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流墩的环形溢流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143发布日期:2019-09-20 20:39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导流墩的环形溢流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跌落式竖井溢洪道泄洪消能的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带高低坎式导流墩的环形溢流堰。



背景技术:

竖井式溢洪道是常用于峡谷中筑坝而岸坡较陡,或导流洞可改建为退水隧洞时而采用的一种泄洪消能建筑物,其泄流能力与进口环型溢流堰的体型密切相关,常规的环形溢流堰堰顶高程均为等高设计,当为改善堰顶流态时,堰顶通常增设的导流墩也为等高设计,堰体的上部容易产生旋流或水翅,致使堰顶水流流态不良,库水面波动较大,影响泄流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堰顶流态,减小进水口库水位的波动,增大泄流能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流墩的环形溢流堰。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导流墩的环形溢流堰,其包括有环型溢流堰本体和均匀分布在环型溢流堰本体上导流墩,所述环型溢流堰本体呈喇叭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墩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流墩和第二导流墩,所述第二导流墩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导流墩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型溢流堰本体的内侧面为1/4椭圆线绕环型溢流堰本体的中心轴线旋转一周而成的曲面。内侧面保证平滑,内侧面下部与洞壁竖直的竖井壁面顺接(相切),以最大程度减轻堰面负压。

进一步地,所述环型溢流堰本体的外侧面为圆台侧表面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墩顶部与所述环型溢流堰本体的顶部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墩、第二导流墩背离环型溢流堰本体中心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环型溢流堰本体的外侧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环型溢流堰本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导流墩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导流墩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环型溢流堰本体、第一导流墩、第二导流墩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同时浇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环型溢流堰外围设置有进水口底板,所述进水口底板和所述环型溢流堰的连接缝处设置有止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环型溢流堰上增设高、低不同的第一、第二导流墩,能有效阻断堰顶旋流,改善堰顶流态,减小进口库水位波动,增大泄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溢流堰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截面剖视图。

图中:1-环型溢流堰体;2-第一导流墩;3-第二导流墩;4-连接缝;5-止水结构; 6-进水口底板;7-竖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3,一种具有导流墩的环形溢流堰,包括:环型溢流堰本体1、第一导流墩2、第二导流墩3。环形溢流堰体呈喇叭状,上宽下窄,内侧面为1/4椭圆线绕环型溢流堰本体1的中心轴线旋转一周而成的曲面,外侧由1:n的斜直线旋转一周的斜坡面(圆台侧表面形式的曲面),其中n可以取0.2、0.3、0.4等等。环型溢流堰本体1内侧曲面保证平滑,椭圆曲线面施工需保证良好的光滑度,以最大程度减轻堰面负压,环型溢流堰本体1内侧末端与竖井7的壁面平顺连接。第一导流墩2和第二导流墩3间隔、均匀分布在环型溢流堰本体1上,第二导流墩3顶部高程较环形溢流堰增加;第一导流墩2顶部与环型溢流堰本体1同高,但堰顶宽度增大,第一导流墩2背离环型溢流堰本体中心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环型溢流堰本体1的外侧面。

环型溢流堰本体1、第一导流墩2、第二导流墩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优选为同时浇筑成型。

高低坎式导流墩的环形溢流堰导流墩个数根据竖井溢洪道泄流规模大小确定。

环型溢流堰外围设置有进水口底板6,所述进水口底板6和所述环型溢流堰的连接缝4处设置有止水结构5,该止水结构优选为环状的止水橡胶或止水紫铜片。

在环型溢流堰本体1的径向方向上,第一导流墩2和第二导流墩3的宽度相同,在背离环型溢流堰本体中心的一端具有铅垂的曲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