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实心方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445发布日期:2019-04-29 12:20阅读:1704来源:国知局
异形实心方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桩,尤其涉及一种异形实心方桩。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建筑结构的上部荷载增加、荷载形式变得复杂,也需要面对更多不良的建筑场地,桩基础成为一种适宜的解决方式。合理地使用桩基础,可以有效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变形,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的长期安全使用。

混凝土预制桩作为桩的一个重要分类,因其桩身质量高、经济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工程。混凝土预制桩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了桩身抗裂性及耐久性,便于预制桩的吊装、运输及施工。

实心方桩是混凝土预制桩中较早应用于工程基础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但是,实心方桩存着生产质量控制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实心方桩的模具均采用一底边两侧边的凹槽式敞口模具,待实心方桩浇筑蒸养后,直接起吊脱模,完成预制。而实心方桩的各个面之间呈直角,不易起吊脱模。而且为了经济耐用,模具的侧边为钢板,而钢板在桩预制成型时容易变形。从而,实心方桩的外形尺寸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脱模且成型质量得到保证的异形实心方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形实心方桩,其沿周向依次包括底面、第一侧面、顶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底面与第一侧面形成第一夹角,所述底面与第二侧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顶面与第一侧面形成第三夹角,所述顶面与第二侧面形成第四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大于90°,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角小于90°,所述第四夹角小于或等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实心方桩还包括起吊部,所述起吊部至少部分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本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设有凹槽,所述起吊部包括部分裸露于凹槽的吊耳,所述吊耳位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为预埋螺母,所述预埋螺母裸露于所述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实心方桩设置有吊装通孔;

所述吊装通孔贯穿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或

所述吊装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面与第一侧面之间,所述底面与第二侧面之间倒角或倒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实心方桩埋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含若干相互平行且相间隔的主筋;所述主筋间由箍筋连接固定;

所述主筋具有裸露于异形实心方桩端面的端部并形成有机械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实心方桩的端部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于端面上形成有机械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实心方桩的一端部或两端部设置有保角抱箍,所述保角抱箍设置有加强圈;

所述底面、第一侧面、顶面以及第二侧面中,至少有一个面为不规则的凹凸面;

所述异形实心方桩的成型材料中添加有建筑垃圾和/或粗骨料;

所述异形实心方桩的表面具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异形实心方桩,其第一夹角大于90°,第二夹角大于等于90°,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位于相应桩模具的底部,使得匹配的桩模具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结构形状,方便浇筑成型后的起吊脱模;同时,在不改变桩型的情况下,桩的横截面积增加,提高了桩的抗弯性能,保证了方桩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异形实心方桩端部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截面图;

图4为图1中的B-B另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的B-B另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编号说明:

1-底面、2-第一侧面、3-顶面、4-第二侧面、5-连接孔、6-吊耳、7-螺母、8-吊装通孔、9-凹槽、10-倒角、11-倒圆角、12-主筋、13-箍筋、14-保角抱箍、15-加强圈;

ɑ-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γ-第三夹角、δ-第四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异形实心方桩是混凝土预制实心方桩的一种变体,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异形实心方桩沿周向依次包括底面1、第一侧面2、顶面3以及第二侧面4。其中,底面1与第一侧面2形成第一夹角ɑ,底面1与第二侧面4形成第二夹角β,顶面3与第一侧面2形成第三夹角γ,顶面3与第二侧面4形成第四夹角δ。异形实心方桩的混凝土本体内,埋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相间隔的主筋12,主筋12之间由箍筋13连接固定。

预制时,对应于一底边两侧边的凹槽式敞口方桩模具,底面1由方桩模具的底边成型,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4由方桩模具的两侧边成型,顶面3位于方桩模具的敞口自由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ɑ和第二夹角β均大于90°,第三夹角γ和第四夹角δ均小于90°,异形实心方桩形成上宽下窄的倒等腰梯形的截面。等腰梯形的截面形式,增大了截面积,提高了桩的抗弯性能;而且,对称结构无论在预制浇筑时或者作为桩基础时,均受力均衡。当然,只要第一夹角ɑ和第二夹角β至少一个夹角大于90°,另一个夹角大于等于90°,在异形实心方桩蒸养成型后,起吊脱模就会方便很多。除了上述倒等腰梯形的截面,优选的,异形实心方桩还可以为其他梯形结构,此时,底面1与顶面4平行,梯形的高满足桩型的要求即可。比如,异形实心方桩为直角梯形的截面,此时,第一夹角ɑ小于90°,第二夹角β和第四夹角δ等于90°,第三夹角γ小于90°。

同样地,为了方便脱模,底面1与第一侧面2之间,底面1与第二侧面4之间,形成倒角10,如图5所示;或者形成倒圆角11,如图2所示。倒角10或者倒圆角11的设置,也对桩的棱角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异形实心方桩还包括至少一起吊部,方便脱模起吊、移动搬运以及沉桩、接桩等现场装配。另外,桩在放置和装运时,需要重叠堆放,从而节省空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起吊部在顶面3和底面1形成的空间内,从而起吊部不易被压变形或压坏,也不影响桩的放置,使桩在重叠时放置平整。

只要满足上述要求,起吊部可以设置为常见的各类起吊样式。例如图1和图3所示,顶面3开设有凹槽9,起吊部包括下部预埋于混凝土中的吊耳6,吊耳的上部裸露于凹槽9内,吊耳6均位于顶面3和底面1之间。优选地,为了强化吊耳6的固定,吊耳6的下部可以与混凝土中的钢筋笼焊接固定。如图4所示,起吊部也可以设置为预埋螺母7,预埋螺母7的端部裸露于混凝土本体的顶面3,且优选地,预埋螺母7位于顶面3和底面1之间。起吊时,可以将吊钩与预埋螺母7旋接固定,从而方便起吊。

同样地,如图5所示,异形实心方桩可以开设贯穿顶面3和底面1的吊装通孔8,方便桩的堆放装运,也无需预制时加入其他的起吊零件。吊装通孔8可以在现场打桩时方便桩垂直起吊,而无需其他辅助吊架。当然,吊装通孔8也可以开设为贯穿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4。只需在预制时于贯穿通孔8处预埋与贯穿通孔8匹配的模具管即可。

本实施例的异形实心方桩,在端部设置有机械连接部,机械连接部既可以满足成型时的张拉连接要求,也能满足桩基施工是相邻两根桩之间的对接。

本实施例的异形实心方桩,可以为设有端板的桩,也可以为无端板的桩。

当异形实心方桩为设有端板的桩时,端板与主筋固定,端板远离朝向远离异形实心方桩的方向设置有连接孔5。连接孔5作为机械连接部,在桩预张拉时,与张拉机构固定;在桩对接时,作为对接组件的一部分,方便对接。

当异形实心方桩为无端板的桩时,其端部同样具有连接孔5,此时,连接孔与主筋12相通,使主筋12的端部裸露于异形实心方桩的端部,同时,主筋12的端部墩粗或者车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形成机械连接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异形实心方桩的端部设有保角抱箍14,用于保护桩容易受损的端部棱角,保角抱箍14根据需要设置在桩的一端或者两端。保角抱箍14设置有加强圈15,可以增强保角抱箍14的结构强度,相应地,也可以使保角抱箍14的厚度相应减少。加强圈15可以为环绕保角抱箍14焊接的加强筋条,也可以由保角抱箍14本身沿径向凸起或径向凹槽形成。保角抱箍14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混凝土覆盖,增强了使保角抱箍14更好地与异形实心方桩本体固定结合。

在底面1、第一侧面2、顶面3以及第二侧面4中,至少有一个面为不规则的凹凸面。附图中列举了其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所示,第二侧面4为凹凸面;图4显示了四个面均为凹凸面的情形。凹凸面的设置,增强了摩擦力,提高了桩的抗拔性能。

异形实心方桩的成型材料中,添加有建筑垃圾和/或粗骨料等,利于快速布料,也利于环保,可实现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另外,异形实心方桩的表面具有排气孔。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