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河道护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3479发布日期:2019-07-19 23: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道两侧的生态挡墙,所述生态挡墙包括底部的多个叠置的格宾石笼护脚(1),位于所述格宾石笼护脚(1)上方的由多个成倾斜角度叠置的混凝土砌块(2)形成的墙体,所述顶部的混凝土砌块超过生态河道的岸顶一定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宾石笼护脚(1)为2-3层,每层厚度0.5m,第一层宽1.0m,第二层宽1.5m,第三层宽2.0m,所述格宾石笼护脚(1)布置在岸坡有陡坎或水流顶冲河段,岸线与常水位下面岸线一致,施工的时候可以在浅水中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宾石笼护脚(1)可以采用混凝土或浆砌护脚替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宾石笼护脚(1)采用网片组成箱笼形状,内填石料作为填充料,而后联结成整体的工程防护结构,并设置反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砌块(2)逐层堆叠形成厚度为0.3m的生态混凝土砌块层,设置在所述生态挡墙上部,所述生态挡墙整体回填土每隔2块所述混凝土砌块(2)的高度铺设一层加筋材料(3),所述加筋材料(3)的厚度为0.6-0.8挡墙高度,所述混凝土砌块(2)互相咬合并与相邻层的所述加筋材料(3)连接成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砌块(2)包括上斜面和下斜面,所述上斜面和所述下斜面与平面构成115°以上的角度,所述加筋材料(3)卡压在上层所述混凝土砌块(2)以及下层所述混凝土砌块(2)之间,在转弯处具有115°以上的角度,所述加筋材料(3)在所述混凝土砌块(2)之间形成三处转弯和端部的结,使得所述加筋材料(3)被卡压锚固在所述混凝土砌块(2)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材料(3)为纤维土工格栅加筋土,使所述混凝土砌块(2)所砌筑的砌体、回填土和加筋材料(3)共同形成整体,所述纤维土工格栅加筋土压在上下叠置的所述混凝土砌块(2)之间,依靠所述纤维土工格栅加筋土上部的砌块重量所提供的摩擦力,或者砌块之间的卡锁来提供抗拔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土工格栅加筋土为PP带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拉伸土工格栅和/或织造土工格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生态挡墙护岸临水侧边坡为1:0.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对于城郊游人较少河段,选用一级生态挡墙护岸,对于城区及中心景区的新建护岸,采用两级生态挡墙护岸,两级生态挡墙护岸之间设置亲水平台(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