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导流洞改建的泄洪洞进水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844发布日期:2019-10-13 02:4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导流洞改建的泄洪洞进水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导流洞改建的泄洪洞进水口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水库泄洪建筑物建造,尤其涉及水库导流洞改建的泄洪洞的进水口结构,适用于大部分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等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库建设过程中,通常将施工期临时建筑物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泄洪洞,可减少工程量及降低工程投资。

目前在改建中,通常是开挖导流洞首段隧洞并重新布置进水口,因此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特别是对于中小型水库来说,永久泄洪洞进口高程与导流洞进口高程高差较小,传统的开挖方式工期长且施工技术要求高。

如申请号为201520600056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导流洞和泄洪洞结合的结构、申请号为201120029712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导流泄洪洞结构、申请号为201420178159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水库导流洞回填改建泄洪洞的结构,均是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结合利用的结构,都避免了二次开挖泄洪洞,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造价,缩短施工工期。但本申请在导流洞及泄洪洞的首部,进水口部位结构进行结合改造,改造后的泄洪洞进水口结构为竖直方向,即将传统的水平进水口改造成竖向的进水口,结构相对简单,结构施工受上游水位影响相对较小,施工干扰减少,不仅改造工程量相对较小,同时降低了导流洞改建成泄洪洞进口的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导流洞改建的泄洪洞进水口结构,该由导流洞改建的泄洪洞进水口结构将传统的水平进水口改造成竖向的进水口,结构相对简单,结构施工受上游水位影响相对较小,施工干扰减少,不仅改造工程量相对较小,同时降低了导流洞改建成泄洪洞进口的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由导流洞改建的泄洪洞进水口结构,包括泄洪放空洞;泄洪放空洞包括泄洪放空洞洞身和设置在泄洪放空洞洞身一端的泄洪放空洞进水口,泄洪放空洞进水口为竖向进水口;所述泄洪放空洞洞身上设有泄洪放空洞闸门,泄洪放空洞进水口的一侧依次设有导流洞封堵混凝土堵头、导流洞封堵闸门、导流洞进水口。

所述泄洪放空洞进水口与泄洪放空洞洞身连接处的弧度为90°~135°。

所述导流洞封堵混凝土堵头的厚度为175~1050cm。

所述导流洞进水口与泄洪放空洞进水口之间的距离为550~11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传统的水平进水口改造成竖向的进水口,其结构相对简单,施工时,受上游水位影响相对较小,减少了施工干扰,不仅改造工程量相对较小,同时降低了导流洞改建成泄洪洞进口的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顺水流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2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泄洪放空洞进水口,2-导流洞进水口,3-导流洞封堵闸门,4-导流洞封堵混凝土堵头,5-地面线,6-进水口开挖轮廓线,7-泄洪放空洞洞身,8-泄洪放空洞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由导流洞改建的泄洪洞进水口结构,包括泄洪放空洞(由导流洞进行改造);泄洪放空洞包括泄洪放空洞洞身7和设置在泄洪放空洞洞身7一端的泄洪放空洞进水口1,泄洪放空洞进水口1为竖向进水口;所述泄洪放空洞洞身7上设有泄洪放空洞闸门8,泄洪放空洞进水口1的一侧依次设有导流洞封堵混凝土堵头4、导流洞封堵闸门3、导流洞进水口2。

所述泄洪放空洞进水口1与泄洪放空洞洞身7连接处的弧度为90°~135°。

所述导流洞封堵混凝土堵头4的厚度为175~1050cm。

所述导流洞进水口2与泄洪放空洞进水口1之间的距离为550~1120cm。

进一步地,本结构设置在地面线5以下,施工时,需要先开挖出进水口开挖轮廓线6。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水平进水口改造成竖向的进水口,其结构相对简单,结构施工受上游水位影响相对较小,施工干扰减少,不仅改造工程量相对较小,同时降低了导流洞改建成泄洪洞进口的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