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2305发布日期:2019-05-31 22:50阅读:1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



背景技术:

面源污染又称为非点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和各种大气颗粒物组成,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及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土壤或者大气环境中。

在面源污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农业面源污染,现有农田排水沟一般为土质,在农田灌溉或者降水强度较大时,土质沟渠中的土壤颗粒会进入排水沟的水体中,使得地表径流被污染;同时,排水沟渠中的杂草等垃圾会随着排水沟渠流向下游,进而污染接收水体的河流或者湖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能够有效的拦截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能够过滤大体积垃圾及悬浮物,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呈夹角布置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上分别设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中种植有用于净化水体的植物;

所述底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过水板,所述过水板垂直水流方向并将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划分为多个挡水单元,所述过水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下过水板和上过水板,所述下过水板的下部设有过水孔,所述上过水板的上部设有过水孔,任意一对相邻过水板均包括一个上过水板和一个下过水板。

进一步,所述侧板由多个方形砖堆砌而成,所述方形砖的尖角处设有方形缺口,相邻四个方形砖的方形缺口组成一个侧板上的种植孔。

进一步,所述上过水板和下过水板上的过水孔均成列设置,所述过水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下过水板靠近水流方向的一侧设有防堵石笼,所述防堵石笼放置于底板上表面并紧贴下过水板的过水孔。

进一步,所述防堵石笼中设有鹅卵石。

进一步,所述底板由多个长条形板组成,长条形板的两竖直端面设有缺口,相邻长条形板的缺口组合形成插接口,所述过水板的下端设有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设置于插接口中。

进一步,所述侧板和底板分别铺设于外界排水沟中。

进一步,所述侧板和底板都为透水结构。

进一步,所述侧板和底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采用上过水板与下过水板配合使用的方式,拦截沟上游的水依次流经上过水板与下过水板的过水孔后进入下游,水体在拦截沟渠中的流动轨迹为S形,能够加大水体在拦截沟渠中的运动距离和留存时间,提高水体净化的效率。

2)相邻两块挡水板组成一个挡水单元,距离最近的两块上过水板之间形成一个储存单元,在农田灌溉量或者降雨量较小时,水体被完全阻挡、留存在两个上过水板之间,水体中营养物质被种植植物吸收,悬浮物及垃圾被沉降以及被防堵石笼吸附,然后水体经过渗透作用下从侧板及底板进入土壤中,净化了水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轴测图。

图中:1、方形砖;2、种植孔;3、下过水板;4、过水孔;5、上过水板;6、底板;7、防堵石笼。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一种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包括底板6以及与底板6呈夹角布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和底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底板6以及两个侧板的纵向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侧板和底板6分别铺设于外界排水沟中。所述侧板和底板6都为透水结构。利用现有的农田排水沟进行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的布设,能够节省工序,节约人力物力。

所述底板6和侧板上分别设有种植孔2,所述种植孔2中种植有用于净化水体的植物;种植孔2中种植的应为易于吸收水体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植物,如、美人蕉、芦苇或菖蒲。

所述底板6上均布设置有多个过水板,所述过水板垂直水流方向并将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划分为多个挡水单元,所述过水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下过水板3和上过水板5,所述下过水板3的下部设有过水孔4,所述上过水板5的上部设有过水孔4,任意一对相邻过水板均包括一个上过水板5和一个下过水板3。

所述侧板由多个方形砖1堆砌而成,所述方形砖1的尖角处设有方形缺口,相邻四个方形砖1的方形缺口组成一个侧板上的种植孔2。因为缺口位于方形砖1尖角处而不是方形砖1内部,这样能够方便方形砖1的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方形砖1的四个尖角是否都设置缺口,或者是其中个别尖角设置缺口,由方形砖1的铺设位置决定,此处不再限制,例如,铺设在生态拦截沟最上方的方形砖1,其仅是两个尖角处具有缺口。

所述上过水板5和下过水板3上的过水孔4均成列设置,所述过水孔4为圆形通孔。

所述下过水板3靠近水流方向的一侧设有防堵石笼7或者两侧都设有防堵石笼7,所述防堵石笼7放置于底板6上表面并紧贴下过水板3的过水孔4。所述防堵石笼7中设有鹅卵石。防堵石笼7是为了防止生态拦截沟底部的垃圾或者悬浮颗粒物堵塞下过水板3上的过水孔4,同时水体从上游流经下游时会受到防堵石笼7的过滤作用,部分颗粒物留存在防堵石笼7中。

所述底板6由多个长条形板组成,长条形板的两竖直端面设有缺口(图中未示出),相邻长条形板的缺口组合形成插接口,所述过水板的下端设有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设置于插接口中。相邻底板6形成的插接口能够方便过水板的安装,简化了本装置的安装工序。

工作原理:当使用本装置时,水体从农田或者路面流向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然后水体从拦截沟上游依次穿过多个上过水板5及下过水板3进入下游河流或者湖泊中,上过水板5与下过水板3的间隔设置使得水体的流动路线为S形,水体在拦截沟中被沉淀,防堵石笼7能够起到过滤以及避免下过水板3的过水板被堵塞的作用。

若农田灌溉或者降水较少,水体在拦截沟中的高度低于上过水板5的过水孔4,水体被完全留存在相邻的上过水板5之间,经过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物理沉淀和过滤,水体的质量得到提高,最终水体从方形砖1、长条形板以及其相邻部件之间的间隙渗透进入土壤中。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