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950发布日期:2019-04-02 23:55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挡土墙。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而根据其刚度及位移方式不同,可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随着人类对挡土墙的不断改造,水利排水已经成为挡土墙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有挡土墙中有很多的构造和水利工程的设计,来防止边坡滑坡和泥土的流失。

现有技术中的挡土墙往往在其内部设置引水管挡土墙的顶部积聚的水进行及时的排放,由于管道长时间使用后,管道内部中水容易产生大量的恶臭性气体,影响了外界的环境,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挡土墙,该挡土墙能够对墙体上表面的水及时进行排放且管道内部以及污水处理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不易向外界排放和扩散,提高了外界的环境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挡土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根支管,若干根所述支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墙体延伸至墙体的上表面,所述墙体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墙体相对两个侧壁的总管道,且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总管道相连通;所述支管内设置有用于单向导通支管的单向阀,所述总管道自一端至另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总管道的高位端呈封闭设置,低位端连通有污水处理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上表面的水能够流到支管内,当支管内积聚了一定量的水后,通过单向阀的设置,使得支管与总管道单向导通,进而支管内的水能汇集到总管道内及时排放,减少了墙体上表面水的积聚,从而减少墙体上表面长时间被水浸泡而冲蚀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单向阀的作用使得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水产生的废气不易从支管排放到外界,提高了外界的环境质量。

优选的,若干根所述支管的顶部连通有用于引导所述墙体上表面的水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呈漏斗状,且引水管的顶端低于墙体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的引水管扩大了引水管收集水的面积,使得收集墙体上表面的水的效率更高。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沿支管的入口端至出口端方向依次固定在支管内侧壁上的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块与第二环块之间的第一弹簧和阀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环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阀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与第一环块抵接配合并将支管截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单向阀的单向导通作用,使单向阀能够根据水的多少自动将支管导通或截断,进而可阻挡总管道以及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气体从支管排出和扩散到外界,保护了周围的环境。

优选的,所述阀芯设置呈锥台状,所述第一环块的内侧面设置呈锥台面,所述阀芯的锥台面与所述第一环块的内侧面抵接配合并将支管截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芯的锥台面与第一环块的内侧面的抵接配合使阀芯稳固地嵌入到第一环块内部,让阀芯与第一环块的抵接配合更加稳固,从而增加单向阀对支管的截断密封性,进一步阻挡污水处理装置以及总管道中的气体从支管排出和扩散到外界。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块的内侧面设有弹性密封垫圈,所述阀芯的锥台面与所述弹性密封垫圈抵接配合并将支管截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以及弹性密封垫圈的弹性作用可减小阀芯锥台面与弹性密封垫圈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增加单向阀对支管的截断密封性;而且阀芯锥台面与弹性密封垫圈的紧密抵接贴合还可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进一步增加阀芯嵌入第一环块内部后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引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组件减少树叶等其他杂物落入引水管内的情况发生,使得墙体上表面的水能够顺利流入引水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环绕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框体,所述框体呈圆环形,所述框体上相对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引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上表面低于或等于所述墙体的上表面,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与安装槽插接配合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有伸出于滑槽的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杆与安装槽的插接配合,使框体置入安装环内侧后被固定。当过滤网上积附较多的杂物后,拨动拨块使固定杆向滑槽内滑动并脱出安装槽,便可将整个过滤组件从引水管的安装环中取出,拆卸方便,便于对过滤组件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滑槽的槽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在插入安装槽后,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不容易从安装槽中脱出,安装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二弹簧的端部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框体滑移抵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过滤组件时,往安装环中置入框体,框体与固定杆远离第二弹簧的端部的倾斜面相抵接后,固定杆自动压缩第二弹簧并向滑槽中滑动;当安装槽的槽口与固定杆对齐后,固定杆在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插入安装槽中,使过滤组件的安装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墙体上表面的水能够流到支管内,当支管内积聚了一定量的水后,通过单向阀的设置,使得支管与总管道单向导通,进而支管内的水能汇集到总管道内及时排放,减少了墙体上表面水的积聚,从而减少墙体上表面长时间被水浸泡而冲蚀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单向阀的作用使得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水产生的废气不易从支管排放到外界,提高了外界的环境质量;

2、由于单向阀的单向导通作用,使单向阀能够根据水的多少自动将支管导通或截断,进而可阻挡总管道以及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气体从支管排出和扩散到外界,保护了周围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墙体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组件与引水管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中:1、墙体;2、支管;3、总管道;4、单向阀;41、第一环块;42、第二环块;43、第一弹簧;44、阀芯;5、弹性密封垫圈;6、引水管;7、安装环;8、过滤组件;81、过滤网;82、框体;9、安装槽;10、滑槽;11、固定杆;12、第二弹簧;13、拨块;14、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水挡土墙,参照图1和图2,包括呈纵截面呈直角梯形的墙体1,墙体1的一侧沿墙体1的倾斜面自墙体1的顶端至墙体1的底端设置有台阶14。同时,墙体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若干根支管2,在本实施例中,支管2的数量优选为三根,支管2的一端穿过墙体1延伸至墙体1的上表面,同时,墙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墙体1相对两个侧壁的总管道3,且支管2的另一端与总管道3相连通。

此外,支管2内安装有用于单向导通支管2的单向阀4,且总管道3自一端至另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总管道3的高位端呈封闭设置,低位端连通有污水处理装置(图中未标),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可优选为污水收集箱。

参照图1和图2,墙体1上表面的水能够流到支管2内,当支管2内积聚了一定量的水后,通过单向阀4的设置,使得支管2与总管道3单向导通,进而支管2内的水能汇集到总管道3内及时排放,减少了墙体1上表面水的积聚,从而减少墙体1上表面长时间被水浸泡而冲蚀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单向阀4的作用使得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水产生的废气不易从支管2排放到外界,提高了外界的环境质量。

此外,支管2的顶部连通有用于引导墙体1上表面的水的引水管6,引水管6呈漏斗状,且引水管6的顶端低于墙体1的上表面。漏斗状的引水管6扩大了引水管6收集水的面积,使得收集墙体1上表面的水的效率更高。

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单向阀4包括沿支管2的入口端至出口端方向依次固定在支管2内侧壁上的第一环块41和第二环块42,以及安装在第一环块41与第二环块42之间的第一弹簧43和阀芯44,第一弹簧43的一端与第二环块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阀芯44固定连接,阀芯44与第一环块41抵接配合并将支管2截断。

同时,阀芯44设置呈锥台状,第一环块41的内侧面设置呈锥台面,阀芯44的锥台面与第一环块41的内侧面抵接配合并将支管2截断。阀芯44的锥台面与第一环块41的内侧面的抵接配合使阀芯44稳固地嵌入到第一环块41内部,让阀芯44与第一环块41的抵接配合更加稳固,从而增加单向阀4对支管2的截断密封性,进一步阻挡污水处理装置以及总管道3中的气体从支管2排出和扩散到外界。

此外,第一环块41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弹性密封垫圈5,阀芯44的锥台面与弹性密封垫圈5抵接配合并将支管2截断。第一弹簧43的弹性作用以及弹性密封垫圈5的弹性作用可减小阀芯44锥台面与弹性密封垫圈5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增加单向阀4对支管2的截断密封性;而且阀芯44锥台面与弹性密封垫圈5的紧密抵接贴合还可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进一步增加阀芯44嵌入第一环块41内部后的稳固性。

参照图2和图4,引水管6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8。具体的,过滤组件8包括过滤网81和环绕安装在过滤网81的框体82,框体82呈圆环形,框体82上相对地开设有两个安装槽9,引水管6的进水口处固定安装有安装环7,且安装环7的上表面低于或等于墙体1的上表面;同时,安装环7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滑动安装有与安装槽9插接配合的固定杆11,固定杆11焊接有伸出于滑槽10的拨块13。

通过固定杆11与安装槽9的插接配合,使框体82置入安装环7内侧后被固定。当过滤网81上积附较多的杂物后,拨动拨块13使固定杆11向滑槽10内滑动并脱出安装槽9,便可将整个过滤组件8从引水管6的安装环7中取出,拆卸方便,便于对过滤组件8进行清理。

此外,固定杆11与滑槽10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固定杆11在插入安装槽9后,受到第二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不容易从安装槽9中脱出,安装更加牢固。

参照图2和图4,固定杆11远离第二弹簧12的端部设置有倾斜面(图中未标),倾斜面与框体82滑移抵接配合。在安装过滤组件8时,往安装环7中置入框体82,框体82与固定杆11远离第二弹簧12的端部的倾斜面相抵接后,固定杆11自动压缩第二弹簧12并向滑槽10中滑动;当安装槽9的槽口与固定杆11对齐后,固定杆11在第二弹簧1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插入安装槽9中,使过滤组件8的安装更加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