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手台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7006发布日期:2019-06-05 21:5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手台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水量较少的、带风干功能的、既可用于洗手也能够进行自行清洁的清洗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该系统的洗手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手器,通常采用洗手台洗手,就是在洗手台旁设有自来水龙头,拧开龙头后水流出,手伸到水流下方洗手,洗完手后,再用毛巾或纸巾将手擦干,或是在洗手台附近的墙壁上固定有干手器,把手伸到干手器下,干手器感应到手后,干燥区域就会自动工作,向下吹出热干风使手干燥;由于带毛巾外出不方便,毛巾也容易滋生细菌,而且擦手毛巾都是专人专用,因此,用毛巾擦手通常只适合家庭,在公众场所要么采用纸巾擦手,要么用干手器。

如果采用纸巾擦手,洗一次手至少要用一张纸,对纸的需求量巨大,增加了对造纸木材的损耗,不利于保护自然资源;采用干手器有两个不足,一个是能耗大,另一个是需要单独安装干手器,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耗较低的包括洗手和干手功能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手台清洗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洗手台清洗系统,所述洗手台清洗系统包括洗手台、水管、空气压缩装置、加热装置、空气开关、自来水、自来水开关、混合腔、洗手液腔、洗手液开关、清洗液腔、清洗液开关;洗手台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水孔均匀设置在洗手台的内侧的圆周上,并呈多排设置。

处于不同高度的喷水孔喷出的水柱对准洗手台内侧对面不同的高度位置。

水管连通洗手台内侧的所有喷水孔;在竖直方向上,空气压缩装置、加热装置、空气开关、u形管由下到上依次与水管连通;自来水、自来水开关、混合腔也在竖直方向上由下到上依次与水管连接;在竖直方向上,混合腔处于u形管的下方;洗手液腔、洗手液开关在竖直方向上由上到下依次与混合腔连接;清洗液腔、清洗液开关在竖直方向上也由上到下依次与混合腔连接。

所述洗手台清洗系统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如下控制按钮:开关、加压、洗手液洗手、自来水洗手、干手、清洁洗手台;还包括如下指示灯:洗手液报警、清洗液报警灯。

所述洗手台清洗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控制电路、加热装置、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开关、自来水开关、洗手液开关、洗手液检测器、洗手液报警灯、清洗液开关、清洗液检测器、清洁液报警灯;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面板、加热装置、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开关、自来水开关、洗手液开关、洗手液检测器、洗手液报警灯、清洗液开关、清洗液检测器、清洁液报警灯连接,并输送信号给这些元件或接收来自这些元件的信号。

所述洗手液检测器、清洗液检测器分别设置在洗手液腔、清洗液腔的内部,用于检测洗手液腔、清洗液腔内的洗手液剩余量或清洗液剩余量,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到控制电路;当控制电路接收到的信号少于预定值时,控制电路就会向洗手液报警灯或者清洁液报警灯发出信号,使洗手液报警灯或清洁液报警灯发出信号以告知使用者,洗手液腔或清洗液腔内的洗手液剩余量或清洗液剩余量已不多。

使用者通过触发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将命令输入到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控制加热装置、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开关、自来水开关、洗手液开关、洗手液检测器、洗手液报警灯、清洗液开关、清洗液检测器、清洁液报警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进行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这种洗手台清洗系统后,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洗手、干手动作一次性完成,且洗手台可以自行清洁,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洗手台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洗手台清洗系统的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洗手台清洗系统包括洗手台1、水管3、空气压缩装置4、加热装置5、空气开关6、自来水7、自来水开关8、混合腔9、洗手液腔11、洗手液开关12、清洗液腔15、清洗液开关16。洗手台1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2,所述喷水孔2均匀设置在洗手台1的内侧的圆周上,并呈多排设置。

如图1中箭头所示,处于不同高度的喷水孔2喷出的水柱对准洗手台内侧对面不同的高度位置;以三排喷水孔为例,最上排喷水孔对准最高的位置,中间排喷水孔对准稍高的位置,最下排喷水孔对准对面最低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对处于洗手台内的手进行全方位的清洗,对洗手台进行自身清洁时也能清洁洗手台内侧所有的位置而没有死角。

水管3连通洗手台内侧的所有喷水孔2。在竖直方向上,空气压缩装置4、加热装置5、空气开关6、u形管10由下到上依次与水管3连通。自来水7、自来水开关8、混合腔9也在竖直方向上由下到上依次与水管3连接;在竖直方向上,混合腔9处于u形管10的下方,防止混合腔9内的液体流入空气压缩装置4或者加热装置5。洗手液腔11、洗手液开关12在竖直方向上由上到下依次与混合腔9连接。清洗液腔15、清洗液开关16在竖直方向上也由上到下依次与混合腔9连接。

自来水开关8、洗手液开关12、清洗液开关16都还能起到防止混合腔9内的混合液倒流入自来水7、洗手液腔11、清洗液腔15的作用。空气开关6能起到防止水管内的自来水或者混合液流入加热装置5或者空气压缩装置4的作用。

图2所示的控制面板19上设置有如下控制按钮:开关21、加压22、洗手液洗手23、自来水洗手24、干手25、清洁洗手台26;还包括如下指示灯:洗手液报警灯14、清洗液报警灯18。

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19、控制电路20、加热装置5、空气压缩装置4、空气开关6、自来水开关8、洗手液开关12、洗手液检测器13、洗手液报警灯14、清洗液开关16、清洗液检测器17、清洁液报警灯18。控制电路20分别与控制面板19、加热装置5、空气压缩装置4、空气开关6、自来水开关8、洗手液开关12、洗手液检测器13、洗手液报警灯14、清洗液开关16、清洗液检测器17、清洁液报警灯18连接,并输送信号给这些元件或接收来自这些元件的信号。

其中,洗手液检测器13、清洗液检测器17分别设置在洗手液腔11、清洗液腔15的内部,用于检测洗手液腔11、清洗液腔15内的洗手液剩余量或清洗液剩余量,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到控制电路20;当控制电路20接收到的信号少于预定值时,控制电路20就会向洗手液报警灯14或者清洁液报警灯18发出信号,使洗手液报警灯14或清洁液报警灯18发出信号以告知使用者,洗手液腔11或清洗液腔15内的洗手液剩余量或清洗液剩余量已不多。

在工作过程中,使用者通过触发控制面板19上的控制按钮,将命令输入到控制电路20中,控制电路20控制加热装置5、空气压缩装置4、空气开关6、自来水开关8、洗手液开关12、洗手液检测器13、洗手液报警灯14、清洗液开关16、清洗液检测器17、清洁液报警灯18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进行工作。

以下步骤介绍洗手台清洗系统的使用方法:

一、使用者使用该洗手台清洗系统时,首先触发控制面板19上的开关21,启动该系统。

二、当使用者触发控制按钮洗手液洗手23时,控制电路20启动洗手液开关12,使洗手液腔11内的洗手液流入到混合腔9中。同时控制电路20打开自来水开关8,使自来水7流入到混合腔9内,自来水与洗手液在混合腔9内进行混合后,通过水管3和喷水孔2流出,使用者此时可以将手伸入洗手台内进行清洗。稍后(例如2-5分钟后),控制电路20关闭洗手液开关12,洗手液不再流入混合腔9内,此时经过水管3、喷水孔2流出的水为自来水,不含洗手液,自来水对使用者的手进行清洗。最后(例如2-5分钟后),控制电路20关闭自来水开关8,并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和空气开关6,经加压后的空气经过水管3、喷水孔2对处于洗手台上的手进行干燥,然后(例如2-8分钟后),控制电路20关闭空气压缩装置4和空气开关6。

三、当使用者触发控制按钮自来水洗手24时,控制电路20打开自来水开关8,自来水7经过水管3、喷水孔2流出,以便对洗手台内的手进行清洗。然后(例如2-5分钟后),控制电路20关闭自来水开关8,并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和空气开关6,经加压后的空气经过水管3、喷水孔2对处于洗手台上的手进行干燥,然后(例如2-8分钟后),控制电路20关闭空气压缩装置4和空气开关6。

四、当使用者触发控制按钮干手25时,控制电路20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和空气开关6,经加压后的空气经过水管3、喷水孔2对处于洗手台上的手进行干燥,然后(例如2-8分钟后),控制电路20关闭空气压缩装置4和空气开关6。

五、当使用者触发控制按钮清洁洗手台26时,控制电路20打开清洗液开关16和自来水开关8,自来水7与清洗液腔15内的清洗液流入混合腔9中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水管3、喷水孔2流出,以对洗手台内侧进行清洗。然后(例如5-10分钟后),控制电路20关闭清洗液开关16,自来水7从喷水孔2流出并对洗手台内侧进行清洗,最后(2-7分钟后),控制电路20关闭自来水开关8。

六、使用者在触发控制按钮洗手液洗手23、自来水洗手24、干手25、清洁洗手台26的同时,还可以触发控制面板19上的控制按钮加压22;触发加压22后,控制电路20打开空气压缩装置4和空气开关6,在上述步骤二、三、四、五中喷出的自来水或自来水与洗手液的混合液或自来水与清洗液的混合液的压强会更高,以便使手或者洗手台内侧的清洗更干净、彻底。

控制电路20打开空气压缩装置4和空气开关6的同时,还可以打开加热装置5,经过加热后的空气与自来水或自来水与洗手液的混合液或自来水与清洗液的混合液一起从喷水孔2喷出,加热后的空气可以使从喷水孔2喷出的自来水或自来水与洗手液的混合液或自来水与清洗液的混合液高于室温,在室温较低的冬天会让使用者更舒适。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发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