下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395发布日期:2019-06-11 22:2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深基坑岩溶基地石灰岩地层地下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处理中溶洞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基坑岩溶基地石灰岩地层地下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深基坑工程,基坑底板附近为石灰岩地层,该地层通常岩溶发育且存在很多溶洞,在深基坑施工前岩溶溶洞基本做了注浆处理。

公告号为CN107905218A的中国专利一种应用于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溶洞处理方法,首先采用超前钻探技术获取桩位处的溶洞深度及溶洞高度;对于洞高超过3m的无填充溶洞以及半填充溶洞,采用灌注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洞高在1.5m至3m间的无填充溶洞以及半填充溶洞,采用灌注砂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洞高在0.5m至1.5m间的无填充溶洞以及洞高在1m至1.5m间的半填充溶洞,采用花管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洞高小于0.5m的无填充溶洞、洞高小于1m的半填充溶洞以及全填充溶洞,采用袖阀管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但是当基坑开挖到基坑底板附近后,在溶洞内的岩溶水具有一定的高压,在高压岩溶水的作用下,岩溶水会击穿注浆处理薄弱的注浆体与石灰岩溶洞之间的缝隙,会有岩溶水涌出,若再次注浆,还需要注浆工作,才能对基坑底板面进行施工,因此造成底板施工工期加大,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基坑岩溶基地石灰岩地层地下水处理系统,其优点是,减小基坑底部局部冒水而延误基坑底板面施工的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深基坑岩溶基地石灰岩地层地下水处理系统,包括开设在基坑底部涌水点处的放置孔、放置在放置孔内的井管、设置在井管内的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延伸出基坑外,所述放置孔在和井管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覆盖间隙的碎石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孔的开设便于涌水点处的水蓄积在放置孔内,此时井管放入放置孔内,水进入井管内,井管内的潜水泵将井管内涌水点水的涌水有效排出,保证该涌水点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板面,保证了底板的无水施工,减小基坑底部局部冒水而延误基坑底板面施工的工期,碎石子层的铺设一方面固定了井管的位置,另一方面便于水进入放置孔以及井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放置孔内水位低于基坑底板面时,所述井管的一端延伸出放置孔且在延伸出放置孔的外壁周边焊接有与基坑底部抵触的止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板的设置减小了放置孔内的水溢出放置孔,进一步保证了底板的无水施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管内设有拉动潜水泵在井管内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的设置便于将潜水泵从井管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潜水泵的外壁周边的抵触板,所述抵触板延伸至与井管管壁抵触,所述抵触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抵触板上在相邻两个透水孔内穿设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抵触板的一端延伸出井管管口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板的设置便于限制潜水泵在井管内的位置,使得潜水泵不易倾倒,且透水孔的开设便于拉绳与抵触板的连接,便于操作者拉动拉绳将潜水泵拉出井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在延伸出基坑外的一端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管连通有蓄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泵增大了出水管中水流动的动力,蓄水池的设置便于将井管内的水进行蓄积,经过沉淀后再次使用,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内设有将蓄水池分为沉淀池和清水池的分隔板,所述排水管与沉淀池连接,所述分隔板远离蓄水池池底的一端开设有溢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的设置使得蓄水池内有清水池,便于使用者直接取用,此外溢水孔连通了沉淀池和清水池,便于沉淀池上层清水流入清水池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水孔沿分隔板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各个所述溢水孔孔心均不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分隔板在各个溢水孔内均填充有封闭塞,所述封闭塞上设有竖直向上并延伸出分隔板的驱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高度的溢水孔便于根据沉淀池内蓄积的清水层的高度而打开,使得更多的清水被利用, 克服了之前低于溢水孔的清水不利于排出沉淀池的缺点,且驱动杆的设置便于操作者驱动不同高度的封闭塞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封闭塞封闭溢水孔时,所述驱动杆与分隔板抵触,且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供驱动杆嵌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减小驱动杆在水中的移动,使得封闭塞稳定的封闭溢水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开设在基坑底部涌水点处的放置孔,便于基坑底部水流入放置孔以及放置孔内的井管内,此时井管内的潜水泵将井管内水抽出基坑,把该涌水点水的涌水有效排出,保证该涌水点地下水位低于底板面,保证了底板的无水施工,节省了工期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放置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封闭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坑;11、涌水点;12、放置孔;13、井管;131、潜水泵;132、出水管;133、止水板;14、碎石子层;15、驱动件;151、抵触板;152、透水孔;153、拉绳;16、抽水泵;161、蓄水池;1611、沉淀池;1612、清水池;162、排水管;163、分隔板;164、溢水孔;165、封闭塞;166、驱动杆;16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深基坑岩溶基地石灰岩地层地下水处理系统,如图3和图4,包括开设在基坑1底部涌水点11处的竖直的放置孔12、放置在放置孔12内的井管13、设置在井管13内的潜水泵131,井管13采用铁制成,潜水泵131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32,潜水泵131的出水管132延伸出基坑1外。此时井管13内的潜水泵131工作时将井管13内蓄积的涌水排出基坑1外,使得该涌水点11地下水位低于基坑1底板面,保证了基坑1底板的无水施工,减小基坑1底部局部冒水而延误基坑1底板面施工的工期,此时将潜水泵131从井管13内拉出。待基坑1底板浇铸完成后再用注浆封井的方法封堵井管13,即将水泥灌浆液注入井管13内,并注至与底板齐平。

如图4,在潜水泵131工作的时候,放置孔12在和井管13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覆盖间隙的碎石子层14。碎石子层14的铺设一方面固定了井管13的位置,另一方面便于水进入放置孔12以及井管13内。

如图3,当潜水泵131将井管13内的水排出时,出水管132在延伸出基坑1外的一端设有抽水泵16,增大了水在出水管132内流动的动力,此外抽水泵16的出水口上的排水管162连通有蓄水池161。蓄水池161的设置便于将井管13内的水进行蓄积,经过沉淀后再次使用,节约水资源。

如图1和图2,蓄水池161内设有将蓄水池161分为沉淀池1611和清水池1612的分隔板163,分隔板163竖直设置,且将出水管132与沉淀池1611连通,连通位置位于沉淀池1611上端,分隔板163远离蓄水池161池底的一端开设有溢水孔164,溢水孔164连通了沉淀池1611和清水池1612,便于沉淀池1611上层清水流入清水池1612内。

如图1和图2,此时低于溢水孔164高度的清水将不能从溢水孔164内流出,造成清水的浪费,因此将溢水孔164沿分隔板163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便于排出沉淀池1611不同高度的清水,如图5,且各个溢水孔164孔心均不在同一竖直线上,分隔板163在各个溢水孔164内均填充有封闭塞165,封闭塞165上设有竖直向上并延伸出分隔板163的驱动杆166,驱动杆166与分隔板163抵触,且分隔板163上开设有供驱动杆166嵌入的凹槽167(如图2),便于固定驱动杆166在水中的位置;此时驱动杆166在延伸出分隔板163上端时位于分隔板163不同的位置,便于操作者驱动分隔板163移动,且操作者根据沉淀池1611不同清水层的高度,从高到底依次打开溢水孔164的封闭塞165,需要封闭溢水孔164时,直接将封闭塞165塞入溢水孔164内即可。

如图3和图4,在潜水泵131工作完后,即该涌水点11地下水位低于基坑1底板面,此时井管13内设有拉动潜水泵131在井管13内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15;驱动件15包括设置在潜水泵131的外壁周边的抵触板151,抵触板151延伸至与井管13管壁抵触,此时抵触板151限制了潜水泵131在井管13内的倾斜,稳定了潜水泵131在井管13内的位置;抵触板151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152,触板上在相邻两个透水孔152内穿设有拉绳153,拉绳153远离抵触板151的一端延伸出井管13管口外,便于操作者拉动拉绳153将潜水泵131拉出井管13。

如图3和图4,当放置孔12内水位低于基坑1底板面时,井管13的一端延伸出放置孔12且在延伸出放置孔12的外壁周边焊接有与基坑1底部抵触的止水板133,止水板133的设置减小了放置孔12内水再次溢出放置孔12,尤其是在采用注浆封井的方法封堵井管13之前,焊接止水板133,可以减小在封堵井管13之后溶洞岩溶水涌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