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390发布日期:2019-04-02 23:5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护坡。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

但是,现有的护坡在使用时容易受到浪的冲刷,护坡上种植的植被和沙土容易被浪冲刷掉,造成坡体土壤流失严重,影响整个坡体的结构强度,另外,现有的护坡砖在安装时连接不够牢固,容易被浪冲刷松散。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多功能护坡,用以解决现有的护坡上的植被和沙子易被浪冲散和护坡砖的连接不够牢固问题,达到减少护坡土壤流失量和护坡抗冲刷能力增强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护坡砖、第二护坡砖和第三护坡砖,所述第三护坡砖位于第一护坡砖和第二护坡砖的一侧,所述第一护坡砖位于第二护坡砖的一侧,所述第二护坡砖上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护植筒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护植筒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三挡板之间,且第一护植筒的一侧内壁嵌入有滤网,所述第二护坡砖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护植筒与第三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护坡砖相邻于第一护植筒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凹槽,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三护坡砖上远离坡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护植筒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二护植筒位于第四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护坡砖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远离内腔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第三护坡砖上远离第二护植筒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圆锥板和注射孔,所述圆锥板位于注射孔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植筒和第二护植筒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均为V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挡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四挡板对称设置在第三护坡砖的一侧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通孔。

(三)有益效果现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护坡上的植被和沙子易被浪冲散的问题,本设计设置了第一挡板、第一护植筒、滤网、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在使用时,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将浪进行抵消,减少浪的冲刷,浪后多余的水通过第一护植筒和第二护植筒上开设的孔流走,滤网将第一护植筒和第二护植筒内的沙土进行过滤,一方面有效的减少坡体上的水土流失,避免坡体整体结构损坏造成堤坝安全性较低,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减少浪的冲击,保证护坡的稳定。

2);为解决现有的护坡砖的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本设计设置了凸块、凹槽、固定杆、弹簧、内腔、插杆、圆锥板和注射孔,在使用时,将插杆插入坡体,将第二护坡砖上的凸块插入第一护坡砖上的凹槽中,弹簧将固定杆插入第一护坡砖和第二护坡砖内,将粘连剂通过插杆和注射孔注入土壤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插杆与土壤的连接强度,保证护坡砖安装的牢固,另一方面提高护坡的抗浪击打能力,提高护坡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护坡砖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护坡砖侧视图;

图中:1-第一护坡砖;2-凸块;3-第一挡板;4-第二护坡砖;5-第一护植筒;6-凹槽;7-滤网;8-第二挡板;9-第三挡板;10-第三护坡砖;11-第二护植筒;12-第四挡板;13-固定杆;14-弹簧;15-内腔;16-插杆;17-圆锥板;18-注射孔;19-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护坡,包括坡体19,坡体19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护坡砖1、第二护坡砖4和第三护坡砖10,第三护坡砖10位于第一护坡砖1和第二护坡砖4的一侧,第一护坡砖1和第二护坡砖4之间相互卡合以提高护坡的牢固性,第一护坡砖1位于第二护坡砖4的一侧,第二护坡砖4上远离坡体19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挡板3、第一护植筒5和第三挡板9,第一护植筒5位于第一挡板3与第三挡板9之间,且第一护植筒5的一侧内壁嵌入有滤网7,阻挡第一护植筒5内的沙土随着水流出,避免土壤流失造成坡体19空洞,保证坡体19结构的稳定,第二护坡砖4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护植筒5与第三挡板9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8,减少水浪的冲刷作用,避免第一护植筒5内的植被和沙土被冲刷掉,第二护坡砖4相邻于第一护植筒5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凹槽6,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凸块2,便于第一护坡砖1和第二护坡砖4之间卡合,第三护坡砖10上远离坡体19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护植筒11和第四挡板12,第二护植筒11位于第四挡板12的一侧,第三护坡砖10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5,内腔15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上远离内腔15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13,通过固定杆13可以更加牢固的将第三护坡砖10与第一护坡砖1和第二护坡砖4连接,避免被浪冲散,第三护坡砖10上远离第二护植筒1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插杆16,插杆16的外壁上设置有圆锥板17和注射孔18,圆锥板17位于注射孔18的一侧,便于通过插杆16和注射孔18注入少量粘连剂,保证插杆16附近土壤的强度,提高安装牢固性。

优选的,第一护植筒5和第二护植筒11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孔,便于水流的流动。

进一步的,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8、第三挡板9和第四挡板12均为V形结构,减少水浪的冲击,保证坡体19的稳定。

更进一步的,第四挡板1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四挡板12对称设置在第三护坡砖10的一侧外壁上,避免水浪的往复冲击造成坡体受损。

具体的,插杆16为空心结构,便于进行注入粘连剂。

值得说明的,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8、第三挡板9和第四挡板12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通孔,保证多余的水可以流走。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护坡,在使用时,将插杆16插入坡体19,将第一护坡砖1水平放置在坡体19上,将第二护坡砖4上的凸块2插入第一护坡砖1上的凹槽6中,再将第三护坡砖10对准第一护坡砖1和第二护坡砖4的一侧,弹簧14将固定杆13插入第一护坡砖1和第二护坡砖4内,将粘连剂通过插杆16和注射孔18注入土壤中,提高插杆16与土壤的连接强度,当浪冲刷在坡体19上时,第二挡板8、第三挡板9和第四挡板12将浪进行抵消,减少浪的冲刷,浪后多余的水通过第一护植筒5和第二护植筒11上开设的孔流走,滤网7将第一护植筒5和第二护植筒11内的沙土进行过滤,避免水土流失。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