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多功能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7034发布日期:2019-06-05 21:5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分段式多功能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式多功能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城市更是水资源十分匮乏,同时由于降雨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的城市内涝也是我国城市的一大通病。

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

如何将雨水有效利用解决缺水问题并预防城市内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段式多功能蓄排水装置,其通过边沟和渗水管等,实现了收集雨水补给地下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分段式多功能边沟,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包括边沟和设置在边沟底部的渗水管,收集的水经由边沟和渗水管流通至边沟外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设置在边沟底部内侧的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与边沟底部之间形成蓄水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渗水管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蓄水池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一个蓄水池至少设置一个渗水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边沟底部内侧的渗水管上,收集的水经由边沟、过滤装置和渗水管流通至边沟外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设置在边沟顶部的盖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设置在边沟上部的筛板,在筛板上设置有溢水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设置在边沟上部的过滤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边沟的形状为u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边沟内侧板、边沟底壁和边沟外侧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边沟内侧板为不透水挡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边沟底壁为透水挡墙,所述边沟外侧板为透水挡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包括分段式多功能边沟,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包括边沟和设置在边沟底部的渗水管,收集的水经由边沟和渗水管流通至边沟外侧。该技术方案,雨水存在该区域的蓄水池内,缓慢经由过滤装置和渗水管补给地下水。

第二,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设置在边沟底部内侧的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与边沟底部之间形成蓄水池。该技术方案,当某一区域雨水量少时,雨水存在该区域的蓄水池内,缓慢经由过滤装置和渗水管补给地下水;当该区域雨水量大时,该区域的蓄水池中的水可以越过挡水墙进入下一节的边沟内,直至汇入城市排水系统,有效预防城市内涝。

第三,所述渗水管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蓄水池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一个蓄水池至少设置一个渗水管。该技术方案,一节一节的模块化的结构,结构更合理,施工更方便,更方便维护。

第四,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边沟底部内侧的渗水管上,收集的水经由边沟、过滤装置和渗水管流通至边沟外侧。该技术方案,提升渗入地下的水的质量,结构更合理。

第五,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设置在边沟顶部的盖板。该技术方案,使用更安全,结构更合理。

第六,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设置在边沟上部的筛板,在筛板上设置有溢水口。该技术方案,使用更安全,结构更合理。

第七,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还包括设置在边沟上部的过滤网。该技术方案,防止大漂流物进入下一节边沟内,结构更合理。

第八,所述边沟的形状为u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边沟内侧板、边沟底壁和边沟外侧板。该技术方案,结构强度更好。

第九,所述边沟内侧板为不透水挡墙。该技术方案,防止渗水破坏路基,结构更合理。

第十,所述边沟底壁为透水挡墙,所述边沟外侧板为透水挡墙。该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补给地下水的能力,结构更合理。

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局部剖切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局部剖切图。

其中:1-1透水性路面、1-2透水基层、1-3防水土工布、2盖板、3筛板、3-1溢水口、4过滤网、5-1边沟内侧板、5-2边沟底壁、5-3边沟外侧板、6-1第一渗水管、6-2第二渗水管、6-3第三渗水管、7-1第一过滤装置、7-2第二过滤装置、7-3第三过滤装置、8-1第一蓄水池、8-2第二蓄水池、8-3第三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多功能蓄排水装置,其为分段式多功能边沟,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包括边沟、盖板2、过滤网4、挡水墙、过滤装置和渗水管,所述边沟的形状为u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边沟内侧板5-1、边沟底壁5-2和边沟外侧板5-3,所述盖板2安装在边沟顶部;所述挡水墙安装在边沟内侧的底部,挡水墙与边沟底部之间形成蓄水池,所述过滤网4垂直安装在挡水墙上方的边沟的上部,所述渗水管安装在边沟的底部,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边沟底部内侧的渗水管上,由道路基体收集的水经由蓄水池、过滤装置和渗水管流通至边沟底部外侧。

所述边沟内侧板5-1为不透水挡墙,即水泥挡墙;所述边沟底壁5-2和边沟外侧板5-3均为透水挡墙,即无砂混凝土挡墙。

所述渗水管的数量为一个是第一渗水管6-1,所述过滤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是第一过滤装置7-1,所述蓄水池的数量为一个是第一蓄水池8-1,所述第一过滤装置7-1安装在第一渗水管6-1上并位于第一蓄水池8-1的底部。

使用说明:

如图1所示,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连接在道路基体侧部,所述道路基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透水性路面1-1、透水基层1-2和防水土工布1-3,所述透水基层1-2为大孔隙透水基层。道路基体两侧均分布有分段式多功能边沟,左、右对称分布。边沟下方依次是土层和砂层。由道路基体收集的水经由蓄水池、过滤装置和渗水管流通至边沟底部外侧,再经由土层和砂层渗入到地下,补给地下水。

道路基体上可以通过行人或小型车辆。

当某一区域雨水量少时,雨水存在该区域的蓄水池内,缓慢经由过滤装置和渗水管补给地下水。当该区域雨水量大时,该区域的蓄水池中的水可以越过挡水墙进入下一节的边沟内,直至汇入城市排水系统,有效预防城市内涝。

本发明可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将雨水汇入分段式多功能边沟内,通过分节蓄水、隔断和透水,达到收集雨水和水资源再循环的效果。

过滤网4垂直安装在挡水墙上方,防止大漂流物进入下一节边沟内。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多功能蓄排水装置,其为分段式多功能边沟,所述分段式多功能边沟包括边沟、盖板2、筛板3、过滤网4、挡水墙、过滤装置和渗水管,所述边沟的形状为u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边沟内侧板5-1、边沟底壁5-2和边沟外侧板5-3,所述盖板2安装在边沟顶部;所述筛板3安装在边沟的上部,在筛板3上开设有溢水口3-1,所述过滤网4安装在筛板3下方的边沟的上部,所述挡水墙安装在边沟内侧的底部,挡水墙与边沟底部之间形成蓄水池,所述渗水管安装在边沟的底部,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边沟底部内侧的渗水管上,由道路基体收集的水经由筛板3、过滤网4、蓄水池、过滤装置和渗水管流通至边沟底部外侧。

所述边沟内侧板5-1为不透水挡墙,所述边沟底壁5-2和边沟外侧板5-3均为透水挡墙。

所述渗水管的数量为三个,分别是第一渗水管6-1、第二渗水管6-2和第三渗水管6-3,所述过滤装置的数量为三个,分别是第一过滤装置7-1、第二过滤装置7-2和第三过滤装置7-3,所述蓄水池的数量为三个,分别是第一蓄水池8-1、第二蓄水池8-2和第三蓄水池8-3,所述第一过滤装置7-1安装在第一渗水管6-1上并位于第一蓄水池8-1的底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7-2安装在第二渗水管6-2上并位于第二蓄水池8-2的底部,所述第三过滤装置7-3安装在第三渗水管6-3上并位于第三蓄水池8-3的底部。

使用说明:

如图3所示,分段式多功能边沟连接在道路基体侧部,所述道路基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透水性路面1-1、透水基层1-2和防水土工布1-3,所述透水基层1-2为大孔隙透水基层。道路基体两侧均分布有分段式多功能边沟,左、右对称分布。边沟下方依次是土层和砂层。由道路基体收集的水经由筛板3、过滤网4、蓄水池、过滤装置和渗水管流通至边沟底部外侧,再经由土层和砂层渗入到地下,补给地下水。

道路基体上可以通过行人或小型车辆。

当某一区域雨水量少时,雨水存在该区域的蓄水池内,缓慢经由过滤装置和渗水管补给地下水。当该区域雨水量大时,该区域的蓄水池中的水可以越过挡水墙进入下一节的边沟内,直至汇入城市排水系统,有效预防城市内涝。

本发明可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将雨水汇入分段式多功能边沟内,通过分节蓄水、隔断和透水,达到收集雨水和水资源再循环的效果。

筛板3和溢水口3-1可以使雨水通过并有效防止大漂流物进入蓄水池,另外,在盖板2意外破损时,筛板3可以支撑住意外落入的人员或车辆,提升系统安全性。

过滤网4安装在挡水墙上方,提升渗入地下的水的质量同时使用更安全,防止大漂流物进入下一节边沟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